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2738 worte:實在很抱歉.我好像沒幫上什麼忙. 不不,您的經驗給我很大啟示,只是還在收拾之前處理的,還沒拿新的出來試驗還有個問題想請教:分開晾乾之後,您都怎麼保存呢?用個大盒子散裝、或是用相簿保存(怕再沾到膠袋上就沒救了),還是仿效珍貴水果的idea一張一張套棉紙(不織布)再放盒子....?還是無酸相簿(老照片大小不一,小的跟郵票一樣,很難配套袋尺寸...無酸真的很貴啊)
jenhoxen worte:分開晾乾之後,您都怎麼保存呢?用個大盒子散裝、或是用相簿保存.(恕刪) 最好是單張分別裝入相簿保存.自黏型相簿也可以前有一種黑色的卡紙相簿.每一頁有蠟紙分隔.相片是用三角黏紙固定那種.現在可能很少看到. 網路資料圖片搜尋如下[類似的]
找到以前的舊文.請參考一下.黑色卡紙的老相簿.黑色卡紙老相簿.那是老古董物品.約略算一下.大概已經30年沒見了.那種黑色卡紙.每頁的相片要用角紙黏膠水貼上去.老相簿的內頁首張.是印有格式的紙張.取下可以當標籤.可以書寫拍攝日期.地點.貼在相片之間.當作說明.讓日後觀賞相片.更增添回憶與懷念.看來充滿溫馨.二頁之間.還附有一張薄薄淡黃色的蠟紙.看照片翻過來.再看右面.需要翻起那薄紗式的蠟紙.好像揭開序幕一樣.看起來很有趣味.同時.這張蠟紙也有防止沾黏的作用.[ 2009/3/4 ]
老何2738 wrote:泡水一定會有一些傷損...(恕刪) 我家也是一樣,尤其老家宜蘭的多雨潮濕相當嚴重,一堆照片你濃我濃分不開,一疊疊黏在一起...真是不忍卒睹好在用您的方法救了一部份比較重要的照片!
death0101 wrote:我家也是一樣,尤其老...(恕刪) jenhoxen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很有意義.因為碰到這種類似情況的網友也許不少.我個人以前在友站熟識jenhoxen大.有很多年了.曾經獲得他許多的專業贊助與幫忙.可說獲益良多.而這個疑難問題.正巧以前我也有碰到過幾次.使用土方法.無意中解決了老舊照片沾黏的問題.雖然每人照片沾黏的時間與情況不同.可能處理也會有些差異.同時.我也一直在尋找網路上.有關於此類比較專業的處理方法.到目前為止.還尚未找到更好更有效.且更省力的處理作業方式.也許國外有相關資訊可供參考.但是我的外文能力不佳.無法查詢.以上簡單報告一下.
老何2738 wrote:也許國外有相關資訊可供參考.但是我的外文能力不佳.無法查詢. 現在因為有網頁搜尋時的[翻譯成中文(繁體}選項].可利用.應該能夠獲得不錯的原文資料說明.少部分有誤.可以理解.如果要轉貼分享時.還是要花時間.經過修飾.訂正的一些功夫.萬一文章很長.也許難免有一些疏漏.網友有心看到要包涵一下
1.前張紙基附著在表面上,應該趁濕輕輕刮除或搓掉嗎,還是晾乾之後有其他方法除去?我是直接搓了,但晾乾後發覺即使很小心,還是有些膜面被搓掉 如果必須趁濕除去,怎麼做傷害最小呢?盡可能用夠冰的水泡久一點 然後用比較好的油漆刷 (尼龍刷)慢慢刷那些纖維 基本是可以完全清除的2.浸泡相當時間之後,整疊中間呈現部分分離、部分沾黏的情況時,應該用外力幫助它慢慢分開嗎?還是只用浸泡、直到自然分開比較好?如果只是沾黏 一樣用冰水泡的夠久就可以揭開一點 然後繼續泡著用個計時器計時 每隔一小段時間就去搞一下 很快就可以處理完不要一直盯著某一點搞 越搞會越鑽牛角尖的每隔一段時間換一次冰水保持水的清潔3.乾躁方式,怎樣才會最平?