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彩色負片的好文章


seanwu4220 wrote:
剛剛在facbook...(恕刪)



學習了.......

小弟一般都習慣過曝2/3~1格

看來保守了點
果然很多人都是看圖說故事,照自己解讀你就一屁股大便上來討救兵

人家用什麼掃描,你用什麼掃描,產出結果就完全不同
這篇試驗用的可是等同滾筒級以上,專門掃電影底片,最深濃度超過4.0(亮部)照樣可以取樣出細節
市售號稱專業級也只有D3.4的能力,過曝超過3格就有地方掃不出來了,更不要說4格
送去沖印店也不會比較好,超過3格噪訊與階調不連續就會開始顯現
現在不比過去,會操控掃描機台的操作員少之又少,這種非正常底片就隨便掃掃
你以為你可以拿到跟測試一樣的結果嗎?
我想需要非常專業的設備和技術人員,才有可能做到是完全沒有疑問的。
不過我整個文章從頭看到尾,沒看到他們說用什麼掃瞄機。
網站簡介之類我也大致看過,有提到因為不滿意英國現有的掃描服務,所以成立的lab。
負責人都是專業攝影師,想必對品質和技術都有相當好的品質。
倒是不知國內有沒有技術足以匹敵的沖印公司?
我很低調,所有好幾銘鏡在我手裡都看不出好在那兒...
感謝12樓的講解與提醒。

負片的寬容度雖高,但是也需要專業的沖洗與掃圖技術,才能達成。

Noyama.Hana wrote:
專業的就在#12樓

淺談彩色負片的階調系統 文:infoto

可惜這類硬梆梆的文章在01總是乏人問津...(恕刪)




專業和業餘,只差一個字,卻隔了好幾座山!
生死只是件閒事
seanwu4220 wrote:
倒是不知國內有沒有技術足以匹敵的沖印公司?


匹敵? 不需要這麼虛榮吧
人家有市場,才有技術續存的理由
你可以問一下14樓,他們設法傳承的技術不夠多嗎? 搞得這麼豐富,市場也沒有變大
台灣user到處在找最便宜的沖印店,能活下來都不容易了

倒不用認為國外環境有多優
我的客戶去美國羅徹斯特(kodak倒閉前的營運總部所在地)駐村3個月,以前還有3家專業的沖印店
現在收到剩下1家能沖4*5,再上去就沒有了,試沖之後發現結果怪怪的(濃度偏高)
還用skype越洋跟我討論它們沖的怎樣....
最後怕海關X光,還是選擇當地沖,不然美國現階段也沒有比較厲害
seanwu4220 wrote:
網站簡介之類我也大致看過,有提到因為不滿意英國現有的掃描服務,所以成立的lab。
負責人都是專業攝影師,想必對品質和技術都有相當好的品質。
倒是不知國內有沒有技術足以匹敵的沖印公司?


您已經錯過底片在台灣最輝皇的年代。

現在能找到還有機台的業者就要偷笑(大部份都轉件),能沖得穩定者就更少。
要沖得好,專業攝影家們自有門路,但那價格也不是一般玩家負擔得起。
多數還有熱情在努力經營這塊(一般玩家)的業者就在價格和品質找到一個平衡,努力的撐著,直到撐不下去收掉。

沒有良好的沖片,掃描再好也是得不到高品質。

量變造成質變,就算空有技術但沒有市場支持,也只能感嘆。
我在大陸這邊。
在qq群等網路上還是能找不少堅持膠卷的朋友,一直在堅持,這個客戶群沒有縮減的太多。
只是前年以來膠卷價錢上漲太快,衝擊了一部分。
不過像我這樣自己沖洗E6&C41的不算很多,但全國下來算下還是有不少。
在taobao網站買藥水不是難事(柯達原廠E6、泰諾塔反轉三步葯、國產4CCD的E6),只是液體運費貴這個難題而已。
大家一塊玩自沖吧,真的不難,效果絕對不差

乘涛载雪 wrote:
我在大陸這邊。
在qq群等網路上還是能找不少堅持膠卷的朋友,一直在堅持,這個客戶群沒有縮減的太多。


肯定的 使用底片的朋友的確還是不少
滿羨慕色影無忌上依舊滿多討論底片、暗房、底掃甚至非銀鹽古典影像等等資訊

只是前年以來膠卷價錢上漲太快,衝擊了一部分。


一年漲好幾回呢~ 戒掉柯達吧
好多朋友都當作他們家在這個夏天停產了呢


不過像我這樣自己沖洗E6&C41的不算很多,但全國下來算下還是有不少。
在taobao網站買藥水不是難事(柯達原廠E6、泰諾塔反轉三步葯、國產4CCD的E6),只是液體運費貴這個難題而已。大家一塊玩自沖吧,真的不難,效果絕對不差


的確不難 效果也不差
只是能不能穩定 會是個挑戰

藥水的部分在台灣也算好取得 現在網路購物也相當方便
海外的B&H Freestyle MACO Fotoimpex ebay滿多都可以全球寄送
不過自己生產藥水也太厲害了吧 是淘寶的卤化一切這家再銷售的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