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鬼院凜凜蝶 wrote:K家跟F家的底片基本...(恕刪) 可以找一些必須手動調整快門 , ISO, 搭配手動鏡調整光圈/對焦滿滿同樣的拍攝體驗 , 還可以即時看看自己照片有沒有糊Nikon DF / ZFC / ZFfuji 全系列應該都可以Leica m系列好像可以 , 沒用過我就是這樣沒拍底片了 , 真的太貴
白鬼院凜凜蝶 wrote:K家跟F家的底片基本...(恕刪) 就是市場變小了,製造底片和沖洗的成本呈現幾何級數的增加。但是現在真的很貴嗎 ?40年前,買一卷kodachrome 要180-240,含國外沖洗費用。至於ektachrome 也要100-120左右,國內沖洗是80。就算是負片,一卷也是80元 ? 36張的沖洗40元 ? 洗一張照片出來好像是4-5元。所以一卷費用也是要80+40+36*4.5=282 ?負片我拍得少記憶有點模糊了。物換星移,看你說的價錢,我倒覺得真的不貴。---------------------------------------------------------------------------------------------------------------------那時候念大學,家裡給我一個月4000,我打工大概可以有5000。雞腿或是排骨飯大概40-50元。扣掉生活費用和必需品,一個月也就兩三千可以娛樂。大學生難免比較多團體娛樂,但是我一個月還是可以拍兩卷吧。
我在想樓主既然對底片有愛,可以嘗試拍黑白底片試看看~用黑白底片來呈現影像,可以做出很明顯的區隔,而且黑白底片還不至於到買不下手的程度黑白底片較平價的有 Foma 100/ Foma 400, 專業的有 Ilford, 在台北都很容易買到黑白沖掃的服務也都有, 150 元以內可以搞定
terrychiang wrote:我在想樓主既然對底片...(恕刪) 我在北車附近沖洗底片,彩色負片一捲70~ 然後回家自己掃描。我覺得很划得來。您可能說花錢買掃描器很貴。但只要您持續有拍底片的熱誠,掃描器的成本會隨著您使用時間越長,成本只會越來越低。特別是我找了台有自動對焦的掃描器,掃起來跟再給沖洗店掃描的,還是有差。
pochien wrote:找了台有自動對焦的掃描器,掃起來跟再給沖洗店掃描的,還是有差 店家機器求快解析度不會弄高,掃描器現在能買到的剩下PLUSTEK,EPSON那種平台式應付135不夠,135底掃我買過3台,缺點就是慢,還有要做顏色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