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拍攝都是正片
正片保存 沒您想的那麼複雜
遠離濕氣 (防潮箱45~50%)
不接觸酸性(市面有售無酸袋如楔石怪兵器 正片保存)
隔絕紫外線(不透光收藏即可)
luftbubi wrote:
購置成本看似低廉,實則有很多隱藏的成本
雲端其實挻不可靠的,上載到網絡硬碟結果無故消失的事情版上應該有人經歷過,用的還是付費服務。再來你不知服務商哪天會終止營運,我們見證過很多用戶廣泛沒虧錢但是低成長的服務結局被砍掉。
家用的光盤也是個不太可靠的媒介,美國國會圖書館藉由破壞 CD 來尋找拯救它們的方法 CD不過問世30年左右,現在早期生產的很多已經讀不到了
硬碟現在超便宜,問題在於介面規格也不是永遠不變的,就像不算很久以前的IDE跟SCSI硬碟要用在今天的機器上還真是費勁。相容性問題不止硬體就連軟體也會有,有檔案沒軟體可讀/有軟體沒OS支援的事情不是沒發生過。這類問題一時三刻不會出現,十年八載以後就難說了
上面那些或許多少是危言聳聽,說得數位保存好像是廢物一樣,但數位儲存真的要花很多心血在定期備份上面,而這就是隱藏的成本也是大部份人不去做的。保存個十多年或許不難,數十年甚至更長就很有挑戰性了,反觀底片只要找個好地方一扔就是幾十年...
不要說數位照片了,磁碟片、MD、ZIP、SM記憶卡等儲存媒介都快找不到機器可以讀取了

以前攝影術剛發展時,也出現過數十種底片格式,現在只剩數種常用的格式,但那是經過百年來的淘汰,比起數位時代的淘汰速度慢很多。
歐美系統受害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