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仍有幾台可更換鏡頭的手動對焦RF可供選購(選錄):
1.leica M系列:就以現在M系列相機與鏡頭的價格而言實在非常高貴,因此有些使用者喜歡leica CL,它似乎與漲價風毫不相干,相當有機會以便宜價格購入。M相機鏡頭的製造品質與操作手感令人著迷,選擇M就要有耐心存錢的準備。
2.hasselblad xpan:稍大稍重的機身,加上沒有大光圈鏡頭,但可拍攝寬幅照片而使這台相機在二手市場上非常搶手,即便如此仍比leica M便宜,光搭配45/4鏡頭足夠應付大多數拍攝需求。
3.Konica hexar RF:自動化特徵讓手動RF的拍照更加順暢,二手機身價格不高,鏡頭也能找到,可以考慮。
4.cosina的Bessa跟Zeiss ikon系列:相關的使用心得已經在之前朋友的文章發表,我個人也僅在試用程度而已。就以其特徵而言,個人不禁欽佩小林社長(cosina董事長)在這個年代裡頭還能生產這種充滿實用性與頗合理價格的RF機身,實在令人感謝。雖在網路論壇上常有使用者將此兩系列相機與Leica M比較,大多數意見認為用M比較「爽」(我也這麼覺得),但作為享受RF攝影樂趣相機而言,也足夠了。
5.cosina的Bessa III/Fuji GF670,談到這台相機不禁要再欽佩小林社長一次:這個年頭居然還出這種蛇腹相機!價格不算太高(日本二手可在五萬台幣內),操作手感與影像品質皆屬上乘,雖每卷120底片只能拍10張照片,但如果以旅行/風景攝影用途,實在是吸引人的選擇。
以上拉雜打了一些,請參考。
1.「ZI的框線有28/35/50/85,很夠用了,其中28/85成對出現。28mm對我這個眼鏡族頗吃力,眼鏡拿掉貼近接眼
部才能看到滿框。」 LEICA M也是一樣阿
2.「雖然很亮很大,但某些角度會看不到框線。以我的習慣右邊那條常常消失…」
ZI的亮度比LEICA M好, 框線也不是每個角度都看得見,但用RF相機就把框線擺一邊吧
3.「AEL按鍵不能往右邊移動一點嗎?放中間不順手…」
LEICA M更慘, 沒有AEL...
4.「原廠背帶超級寒酸」
leica原廠的那條背在脖子上會刺痛,最好有衣服墊底
5.「回片桿不好轉」
M3和MP的也不好轉
9.「賣掉的銀機貼皮不是很整齊,很難想像這是MIJ的品質」
m3也會掉皮, 很難想像是MIG的品質...
www.flickr.com/photos/jk251
我自已也很喜歡Leica,但第一台的話,我會推ZI,如果有第二台RF,那就一定是選Leica啦!!!

喜歡攝影,鐘愛街頭拍攝,偏愛著老相機,對於Leica有個偏執的沉醉,但又迷戀著Zeiss的美妙。
可以去地下街找馬克兄現場試用看看Bessa R2A
ZI的整體操作手感,快門的震動、聲音,過片迴片
跟Bessa R2A差不多
只是ZI的觀景窗整個舒適度是贏過Bessa
然後ZI的機身扎實度也比Bessa好
這是我這一兩年用ZI+Bessa的心得感想
不過今年小的太補了
補齊M3+M6+MP之後.....
ZI+Bessa當然都賣光光啦
現在ZI居然可以賣到五萬多了
嘖嘖!! 我一兩年買的時候
才42K上下而已耶
太誇張了
Leica漲價就算了,如果連ZI、Bessa之流的還漲
那誰要買呀?....


真的很推薦買一臺M6 Classic!!
價錢跟全新的ZI差不多而已!!
但是那操作的手感.....
值得啦!!
更何況leica框線在遠距離時會小於實際拍攝範圍
這更讓35mm取景變的難以控制
或許真的用leica的話,暫時就先以40mm頂替
而網路上有看到zi可以舒服的使用35mm框線這點讓我很感興趣!
leica的快門聲不錯,但是有些機器慢速快門觸發之後會有一點特別的附加聲響
感覺起來沒有向大家說的那麼銷魂
我想我不一定有大部分人的leica快門情感
加上leica的機械快門似乎也偶爾需要校正,不是傳說中那麼可靠
我有摸過的RF相機是bessa r2 leica m7 m6 m3
以及我長期使用的olympus 35sp, ricoh 500rf
怕說出來會被打,可是500rf的聲響我最喜歡
其實我覺得聲音大小不是太重要,快門震動不要影響到慢速手持就很好了
很想知道zi的機身質感到底是如何...有店家展示的話我一定去看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