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OLYMPUS M-1與OM-1的差異.

還有一篇日本專家的論述文.轉貼分享如下:[日翻中文.有點怪]

曾經存在於奧林巴斯的傳奇系統相機“OM System”。我們將驗證並介紹在數字時代仍然有效的OM系統的吸引力,以及OM-ZUIKO鏡頭組的高性能。

 OM狂熱

奧林巴斯 M-1
不幸的第一台機器被迫改名
奧林巴斯 M-1 / 奧林巴斯 M-1


1972 年 7 月推出
1973 年 5 月停止銷售
價格 39,500 日元
◆ 產品概述

M-1是奧林巴斯以“體積小、重量輕、聲音輕”為目標,歷時5年,投入巨大開發成本推出的一款奧林巴斯單反系統相機。

在高端單反相機又重又長的時代自然而然,M-1的發布就成為了一個大話題。

產品一經公佈,名稱“M-1”立即更改為“OM-1”,因為“M-1”名稱與製造M型徠卡的權利公司的M型徠卡產品名稱相衝突. 初始批次的生產量只有5000台左右。據說“M-SYSTEM”中的“M”取自當時參與開發的“Yoshihisa Maitani”的首字母。米穀先生本人在該雜誌的米穀先生的採訪文章中談到了這樣的過程,但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它實際上來自於單反相機的”MONO”,意思是“1”。哪個是真的?

雖然當時的M-1比其他型號小,但上弦桿和上弦曲柄等零件卻做得相當大,儘管它的尺寸很小,但還是考慮到了可操作性。
M 系列是一款通過擴大卡口和反光鏡、提供多種可更換鏡頭以及配備各種適配器來支持“從太空到細菌”的所有拍攝條件的系統相機。

隨著超小型單反M-1的誕生,為全系統相機領域增添了移動性,開啟了單反的新篇章。

◆ 印象
目前,M-1 機身完整產品在二手市場上已經極為罕見。價格合理,所以你經常可以看到所謂的 Nikoichi 貼片單聲道,它從 OM-1 零件中收集漂亮的外殼並將它們作為 M-1 出售。所以我想在這裡總結一下如何區分它們。

初始類型是倒帶釋放旋鈕上的紅色標記是方形的。紅色的小圓圈(點?)是後期型(雖然只生產了一年,但也有早期和晚期階段,這似乎很奇怪。也許有多個工廠,每個工廠都出現了個體差異。也許)
它具有以下特點。
鏡頭卡口/倒帶曲柄旋鈕的螺絲是減號螺絲。
朝向鏡盒的左側下方的十字螺絲
後蓋由鋁製成,重量輕,膠片夾的寬度較窄。
導片上的 4 個螺絲
取景器鏡頭淺
膠片速撥盤側面的螺絲(雖然從外面看不到下面的……)
由輕質壓鑄三腳架底座製成,帶 3 個螺釘
上弦桿底部的三個螺絲(但塑料部分已更換)
黑體是超級稀有的物品。似乎只有幾十個單位僅分發給特殊專業人員。
◆ 插曲
我有兩個 M-1。第一個是 Nikoichi 貼片單聲道,因為上弦桿是 OM-1n 的後期版本,顯然已經修復。然而,倒帶釋放旋鈕上的紅色標記是最初的方形。

第二代,上弦釋放旋鈕上的紅色標記是後期型,但上弦桿沒有劣化,是早期型。但是,1/2 和 1/1 秒的快門速度並不好。我希望你繼續使用它,但如果你有一段時間不使用它,快門會保持打開並停止。

本來想賣二代的,但我執著,拿不走。

M-1 剛發佈時,鏡頭自然就被貼上了 M-SYSTEM 的標籤。M-SYSTEM 的 ZUIKO 鏡頭分為三種類型:50mm / f1.8、50mm / f1,4 和 35mm / f2.8,但我認為收集這些 M-SYSTEM 會很有趣。然而,由於它是舊的,好球很少出來。我知道我的口味,但它是一件單色外套,所以我擔心甜美的描繪。
老何boss wrote:
如果真的要說到最佳的版本.
那應該是OM-1N


是的,很可惜小弟當時就剛好早了一年買(1978),檢視新版的改變,捲片桿頭正是我最想要的(後來被吸FM引,有很一部分是因為Nikon桿頭立體造型顯露的機能感)




Wikipedia
In 1979, the next iteration was the OM-1n. It was similar to the OM-1MD, with a redesigned film advance lever, a flash ready/sufficient flash LED in the viewfinder, and automatic flash synchronization (X-sync), regardless of the position of the FP/X switch when used with a T-series flash unit mounted on Flash Shoe 4.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