butterdada wrote:但前一陣子 試了一次Rodenstock的鏡片 oh 更棒! 德國優秀光學工藝之多, 絕非單有蔡司一人.要多片玻璃組合而成的鏡頭, 找蔡司當然是沒錯.但是找單片玻璃的產品品質, 濾鏡則是B+W (被施耐德買了), 眼鏡和放大鏡則是羅得斯敦莫屬!!.......這串討論到後來, LOMO精神蕩然無存!! 01精神大獲全勝!!!
小彭新城 wrote:印象派大師梵谷的畫作 點畫 抹滅當時的光影 一切的手法(看似對畫面的精準程度很低)以自己對當初的感受來作畫 作出那麼多名作 難道他一開始就是這樣嗎!?.....(恕刪) 我贊同你大部分的觀點(討論lomo的部份)不過這段話錯了梵谷是後印象派的(台灣有的書翻譯成後期印象派)後印象派 跟 印象派 是不一樣的
哇!是台灣針孔攝影大師 管大 來回文耶!!我之前對那些木造針孔相機好心動啊~~~=====================歪歪機 我櫃子裡還有2台耶原來現在便那麼值錢了....驚!=====================很多人很熱衷lomo卻根本沒搞懂過lomo...也無所謂拍照 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