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教關於電影底片的問題


visit1992 wrote:
我還蠻好奇的,所以這...(恕刪)
不曾用過100呎片,ARRI機器用400呎片盒,米契爾機器片盒是1000呎的,但也裝入400呎底片。

lowt865162 wrote:
不曾用過100呎片,...(恕刪)


哦!
因為我用的是某攝影公司拍剩下的片尾XD
他卷走了300ft,所以我那片盒裡頭剩下100ft

原來還有更大卷的包裝啊(汗)
我比較好奇的想問你們都是如何自己分裝電影底片啊.....對於像我這種剛用底片拍照只買一卷一卷的使用者來說蠻好奇的。

riklin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想問你們...(恕刪)
沒買底片分裝盒,就要買黑布袋,一捲36張連片頭片尾約5呎3吋左右,算算看有沒有較便宜,費工費精神的。
lowt865162 wrote:
沒買底片分裝盒,就要...(恕刪)


其實我之前在暗房忘記帶暗袋,
用厚外套下面摺起來或是用兩件外套相接對折也用過。

在家裡我有用過褲子
腰身的地方用繩子綁緊,怕漏光可能可以再套一下外套。
然後褲管的地方手就可以伸進去(笑)

不過這個很克難,加上褲子可能會有洞。

分裝最難的地方應該算是把片頭接片殼那段,
那段如果不在明室做很難對的準,
如果接歪了沒注意可能會造成片殼裡面的底片折到。
而且在暗袋裡面要做完才會知道,
等到捲了幾張進去之後才發現卡住,已經來不及了。

那種扭曲可能會讓原本接頭的膠帶直接扯斷。

如果真的要做,我還是建議可以自己做個片夾。
簡單可以用底片的口當作出片口,後面接裝暗袋或是鞋盒。

像是我之前在裝電影底片的時候,遇到一個情況是
因為電影底片的片軸超級大,所以就算是一百呎也會放不進去。
只好先自己捲出約二十呎,然後丟進去分裝器裡面,
這種就沒辦法知道剩餘的底片有多長,
不過計數器因為就捲到齒輪,所以會正常。


(白色的是400ft電影底片的片軸,黑色是100ft黑白底片的片軸)

自己分裝片子其實很好玩,
不過到後面捲了十幾卷就會覺得有點麻痺(暈)

就我最近買百尺底片的價格來看,
其實要靠分裝底片來賺錢,其實很累。
像是我最近買的一百呎T-Max400大約含運也要接近兩千塊。
每捲40張(正負一張),捲了二十捲。有多留一捲十張和另一捲二十五張。
以現在網拍上一捲95塊錢來說,如果一捲就算賣一百塊,
也只多賺了一捲的價格。就是一百塊左右。

像我分完一盒大概要花兩個小時慢慢捲。
拿去賣其實完全不划算阿

不過,因為我們學校有暗房和黑白攝影的課程,
所以這樣雖然沒賺,不過大家互相交流也是好事情。
加上可以自己分裝,算是攝影裏頭一個不容易體驗到的過程吧。




(有時候要找這麼多空片殼,除了自己要拍很多以外,也要到處去找阿)
聽分裝片的前輩說富士的片殼比較順,所以我就找了清一色的富士片殼
手邊剛好有分裝器

但是對於電影底片一直在觀望

不知道要不要下手...
其實我也很想問問有關電影底片的問題。
有人說它寬容度大,更立體?
但我怎覺得它『變異』極大,不知是不是冰存不好所導致?
有的照片色彩很棒,有的超鳥(絕大多數超鳥)
看似曝光不足,但幾乎都是相同相機,內建測光,怎差異如此之大?




前兩張,照片詭異的怪顏色





這些看起來又很漂亮

但.....大部分都很糟糕!
對於大呎數要轉100呎,之前曾有試過200呎的分對半
最簡便(不一定是最容易)的方式是
找一個100呎工型空片軸,另一邊則是大呎數的底片,兩盤都躺平
然後就跟著轉轉轉,直到你覺得工型片軸快滿了為止,那就是接近100呎了
但後來覺得,再暗室裡面,如果可以製作一個金屬軸心,套用在大軸上
就可以用空軸滾動的方式帶過來,會省時省力很多

不過工型片軸也不多見就是了,之前分ARISTA EDU 400好像就是工型的
如果沒有也沒差,反正就是拿個100呎金屬罐畫圓剪個紙板(要略小一點)
分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拿紙板出來對一下,差不多差不多就可以了
銀鹽集散地 http://momoko.ws/film blueghost'blog http://blueghost.net/blog

kenneth_ku2002 wrote:
有人說它寬容度大,更立體?
但我怎覺得它『變異』極大,不知是不是冰存不好所導致?


寬容度大是正確的,但是立體就不一定。
基本上牽扯到立體大部分都和鏡頭的特性和焦距有關,

網路上很多販賣電影底片的賣家都言過其實,
好像用的電影底片考試都會考一百分。

電影底片仍然是種負片,
他有負片的特性以及缺點,
但是通常會特別去買電影底片的攝影者都會抱著太大的期待

掃描之後的顏色其實就像我說過的,並不太準。
要還原現場的情況只能靠自己的感覺去猜測。

我在麗來掃描討論裏頭有提到這些問題,可以去看看=D

不過,曝光會影響發色的濃淡,我是這樣覺得XD
因為進掃的時候,過暗的底片會造成機器自動去平衡,
反而就會稍微濃一點,過亮亦之。

所以最直白的方式就是直接手工放大顯影洗出,
這可能才是比較值得討論的地點。

但是阿,既然都上掃描和網路了,
我覺得顏色什麼的,自己喜歡就好=P
甚至負片也可以做出正片的顏色,不錯吧,哈哈XD

blue.ghost wrote:
對於大呎數要轉100...(恕刪)


我比較白癡
我直接剪了一段下來然後捲起來丟進去分裝盒裡面...

土炮精神(!)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