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版大是這幾年進入底片世界跟數位機一比 當然還是底片機質感好得多金屬 用料 扎實的很但小弟慶幸20年前就摸了底片機想的到的經典牌子 幾乎都擁有過來來去去 現在只留下整套哈蘇這樣就夠了........................
marbury17 wrote:再看看現在的DSLR 就真的只是工具 毫無收藏價值..(恕刪) 看看Nikon SLR機皇: F(1959), F2(1971), F3(1980), F4(1988), F5(1996), F6(2004)每一個世代的交替間隔都在十年上下。其中最特別的是F3在F4問世後仍繼續生產13年,直到2001停產,足見F3受歡迎的程度,但F3引進電子快門技術也是被機械相機衛道人士罵的最凶的一款。這樣的紀錄是DSLR很難打破的! (小弟對DSLR歷史沒有興趣,有誤請指正)反觀DSLR的電子技術,對焦技術,測光技術,快門耐用度遠超過任何一款F系列,卻毫無收藏價值。為什麼?就技術面,個人粗淺的認為是那片感光元件和影像處理器造成的,姑且稱之影像處理總成。影像處理總成是整個數位影像品質的關鍵。底片時代的影像品質主要是受鏡頭和底片的影響,同一款底片在同一顆鏡頭和相同曝光條件下,不論使用FM2, F3, F5都可以得到相同的影像品質。DSLR則不然! 同一顆鏡頭即使在相同曝光條件下,D90和D7000的影像品質就是不一樣影像處理總成每隔3-5年就有突破性的發展,更要命的是它竟然是做死在機身上!!若要獲得更佳的影像品質,勢必要更換機身。這樣的條件,讓DSLR更像是工具...如果DSLR是採用數位機背,模組化的設計概念,雖說數位機背不一定要能使用在底片機身,或許還有機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