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德國蔡斯的新款傳統相機 Zeiss Ikon 分享 <被很多人強烈要求圖要更新>

Wow!! 真是太替你高興了
我也曾想要買一台來試試
但因為太貴一直買不下手
真期待您的照片

失敗...失敗中的失敗.....

剛剛女同事看到我的寶貝IKON....

*好漂亮的照相機喔...幫我照一張
......卡擦.......
*給我看....
嘿!! 看什麼
*......照片啊

這是底片的也......

挖靠!!這麼漂亮的照相機還是用底片的喔.......浪費錢....枉費他看起來很貴..........

無言...................
懶得跟他解釋.....就跟他說....我就是笨阿..管我....!!
哇,我的夢幻機種耶
真羨慕的說

當初就是想要Zeiss Ikon + Zeiss ZM
不過價錢上就

雙機流 Canon 5D + Zeiss Ikon? 需要好多小朋友啊

BTW, 所以今天拖了家裡數不清的小朋友出去?
這樣好多了吧.....有拍到照片再撲上來
喔....很棒的相機....充滿古典味!!
這是一定要推的啦!

好棒的相機啊

不過是底片機, 底掃常拍不便宜吧???

ykpig wrote:
失敗...失敗中的失...(恕刪)


別氣餒
如果你看過Zeiss放相的照片的話
你會覺得是值得的
前提是, 你也必須找到好的相館(甚至對特別喜歡的照片, 多花些錢找手工師父放)
倘若放正片
那立體感更是難以描述

至於上頭那位大大提到底掃問題
那確實是個麻煩
我有底掃, 但不是挺高檔的, 因想買卻又預期會少用
(確實很花時間, 偶爾極想貼圖的照片, 卻又不願花錢請人掃大檔案的, 才自己抽空掃)
有些用好器材的網友們, 也會龜毛到買好的底掃自己掃
而在螢幕上也還可以看出那種鏡頭的特色
(很神奇吧, 像有幾顆Leica鏡頭有某些看起來很舒服的色調和散景, 我有幾次看到別人貼的圖時, 居然看第一張就可以猜出是哪顆鏡頭拍的.....這除了鏡頭有特色外, 也表示要掃得好才行)

如果真沒時間或想掃大一點檔案(以備數位輸出大圖用), 可以挑喜歡的請人家掃描,
那既然要花錢就可以挑高檔些的滾筒了
(通常是算幾 M x $$, 比方說我送信義區某家滾筒掃描, 66底片若要掃到能用數位放相達20 x 20吋, 檔案則須至少20M, 而1M要8元, 光掃那張圖就要160元 )

但或許有人不認同我以下這段觀感:
事實上我拍負片, 沖洗時請店家順便掃描成數位檔(就用店家沖洗機掃的六百萬畫素檔, 洗一捲加五十元左右)
效果還比直接用600萬DSLR拍的好些(我指的是兩者原始檔畫素大小接近, 縮圖後在螢幕上看或純為貼圖用; 沒另外再修圖調色銳利化等等)
當然不同廠牌與不同鏡頭, 這樣相提並論不盡公平
現在DSLR畫素越高, 紀錄到的細節也越清楚
我說的只是個人的感覺
鏡頭紀錄在底片呈現的"味道"(諸如散景, 立體感, 色系等)某些程度經掃描後還是能夠留下來
看得出原鏡頭的"特性" (如果你用得夠久, 看那顆鏡頭拍的照片看得夠多的話)
不至於像直接拍數位照時, 畫面看起來常平平板板的
同一風景畫面拍出來再掃描(多一道工夫)卻比直接拍數位檔看起來更耐看些
這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雖然一樣都經過數位化
但確實底片掃描後還是紀錄較多的"鏡頭原始特色"
在用到好的鏡頭時尤其明顯


當然若要我建議
既然用底片機拍了
最喜歡的照片還是要洗出來啦
絕對比在螢幕上看得過癮
而且手工放相比機器洗(掃瞄成數位檔再輸出)更能保留鏡頭色澤與立體感
只是真要洗得好, 不便宜罷了
但買了好的相機鏡頭, 如果都選擇數位掃描輸出
或總是只洗4 x 6, 8 x 10的小照片
那不是太辜負他的性能了嗎

多拍
熟悉機子性能與鏡頭特性
美圖就會源源不絕

樓上timshea兄的說明真是太精采了,給您拍拍手

ZEISS IKON RF是德國血統,日本製造(除了某幾隻鏡頭以外) 就如同之前的CONTAX
也是小弟的夢想機種之一
觀景窗比LEICA M series更為明亮
雖然現在已經是數位攝影的時代,但這台相機的操作手感和影像品質絕對是很難被取代的
請問timshea大

哪裡有人工放相阿?

謝謝
mmee wrote:
樓上timshea兄...(恕刪)


Zeiss Ikon 好機一部! 謝謝分享!
不過關於觀景窗, 我使用Leica MP已經是夠明亮了!
不曉得樓上指的M series是指M6以前, 還是包含MP??!!

如果包括MP都比不上的話, 那還真是明亮!
有機會真要找一部中古來玩玩!
My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bresson-blog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