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這棵老鏡是鏡頭發霉還是其它問題?


blue37c wrote:
要準備去阿拉斯加要用...(恕刪)


發霉沒錯

hoyaani wrote:
樓主送修前,可以考慮買個FD-M43轉接環並租一台GF-1來試拍看看,如果成相品質跟這張有拼,那就拿去清洗也值得。



不懂網兄為何要樓主特地去買轉接環跟租機器來測試鏡頭,
買個幾捲底片拍拍看不就好了嗎?
何況老鏡轉接在數位感光元件有低通濾鏡還有斜射光的問題,
不懂網兄的用意是?
相信我,銀鹽一定比你還長壽。

CAT1015 wrote:
不懂網兄為何要樓主特地去買轉接環跟租機器來測試鏡頭,
買個幾捲底片拍拍看不就好了嗎?
何況老鏡轉接在數位感光元件有低通濾鏡還有斜射光的問題,
不懂網兄的用意是?


我剛開始接觸單眼相機時,也是搞不清楚狀況就去標了一組發霉嚴重的來拍照。

Canon EOS 500N + EF 35-80(發霉)




Canon EOS 500N + EF 35-80(清洗後)




Canon EOS 5D2 + EF 35-80(清洗後)


EXIF


=================================================================================
500N那前後二組使用相同的底片(沖洗店一次買二捲Fujifilm Superia 200),鏡頭發霉還沒清洗時連拍樹葉都有點顏色怪怪的,洗過至少拍出來畫質更銳利且顏色也比較飽和些(當然不同家沖洗店可能底掃也有問題)。

而直接用數位相機來檢視鏡頭成像品質,我是覺得比多花那些錢買底片試拍還要經濟划算些,至少成像太差了,轉接環再網拍轉手賣出就好,只是花了點錢租台數位相機來試拍而已。

當然樓主要和我一樣自己DIY洗鏡頭也是可以啦。不過我拆的是全電子化的EF鏡頭,而樓主的是FD手動鏡頭,多了不少機械結構,不會拆很有可能會零件裝不回去....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很多人對鍍膜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其實台灣技術沒各位想像中的差

中華黃頁拿出來翻,各家中小型光學廠去問一問一定有

但是隨便一小片報個八千一萬很正常 , 看你能不能接受而已


在這方面錢絕對是萬能的!!!
vash.stampede wrote:
很多人對鍍膜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其實台灣技術沒各位想像中的差

也不是抱持懷疑的態度
而是很難想像有在單鍍一顆鏡頭的
如果有,肯定是貴了...
我是Hiroyuki

vash.stampede wrote:
很多人對鍍膜抱持著懷...(恕刪)


在台灣找鏡頭鍍膜是沒有問題,但問題在於除了原廠,外面根本無從得知鍍膜配方和工序,所以不可能做的和原廠一樣...

部分玩老鏡的行家會用一種"鏡片拋光"的方式,有條件的讓老鏡死而復活。原理就是拋掉鍍膜表面薄薄的一層,就跟新的差不多了...可以google "拋光鏡頭" 看看...

或者點這裡:
http://jinson.dyndns.org/og/viewthread.php?tid=976&extra=page%3D1&page=1
http://tw.myblog.yahoo.com/cekiw-041464/article?mid=6188&sc=1
===

樓主的鏡頭狀況很差,送修估價才是上策...

hoyaani wrote:
而直接用數位相機來檢視鏡頭成像品質,我是覺得比多花那些錢買底片試拍還要經濟划算些,至少成像太差
了,轉接環再網拍轉手賣出就好,只是花了點錢租台數位相機來試拍而已。


還是覺得怪怪的,多此一舉?
都已經有了機身鏡頭了
買個最便宜的負片, 沖加掃全部不用200塊吧
這樣不是很簡單明瞭嗎

當然 我認同發霉嚴重的鏡頭
經過清洗處理後效果會比未處理前好很多

vash.stampede wrote:
很多人對鍍膜抱持著懷...(恕刪)


我之前就是在光學鍍膜廠工作
我是很懷疑"重新鍍膜"這一件事.....

我們以前鍍壞 只有兩條路....
1.丟掉 2.退回研磨 看能不能再磨掉一些

先說生產線上鏡片鍍膜的流程......

一顆鏡頭少說也要有6~7片鏡片
L1 L2 L3 L4 L5 L6 L7
各鏡片的穿透率 反射率規格都鍍不一樣
材質 折射率也都不一樣

要如何重新鍍膜?

量光譜? 一部反射式光譜儀動不動就是200萬起跳....
穿透式的也要70~80萬....

要量鏡片的哪裡? 一定要量鏡片中心.....
只要一不小心光源偏心了 那量出來的數據一定是慘不忍賭.......


要重新鍍膜 一定要將原鍍膜洗掉 怎麼洗?
用藥嗎? 很抱歉 再怎麼洗 一定無法洗的乾淨
(用藥腐蝕 頂多只能洗掉一半,需注意並不是每種硝材的可泡藥水 有時藥水會導致硝材會黃!!)
若原鍍膜沒洗乾淨 再鍍一層上去 一定只會更慘.....
所以生產線上若可以重工的 一定是用磨的 用拋光機慢慢磨並隨時量厚度

問題來了..... 鏡片的曲率半徑決定拋光機的治具......
球面鏡的曲率半徑可以用干涉儀量出來 有這種功能的干涉儀一部約200萬
曲率半徑多少? 不知道..... 只有原廠知道
就算可以用干涉儀量出來 那要磨掉多少? 磨太少 膜層沒磨掉
磨太多 中心距離跑掉..... 組上去TTL跑掉.....

再來.... 光譜也量到了 原膜層也磨乾淨了 新膜也重新鍍上去了
怎麼組? 如何找光軸? 如何固定距離? 會不會偏心? 會不會tilt?
一但偏心了 一但tilt了 一但鏡片距離改變了
這顆鏡頭一定是毀了.... 比鏡片發霉還嚴重.....

所以.....重新鍍膜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曾經聽精儀中心的講師說過英國 德國 烏克蘭 等歐洲國家
有很多工作室有專門在生產鏡頭的鏡片......
他們就可以一步一步將鏡片生產出來 從定心 切削 研磨 拋光 鍍膜...
一步一步慢慢做 再慢慢量測到原本的光學規格.....
最基本的一定要提供鏡片的基本資料給他們......
如材質 光學尺寸及數據 鍍膜規格等

不過他們一般不做照相機的 他們都是做天文望遠鏡的案子比較多.....
做一片 交期一年......


我的感覺....說真的.... "重新鍍膜"應該不是真正鍍膜....
而只是先將霉絲擦乾靜 再用清洗液(酒精+乙醚的混合液)擦一擦
最後可以再塗上一層(或dipping)液體氟化物 再用吹風機吹一吹......
液體氟化物有防止水氣沾附上去的功能 而且是半永久性的附著
(需使用酸才可破壞分子鍵)

或許真的有將鏡片放進鍍膜機裡面鍍
我想 那也是補鍍個SiO2或MgF2 1/4膜厚........ 意思意思吧.....

amao969 wrote:
我之前就是在光學鍍膜...(恕刪)


出現了專業人士的精闢解說,
原來竟片鍍個模也那麼大的學問啊,
真是遠超出我這種外行人的想像。
推薦淋雨之後再吹風

blue37c wrote:
要準備去阿拉斯加要用...(恕刪)


感謝各位的精闢的解說.爬文找到了幾家材料行.這週末去看看有沒有救.
不行就只好再買一顆..不過有沒有適合的旅行鏡.(只想揹一顆出門)?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