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富士黑白電影底片 FG 71112 再體驗

本來想藉po這篇貼圖文拋磚引玉.能得到更多的有關這款底片的經驗回響.以得到更多的沖片資訊.沒想到卻是那麼的冷門.傳統底片尤其黑白.在這號稱傳統底片與特殊相機的專論區.還是盪到谷底真為它感到唏噓不已.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老禪師 wrote:
本來想藉po這篇貼圖...(恕刪)

在數位當道的今天, 底片的使用者越來越少是一個事實, 在比例上, 使用黑白底的人是相當少的.
就算在十年前, 底片正紅的日子裡, 使用黑白底片的人, 在眾多的底片使用者中, 亦是少數.
所以, 以老襌師您這次使用的黑白電影底片, 更是少數中的少數了.

小弟最近也有幸知道如何取得這款FG 71112底片,
但因手邊的黑白底片庫存過多(超過40捲), 尚不急著去買來試試看. (再買下去會被人K了)
灰階幻想曲那邊是以討論黑白底片為主的, 尚不見老禪師您去貼圖, 何不去那邊看看呢?(雖然那邊人氣也很冷)
這款底片就所知道的資訊, 如果以D76來沖洗, 會有反差較大的狀況發生.
所以還是建議以D96來沖片. D96的配方如下(抄自一本很早以前的暗房書, 翻譯自日文的書):

溫水(50度C)  750 c.c.
米托耳     1.5 g
無水亞硫酸鈉  75 g
氫氣醌     1.5 g
硼砂      4.5 g
溴化鉀     0.4 g
加水的總量   1000 c.c.

其中 米托耳 與 氫氣醌 是啥東西小弟不是學化工的, 就不知了
Tarrega wrote:
這款底片就所知道的資...(恕刪)

謝謝提供d96配方資訊.或許可以到化工材料行買原料自己來調配看看.......
3月5日鬱卒了好幾個月的下雨天終於放晴了.當天豪華郵論"海洋迎風輪"三度停靠基隆港.隨手抓了一部FUJICA ST-701 M42機身裝上一捲再度體驗.........光線充足下層次感更顯豐富







鋪設海底電纜工作船


砂石船卸貨






底片~FUJIFILM 71112 電影片

Fujica ST701 Pentacon 135 F2.8




老禪師 ...........我有問題

即然電影底片雖然特牲不同,為何沒有將電影底片消費巿場化
彩色電影片因為有碳層,一般沖印店無法沖洗,所以無法消費巿場化,這點還沒異議
但黑白片即然能手用沖洗之下,為何沒有弄成一般135-36規格來巿售呢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Fox_huang wrote:
老禪師 .........(恕刪)


代答一下,

成本問題與市場容量問題而已....

電影底片最小的一捲是400呎, 以正常的底片來講, 約可分成20捲左右
這時, 要多20個片殼的成本...
這時再考量一下黑白底片的市場
黑白底片在現今是底片市場中的小眾市場(君不見底片已經漸漸的成為小眾市場了)
所以, 買的人一定不會太多,
廠商要怎麼出貨才會有利潤, 這是就會是一個大問題了
在沒有利潤的狀況下, 您想廠商會出135-36規格的片子嗎??

Tarrega wrote:
代答一下,成本問題與...(恕刪)


以近幾年巿場推論別說電影片了,專業片沒消失算不幸中的大幸了.
我只是想十幾年前這種片怎沒變成一般黑白專業片...
有時片子太多種功用都不同 ,想玩也玩不完囉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Fox_huang wrote:
以近幾年巿場推論別說...(恕刪)

事實上Kodak過去有推出過與現在的電影底片DOBLE PLUS X相同配方的專業黑白片PLUS X 125. TRX400.之後被新開發的所謂T粒子的TMAX系列所取代了.而傳統粒子的底片除了TRX 400還繼續生產外.其餘的黑白傳統系列都停止生產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