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東京 日光 輕井澤 Rolleiflex SL66

造成照片糊糊的原因是因為 天氣不佳加上沒帶腳架

這次去日本 剛好遇到陰雨天 很多的場景 即使是用了最大光圈
快門時間仍然只有1/15~1/30秒 低於安全快門 拍的很勉強 很有可能是手震造成
再者 120的片幅 使用Sonnar 150/4 全開光圈時 景深太淺
在不縮光圈的情況下 除非對焦點在明顯的主題上 不然不大適合拿來拍近景中景

cdada wrote:
這和掃描儀的最大動態密度有關,你可以嘗試一下電分。


請問cdada大,"電分"是什麼縮寫? 不好意思這塊小弟不太懂。



MBC280 wrote:
哇!好漂亮耶!!! 完全不輸高檔數位器材! 讚一個 !


看到這樣的"讚美",有點哭笑不得哩。

135數位的解像力也是到這幾年才超越135底片,色澤和動態範圍方面雖然有進步,但目前仍是底片佔上風。
中判數位我不懂,不好說。

但意思不是說底片仍優於數位,而是數位和底片二者各有所長
多數情況下,數位的便利性遠大於底片所佔的優勢,因此底片才漸漸勢微
不過硬是要指著對方的短處打也沒有意思
電子分色,英文簡稱PMT,就是電子分色管,底片塗上油貼上。油對底片有損傷,效果是底片數碼化最好的方法了,價格貴。常見的如heidelberg,可以參考下面的網站:
http://4nalog.blogspot.com/p/drum-scanning.html?view=flipcard

http://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259119-ordertype-1-highlight-%BA%A3%B5%C2%B1%A4.html

從視覺感官的角度來說,電分能把正片的反差做出來,同時暗部沉地下且能最大限度地再現細節。Nikon xxxxed掃描儀也很好了,但確實要同時把正片的反差和暗部細節都做出來很難。即使是imacon(現在歸哈蘇了)也達不到電分的效果。
底片機拍出來的照片實在有一種無法言喻的韻味。
其實拍正片最棒的地方在於
以觀片器加上燈箱的方式觀看 立體感非常非常好
120的正片細節非常非常豐富 真實到就像身歷其境
這是我目前還沒辦法在數位相機上得到的效果
所以我還是會持續的拍正片 直到有一天正片停產為止

cdada wrote:
電子分色,英文簡稱PMT,就是電子分色管,底片塗上油貼上。油對底片有損傷,效果是底片數碼化最好的方法了,價格貴。常見的如heidelberg,可以參考下面的網站:


感謝cdada大的說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