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rvp50被宣稱有等同五千萬畫素細膩? 為何實際只有五六百萬?

bearsheep wrote:
講到FOVEN X3
我就想到,為什麼沒有人用這塊CCD做底片掃瞄器啊!
明明就是他才是最佳底掃解啊。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連鬼都不做啊
我是Hiroyuki
hiroyuki2243 wrote: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連鬼都不做啊

如果比照9000ED,賣個六七萬,應該還不至於賠本
http://shop.kitamura.jp/files/tokusyu/2012/0103/d800/
衝撃の有効画素数「3630万画素」。中判デジタルカメラに匹敵するような解像感を実現した、すごいニューモデルが登場!
這樣有解答您的問題嗎?底片很多都被人拍壞的......也很想說那些樓可以不要再蓋了嗎...
calebshih wrote:
http://shop.kitamura.jp/files/tokusyu/2012/0103/d800/
衝撃の有効画素数「3630万画素」。中判デジタルカメラに匹敵するような解像感を実現した、すごいニューモデルが登場!
這樣有解答您的問題嗎?底片很多都被人拍壞的......也很想說那些樓可以不要再蓋了嗎...


解析度數位大勝咩...結案

X-Taiwan5566 wrote:
如果比照9000ED,賣個六七萬,應該還不至於賠本

阿底片解像力都輸數位慘慘了
賣這麼高檔的底掃給誰?
我是Hiroyuki

X-Taiwan5566 wrote:
單就解像力而言,底片早就輸了...(恕刪)

我看目前底片掃瞄的成品的解析度正是三到五百萬畫素,
就是底片的感光單位是分子,應該要比數位單一畫素小得多,為何底片不如數位,也促成我的好奇,相信許多人也好奇,


bearsheep wrote:
簡單的說,其實每一邊只有四分之一他宣稱的解像力。
5400 萬畫像數/16 = 350 萬畫像數...(恕刪)

底片上感光最小單位(底掃能辨別出的等同一個畫素)圖像中可辨別的單一最小顆粒,難道真的是由上百或上千個上萬個分子所組成的"分子團"?

henrie 因為底掃只能吃這麼多資料量,如果你用傳統方式來放大檢視的話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完畢因為底掃只能吃這麼多...(恕刪)

難道底片真的有數千萬畫素的細緻度,卻大家都只能享受到三五百萬畫素的細緻度
罪魁禍首就是"底掃機的解像度"跟不上嗎?
難道手工放相真的可以讓135底片的細緻度由等同三五百萬畫素增加到兩三倍到一千萬或更多?

難道手工放相真的是單張135底片細緻度的最後救贖?
劍論山華 wrote:
就是底片的感光單位是分子

不太可能
有底掃經驗的都知道
到後來都在掃顆粒了

那些染劑的原料是分子?
http://www.asahi-net.or.jp/~sl7k-kwmr/c_tools/tp100_basic/tp111_reso.html
補充資料
画素数の倍率の平方根が、解像感の差に
それに比べて、画素数の数値とは、面積に関する値です。そのため、画素数が2倍になっても、直線での解像度(=解像感の数値)は2倍になりません。画素数の倍率の平方根が値になります。つまり、画素数が2倍に増えても、解像感は1.4倍にしかならないのです。解像感を2倍にするためには、画素数を4倍に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4倍というのは、大変な倍率です。500万画素が基準なら、2倍の解像感を得るためには、2000万画素が必要なのですから。
內文說得很清楚,所以nikon才會說d800e解像感和中片幅67相當,大部分的底片拍的解像感差都是曝光不足!
No matter what you say, films are dying.

bearsheep wrote:
講到FOVEN X3
我就想到,為什麼沒有人用這塊CCD做底片掃瞄器啊!
明明就是他才是最佳底掃解啊


底掃原本就是三條CCD分別循序感測RGB影像訊息
所以跟X3一樣
每一個像素都是完整RGB訊息
差別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循序讀取掃描物件


就是因為數位時代,才能這樣買!所以對我來說這是最美好的時代!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