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請教諸位先進contax鏡頭數位化的問題

雖然小弟用的是Contax C/Y
但幫你的Nikon講講話
Contax鏡不管G、N、C/Y、645等等
好是好矣
但小弟認為Nikon的表現並不會差到那裡去
與其說因為片幅大小,感光元件不同,定焦變焦的關係
讓你對G鏡有了出乎意料的高評價
倒不如說你是剛好遇到了你喜愛的調性

最後.....告訴你個好消息(已經是舊消息了)
就是Contax這牌子今年已經從京瓷那重新回到Zeiss手中
現在就看Zeiss有沒有打算要讓Contax重新復活了
若要把目前的系統數位化,G鏡是最有可能的
就這樣囉~
掃描過後 底片不是數位化了嗎?

透過掃描的怎麼能保留底片的原汁原味?!

同一隻拍攝好的底片 送不同家店家掃 如果使用不同機器 或者是不同參數 我想你得到的顏色都會不相同吧?

要玩contex的話,可以上contex 645
片幅大,畫質好,而且還有數位機背可以用
要拍傳統就裝底片,要拍數位就換機背,方便多了。
補充.
蔡斯的鏡頭每顆都很棒,如果不是特別偏好.不用顆顆都買到公認的神鏡,
對我而言,蔡斯每顆都是神鏡了.
以50mm來說.雖然有出兩個光圈的版本. f1.7 f1.4
不過兩顆各有所長,各有特色.
再拿德製與日製來說, 同一顆鏡頭德製與日製的口味就差十萬八千里.

P.S. 而且機身怎麼買都是全幅的喔!
看到 Nikon 與 Contax 忍不住跳出來分享一下!!

其實, 數位時代來臨之後, 機身的特性已遠遠超過鏡頭所給予影像的影響! 誠如之前大家所言, 底片實在是太強了, 所以不論 Canon, Nikon 都無法在動態範圍的限制下, 以數位方式展現當初 Contax 給予攝影者的感動與震撼!!

以 Nikon 接環而言, 對於先前的 Contax 鏡頭都只能搖頭歎息, 我先前使用富士 S3Pro, S5Pro 經轉接環將 C/Y 接上機身, 或許是因為 Super CCD 所提供的 DR 較高之故, 所以也有不錯的感覺!!

無奈, 此 Kenko 接環已經停產多年, 可遇不可求, 若是想體驗一下 Zeiss 的魅力, 在數位機身裡, 我推薦 S5Pro 加上 ZF 鏡頭!!

C/Y Distagon 28mm F2.8 MMJ on S3Pro


C/Y Planar 50mm F1.4 AEJ on S3Pro


C/Y VS 80-200mm F4 MMJ on S5Pro


C/Y Planar 85mm F1.4 AEG on S5Pro


C/Y Planar 85mm F1.4 MMG on S3Pro



最後, 請想一想, 如果機身裡的CCD或是CMOS無法提供匹配蔡司鏡頭的豐富調性, 要如何來彰顯鏡頭的優點呢? 到頭來或許是浪費!!
先買台nikon便宜的底片機回來拍拍看
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Zeiss的數位化,很明顯的就是要大家改用ZF, ZK, ZA, ZS, ZM等,
CY跟G鏡頭就是過去式了,不太可能有機會起死回生。

CY因為過去有一些很好的鏡頭,是目前ZF無可取代的,
我覺得是D21, D35/1.4, P55/1.2, P85/1.2這四支,
如果要玩CY就玩這幾隻,只是不太好買,
其他一般的CY鏡頭就改用ZF方便一點。


慢慢啪 wrote:
D21, D35/1.4, P55/1.2, P85/1.2這四支,...(恕刪)


這幾枝鏡頭加起來可能要花個400K左右吧!!
Cabnet wrote:
這幾枝鏡頭加起來可能要花個400K左右吧!!

400K想買到這四顆似乎很難吧
D35最便宜30K上下應該就可以買到
D21....波動很大,65K~90K都有人賣
P55/1.2...這顆最近最少見,前些日子出現一顆,要價200K
P85/1.2...之前大多是150K上下,最近似乎有向上爬的趨勢
部落格:http://blog.yam.com/denchen
我也是直到現在都因為CONTAX和120所以還在使用底片。說真的,底片購買沖洗都越來越來越稀少,加上處理的時間都要個幾天(負片我都寄到台北洗),以及店家掃描的問題。這些因素,都會增加一些用DSLR時,自己修圖以外的問題。但隨著時間過去,益發覺得自己用底片時比較能放緩拍攝接奏,以底片張數的有限去捕捉畫面,跟數位大量消耗的方式比起來,反而是對攝影比較好的自我要求。很多事物,其實不用那麼多張照片,也能烙印在我心裡。CONTAX 鏡頭就是這個記憶迴廊的最好入口。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