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汀0857 wrote:五分奉上,敬請笑納...(恕刪) 來自奧杯杯的五分!!!! 真該拿像框裱起來! 謝謝啦。個人認為,機械相機簡單歸簡單,但愈簡單的東西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卻愈難。除了考慮鏡頭的支援度之外,像是fm2的測光用圓圈和三角燈光指示就不大適合我,我比較喜歡fe那種指針式的,需要曝光補償的時候一看就知道不用一直轉來轉去。大小也是考慮的因素,太大太重就不是我的料。個人還有一個比較龜毛之處,就是過片手感一定要爽。雖然不用要求leica M的層級,但也不能太澀。nikon 從fm到fe2過片手感都一樣,平凡無味。但f3就不一樣,爽(我知道它是電子的)。leica r6鏡頭好,可是那個過片手感就很.......以上是個人感覺,僅供參考。會玩機械相機的,都想留一台陪一輩子。所以各方面搞不好比選電子數位相機更挑,是很需要自主意識的東西,不用人云亦云。祝樓主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的機械相機。說不定需要找一圈買來賣去才會找到你的良駒,不過值得啦。
guguwang wrote:在台灣,在01這個論...(恕刪) 嗯嗯我也還在看看其他台看看有沒有還不錯的我跟大家說一下我的需求好了希望大家可以推薦一台適合我的價位在中價位就可以了機械式的比較不想要電子式的手動對焦買相機主要是對攝影有些興趣,但是又不喜歡數位單眼,感覺數位太科技了(其實是喜歡底片拍出來的感覺)還有什麼需求有想到在打上來好了
guguwang wrote:我比較喜歡fe那種指針式的,需要曝光補償的時候一看就知道不用一直轉來轉去...(恕刪) 不明白為什麼看指針就知道需要曝光補償~能否請guguwang兄再明白點講解這部分的使用原理最近剛買一台FE...如果覺得FM2.FE2貴 FE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mandy063 wrote:不明白為什麼看指針就...(恕刪) 我寫的讓您誤會了,不好意思。我的意思是指針式的使用者可以同時知道測光錶告訴你的數值,以及你手動控制的數值。這樣可以很快知道目前的設定是正還是負幾格。 而圓圈與三角型那種就要調整一下光圈或快門才知道。FE的確好用。
guguwang wrote:,像是fm2的測光用圓圈和三角燈光指示就不大適合我...(恕刪) fe的指針式在弱光時看不太到fm2的燈指示在強光弱光都很好用!另外 大大可能沒有拿過狀況好的fm 或 fe吧因為我手上這一台 過片超級順滑超有手感呢!
小弟在想 只要是能拍照的老相機 不管是機械式或半機械式都好用~市面上還容易找得到且價格較低的應該是日製老相機為大宗 ..建議初入門的朋友 可以參考Nikon 這一系列的相機理由很簡單 市面上數量夠多要找到品相不錯的不很難 且鏡頭群的支援夠豐富 不怕選擇性不高價格在5000左右 就可以買到相當不錯的經典老機了老鏡的話看緣分 AIS 50/1.4 就夠用一輩子了~底片攝影是慢活的世界 好好享受她~^^
54fff4448 wrote:fe的指針式在弱光時...(恕刪) 您說的是,指針式在晚上的確是個缺點(大概也是為何nikon當初要從指針式改成亮燈式的緣故吧??)。這也反映了我說的一台好的機械式相機是極度主觀性的,端看使用者喜不喜歡去用它,它的功能與設計是否能讓 "這個" 使用者有人機一體的感覺。也恭喜您喜歡那個過片手感,大概我拿的不夠滑順吧,呵呵呵。小鹿烏鴉兄說的也是,底片要慢慢玩才有味道。專心用一顆定焦鏡去感受她帶來的視角慢慢拍,比去收集一堆用不到的焦段要有品味多了。希望愈來愈多人能反璞歸真,重新品味底片(或者至少要數位雙機流啦)
guguwang wrote:而圓圈與三角型那種就要調整一下光圈或快門才知道。(恕刪) 其實沒有差很多啦,拍機械相機本來就不是求快狠準,慢慢調也別有一番風味,真的要快還是拿一般的單眼。我也有一台FM2,不過也不能賣樓主,這台真的是珍藏用,平常還是用F5,上山或出國就拿F80,每台拍起來都有不一樣的樂趣。現在還有願意拍底片的同好,真的要多鼓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