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mike wrote:+5分請管妹置頂那個F的年代, 小弟認為Nikon比Canon的相機可靠多了..... 在大F及F2的時代,專業市場幾乎是Nikon的天下。Nikon F3在一般新聞市場還是佔絕對多數,而Canon的New F1慢慢在專業市場立足,似乎在體育攝影方面有所斬獲。
小弟覺得F1,F2,F3時代的熱座位置放在回片桿上跟相機是否電子化應該沒有關係,而是跟觀景器可更換有關係。因為與其眼平觀景器可以有熱座,而腰平觀景器就無法有熱座,還不如就放在回片桿上。但是F4之後的思考,就不再是如此了。
Flying Unicorn wrote:但是F4之後的思考,就不再是如此了。 應該要往前到F3F3已經考慮機頂加裝熱靴,你可以拆開觀景器,機身上面有3個電子接點直到F3P的出現,這個接點才算是完成實現我倒覺得F/F2/F3熱靴移出的考量點,是觀景器的接合強度是否足以支撐外接閃燈萬一摔機,可能就會變成結構脆弱點
Leandro wrote:祖父: 用Contax RTS, Minolta XD, Leica M2及Hasselblad。父親: Leica M系列,Hasselblad,專長是黑白照片。姑媽: Pentax ES或是ES II。四叔: 好像是Canon P (Canon的可換鏡頭RF相機)。五叔: Canon可換鏡頭RF系統, 無緣加入那個時代!這些都是無價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