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求教]精簡器材,已有135,120,4x5


小彭新城 wrote:
大大您的路還沒走完請...(恕刪)


多謝兄台,有空就爬爬

其實就是反覆折騰器材沒有哪台能長時間使用。
不過相比之下也經歷了135單反那時候的連射到4x5的慢拍,算是有點小進步。
在mf和lf上也算慢慢學會了很多技巧,不過還是遠遠不能達到出好片的境地。
所以才想合著生活節奏精簡器材,並保持好平靜的心態慢慢練手。
所以才有想法換台能長時間保有並順手的機器。
小彭新城 wrote:
大大您的路還沒走完
請多爬一下此版
奧斯丁0857 爬山的阿光 LULUMI
這三個ID的文
讓您未來豁然開朗...(恕刪)


版大確實可以參考這三人的文


奧斯汀兄
早期是拍底片出名的攝影名家
是早期底片族的精神領袖
有點資歷的攝影人都應該看過他的作品和展覽
特別是Leica迷應該都知道
現在專用Canon數位系統
也是早期到現今國內廠商最喜歡把器材出借的對象
只要他試拍過的鏡頭
大概都賣到缺貨
從以前的Leica
到現在的哈蘇及蔡司鏡頭
奧兄都不用自己買(也不會去買)
就有的拍
不過他不會去買其他系統的東西
精簡專一為canon 135數位系統

爬山阿光兄
登山專家兼攝影愛好者
是專攻45底片機
簡化專用Ebony系統
但以135 Nikon數位機為輔


LULUMI
跟奧斯汀一樣
由Leica底片時代過來
不過現已專用45數位機為主
專拍大圖輸出的作品
也辦過多次展覽
每次作品都有很多人購入收藏(數量在國內算前幾名)
國內特殊相機或數位機背廠商多會委託測試

這三位各有精簡方案
有數位的有底片的
都可供參考


快樂石頭 wrote:
版大確實可以參考這三...(恕刪)


謝謝,介紹的很詳細。
最近和位同班同學(小學-高中)閑聊(他也一起玩攝影),話題就是購買M機。
他自己有一整套C家數碼全副,也是要出掉,正準備下手MP。
我則在看著M2或M6。

我覺得攝影很多時候都會回歸到一個平衡點。
這個平衡點和使用者的攝影習慣有很大關聯。
所以在外人看來都是一個倒騰器材的過程,有可能有終點,有可能沒有。
而作為當局者來說,挑選猶豫躊躇都是一種享受。
我不是專職攝影,所以除了攝影本身的樂趣之外,
器材/歷史/相關的工業設計等等都屬於「可玩」內容。

真希望女王能夠理解這點並提高下可用預算上限。。




快樂石頭 wrote:
稱奧斯汀器材控
未免孤陋寡聞了


比起會稱奧斯汀為"底片族的精神領袖"
恩....
我孤陋寡聞
您的"底片族"只有五人?


小彭新城 wrote:
比起會稱奧斯汀為"底...(恕刪)


對啊 ~
他都拋棄底片了 , 還把底片說的一文不值哪能當啥領袖 ~

Alan0123 wrote:
對啊 ~
他都拋棄底片了 , 還把底片說的一文不值哪能當啥領袖 ~


他雖然已經不用底片了
但是偶爾還會把自己襯墊等級的舊照放來底片版讓大家聞香一下
果真是一名值得讚賞的領袖

好感動
兩位大大何苦一直酸呢?

奧斯汀前輩一直是小弟很欣賞的一位台灣攝影家,
特別是他將布列松大師所提出的「決定性瞬間」概念,
套用在高階數位機背及數位寬景相機上面,
創新的理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實在是讓小弟佩服不已。
相信我,銀鹽一定比你還長壽。
以前是底片時代
人人都是用底片的

怎麼現在小屁孩都這樣講話
拍照不怎麼樣
嘴砲倒是一流

快樂石頭 wrote:
以前是底片時代
人人都是用底片的

怎麼現在小屁孩都這樣講話


也對啦 早期的早期的精神領袖

以前資訊不發達 這也難怪

對不起對不起 我孤陋寡聞

快樂石頭 wrote:
怎麼現在小屁孩都這樣講話
拍照不怎麼樣
嘴砲倒是一流


這個是大大的神作嗎
一張照片要寫那麼多作解釋 這個石頭快樂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