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MY0514 wrote:借版面請教一下大家...(恕刪) 你是對的.正片應該調高 +1/3EV , 否則可能欠曝一點點. 這做法是學這日本人的:點測不過, 這是對幻燈片而言. 如果是掃瞄為數位檔, 可能正常不調會好一點.不同顏色的精確的EV調整可參考:
JAMMY0514 wrote:看前面大家的意思似乎正片應該減一點曝光值(用曝光值應該比較沒有爭議)就我自己的拍攝經驗,正片的寬容值感覺明顯較低,這樣不會擔心曝光不足嗎?減曝的用意為何呢?謝謝! 為求比較濃郁的色彩(比較高的飽和度)。正片是透過光線來觀賞的,人眼的寬容度比任何底片或CMOS都高,底片厚一點(就是under一點、沖洗後能保留多一點藥膜)透過光照眼睛還是看得到細節,不會不舒服,反而感覺色彩更濃郁豔麗。按照標準曝光得到的片子階調分佈是最平均,但會覺得稍微平淡。因此作為研究記錄用的拍攝當力求曝光準確,但一般人作為欣賞用途所拍攝的正片,under一些效果更佳。
jenhoxen wrote:按照標準曝光得到的片子階調分佈是最平均,但會覺得稍微平淡...(恕刪) 個人的經驗正片正常曝光,畫面的色彩與階調會比較平淡,有點像日系風格的色彩!有些人喜歡鮮豔一點的色彩和飽和度,可以可欠曝0.5到1EV個人感覺反而比較能凸顯正片的色彩魅力!甚至欠曝到二格用幻燈機觀看,感覺還可以接受!
感謝各位的解答,我腦袋總算可以理解了。但是還沒辦法體會。可能是以前拍正片都是掃檔,有時候會用燈箱+LUPE,但還是太小了感受不深。我以往拍正片都是正常曝光不增減,相對於增減曝,正片的種類對於飽和度的影響更讓我印象深刻。偶爾用RVP 50,那個飽和度真的是讓我驚訝不已(價錢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