前面聯結是說吊掛,但我怎麼看那些飽受摧殘的"衛生紙"都經不起再次鐵夾"酷刑",於是選擇鋪平在玻璃上晾的方式(有先吸掉多餘水份),結果有些是還算平,部分仍是歪七扭八;是不是在沒完全乾時有什麼能吸水但不沾黏的材料可以鋪在正面、再用另一塊玻璃去壓呢??沒碰到過這種事 如果是 FB 紙 直接回烤紙機烤過就好 RC 紙去夾著沒問題的Edwal 有出過一瓶 FB paper flattener 是專為 FB 紙設計的FB 紙泡一下 把它平鋪在網架上 會比正常自然乾燥平一點以前有出過一種 FB drying book 把濕的 FB 相紙夾在裡面 但是它的速度很慢 而且很貴個人還是喜歡平板式 FB paper dryer 效果是最平的如果有 FB dryer. 用低溫慢烤會安全一些 不過萬一要作亮面效果 就只能用高溫了4.水溫的影響?(突發奇想)用酒精泡會比較好嗎--同樣有-OH基、很多情況下比水"不濕"(這是人話嗎)不要用酒精 我碰過一次 相紙裡有些不知道什麼藥品我猜是水洗不完全又泡了別的東西 碰到酒精居然產生高熱另 乾燥後還是會有 water mark5.或者其實用水蒸汽烘就打得開?高溫+水 會讓明膠溶化⋯⋯另 完成後 夠乾燥了以後 可以直接用烘焙用臘紙夾起來 再用紙版/紙盒收納但是要注意 一定只能放在陰涼處 否則會 很 慘 !如果狀況允許 用美術社賣的模畫紙隔開也是可以的當然 口袋夠深的話 用無酸卡紙夾是最佳選擇喔對了 處理完後 黑白的記得要用 foto-flo 泡過 彩色的要用 Stabilizer 泡萬一真的找不到 stabilizer 可用差不多 0.5% 的福馬林泡一下另 除水部分 用橡膠滾輪壓過 會比 刮刀好的多何老提到的乾燥處理我還真沒試過不過我想 可能可以改進一下 直接用置物箱+乾燥劑畢竟台灣真要低濕度的天氣太過可遇不可求啊⋯⋯身為攝影人 置物箱跟乾燥劑都是必備的工具 隨手抓的出來也是相當合情合理的吧?個人目前碰到的問題是正片裝在非無酸活頁上偏是存放在高溫 潮濕 漏水的地方非無酸活頁已經發黏 變質 然後漏水/潮氣又跑到格子裏 現在看到那幾本都在頭痛
相片會黏在一起最怕是長期疊著放,如果有東西壓著那更慘。最好的保存法是拿個皮鞋盒把相片直立當書本放。相片和相片之間不受力,死黏在一起的機會少很多。對已經黏在一起的是馬後砲,還沒黏在一起的算是亡羊補牢吧。請參考。
萬分感謝暗房教父大詳盡解說,受益良多前次試作犧牲的都是FB相紙,泡水扯開後表面破爛不堪,離開黑白暗房多年,手邊並沒有烤紙機等一眾設備,看來若真想好好處理老照片,這些傢伙得找回來才好開工啊(工欲善其事...唉!)自己一心想著的都是蒸氣加濕,沒想到燈火闌跚處卻在冰裡.....我在浸泡過程中保持水中有冰塊行嗎?一直有個"Techreview"大鐵櫃存放正片,底部加熱那種,"烤"了十幾年確實沒看到發黴,掛頁表面還是會有點黏(用濕抹布可以擦掉),有沒有加速色彩的退化則無從比較,就常識認知,高溫對色彩不是不好嗎?但和長黴兩害相權就只能取其一了不久前從中找到幾張放大照片,因為插頁不夠重疊裸放受壓沾黏(垂直放置也是可以被壓沾黏)8x10面積有一半黏在了一起,當初是為消化放大券才洗的,並非重要畫面可以拿來實驗。(銀箭?聯合?已不確記,當時贈品大部分是選大相簿或相框)在看到教父大這篇前已經歷了何大的空氣流通法、手撥搖晃法、輔以自創加碼的浴室蒸氣/通風環境輪置,三張相紙目前仍堅定的"團結"在一起,接下來要用冰水計時法伺候了,RC相紙理應堅固很多,期待有好的結果並從中獲得操作經驗。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與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