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這樣的觀念對嗎

現在提什麼”安全快門規則”意義不大啦,主要還是在於視拍攝對象而定,

同樣的器材用來拍靜物丶小孩或寵物還是飛羽...會是一樣的嗎?

現代器材鏡頭防手震或機身防手震算是普遍(還有是否用燈),一般人在用
手持其實都不大需要去太在意安全快門的問題,

所以“安全快門”的考量重點,是什麼樣的快門速度可以保證獲得清淅的影像,
即使用非快門先決模式也會時時去注意快門速度;

至於最佳畫質光圈也不是絕對的,較小片幅系統縮到F5~8已經有衍射效應,
畫質反而會開始劣化唷!
安全快门这个跟底的像素密度、镜头锐度什么的也有关,现在相机像素多,相当于放大倍率高,没有防抖的话对安全快门的要求就更高一些。
50mm理论安全快门是1/50s,实际上开到1/100成功率会高很多,连拍连三张的话更保险
50mm你要用1/25拍清晰也是有可能的,要保持稳定连拍很多张,然后里面就有可能出现一张清晰的
嗯 很多人都在說現在的相機 可是這裡應該是討論老相機吧⋯⋯
是喔,還有分什麼老相機與新相機的差別嘔!?

新數位機身與鏡頭都沒防手震的還是不少,舊底片機可用的鏡頭也非全無防手震,

所以咧!?最大差別只在於數位機身可以開高ISO硬拼,底片機裝進去就是固定的了,

除非你腳架丶快門線與高GN值閃燈常駐背包,這樣快門速度與拍攝題材可以少受點
限制,否則在這種粗淺的基本guideline上打轉有何意義!?

85 IS的安全快門一定高於35嗎?大廣角夜拍人像不用燈可以用慢速快門嗎?

大多數情況下,題材限制會高於焦段的影響;非常簡單的”1/焦段”還算不上是什麼”觀念”,
那只是毫無經驗的新手在記的參考”起點”,而且只是對靜物比較有參酌的價值(非動態
的人像都不算是靜物了),

所以前面先進提到的個人技術能力與經驗法則才是重點,這跟老機新機沒什麼太大關聯!

Pegasus007 wrote:
安全快門等於焦段x2 以上...(恕刪)


我記得的安全快門是= 1/焦段,
不用 X2

安全快門是一個參考值,
其實 還是要看 拍攝者的手的穩定度,
相機的 "防手震"設計 可以讓慢速快門 也可以拍出 清晰影像。

如果 拍攝對象會動(蝴蝶) 安全快門 要改用 拍攝對象 來考慮。


Pegasus007 wrote:
嗯 很多人都在說現在的相機 可是這裡應該是討論老相機吧⋯⋯


十多年前玩底片時學到的安全快門是焦段的倒數, 50mm的安全快門就是1/50秒
最佳光圈的話以前也是都說F8無爛鏡
joyhuang wrote:
十多年前玩底片時學到的安全快門是焦段的倒數, 50mm的安全快門就是1/50秒


沒錯,就是單純"焦距倒數秒",但那時候大部份人學攝影都是用相同的35mm底片,片幅相同,畫面的解析度也差不多,所以用通則還說的過去,到了數位時代畫素差異甚大,目前市面上從1000萬畫素到5000萬畫素機種都有,即使不考慮個別使用者手持穩定度差異,已難用一個通則去做參考了。
joyhuang wrote:
十多年前玩底片時學...(恕刪)

另外攝影的姿勢.也有很大的影響.

立姿如果可用1/60秒不會手振.

蹲姿即可以採用1/30秒不手振.

那坐姿可以使用1/15-1/8秒不手振.

以上通常的試驗.因人而異.參考一下就好.

個人早年曾經在日本[秋芳洞]拍裡面的洞窟佛像.

旁邊只有一支蠟燭光.蹲著使用1/2秒拍.沒手振.

以上參考.

老何2738 wrote:
另外攝影的姿勢.也...(恕刪)


若有東西倚靠則通常可以更長~
carl3104 wrote:
若有東西倚靠則通常...(恕刪)

+1.沒錯.

可以依靠樹桿.欄杆.木箱.坐椅等.

以上參考.[已更正]
*************
靠電箱能減少手振.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