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教大家認為,沖片與底掃重要性,各佔多少分??

看來是比較的基準不同

個人認為掃描在目前比較重要,是因為不考慮「經常會把片子沖爛」的店家,
如果有這種店家,還混的下去嗎 ? 客人還會上門嗎 ?
所以個人省略這種極端例子

而且現在都是機器沖片,若不要太誇張的節省藥水,通常一般店家沖片品質也差不了太多

所以說,現在多數送沖掃的底片玩家,多半是比較掃描的品質和調性,有符合自已要的感覺,
就長期送該店家沖洗

我們可以從各大討論版中的討論比例來看看,是討論「哪家掃的好」這類主題居多,
還是「哪家沖的好」這類主題多呢 ?

現實的情況就是,一般人使用負片還是比較多,店家也是負片銷售最多,
負片的後續掃描重不重要 ? 問問廣大的 lomo 玩家最明白了
就專業分工而言,沖印做得好的店,是不需要另外經營掃描業務的
同理,一個專做掃描分色的工作室,也是不需要跨足沖印市場

會把兩者搞在一起的,通常都是為了滿足一般消費者
不然就是迫於市場需求,不得不應付客人
如果你很重視品質,應該是各找專業的店家,獲得200%的品質
50%的沖印跟50%的掃描,加起來還是50%的品質,不是嗎?
同意上面幾位的看法.

沖的確是很重要, 沖壞甚麼都完了! 但是在現在都是機器沖的情況下, 被沖壞的情況真的是很少, 所以不管是哪家沖的, 只要沒被沖壞, 其實都差不多.

但是掃或是印照片, 各家和各家間出來的結果就差別非常大了!

所以在判斷這家的沖洗(主要指負片), 分數應該就只有及格和不及格兩種. 不過不及格的情況應該是很少.

而在判斷這家底掃品質的好壞時, 就可以從0分打到100分來評了!
Monte920 wrote:
所以不管是哪家沖的, 只要沒被沖壞, 其實都差不多


你會有這樣的感覺,主要原因也是掃描器只能呈現這樣的品質
如果你試過全新的藥水所沖的負片,送去手工放大,再用平台掃描器來掃
我相信你會發現差很多

infoto wrote:
你會有這樣的感覺,主...如果你試過全新的藥水所沖的負片...(恕刪)

+1
點頭如搗蒜...
infoto wrote:
如果你試過全新的藥水所沖的負片



問題是這部分是消費者不能控制的. 請您說說, 如果你不是老闆, 只是一般的消費者, 當你把底片送沖洗時, 甚麼時候你可以碰上"全新的藥水"?

有人說也許早上剛開門的時候, 但你能確定嗎?

但又有人說早上剛開門時機器剛熱機, 溫度還不穩定, 不如下午一, 兩點去, 是嗎?

我曾試過早上送洗, 中午送洗, 下午送洗, 晚上送洗, 回來我自己用5000ED慢慢掃, 我無法看出有任何不同. 以我的經驗, 客戶越多的店, 循環越多, 洗出來的品質越穩定, 反而不是"全新的藥水", 今天開店只為你這一位顧客洗的, 會比較好.

在美國沖洗業都萎縮到要郵寄到大分店或總店去沖洗了, 更不是你能夠控制的.

你如果是做這行的, 你要不惜成本來用全新的藥水洗, 那也許成. 但如果你是老闆, 你要如何跟你的顧客建議? 如何對所有的客戶一視同仁? 如果全新和半新的藥水洗出來的不同的話?

如果你有用全新藥水洗出來, 和所謂循環"舊舊"的藥水洗出來, 用同樣的底掃, 得到不同的結果, 我是很樂意看的, 謝謝!

infoto wrote:
你會有這樣的感覺,主...(恕刪)

我想這是理論上,但實務上幾乎等於零
基本上店家沖彩負不會有全新的藥水....
手工沖彩負除外,但似乎沒人對外收件
(sorry....沒想到infoto有收手工沖彩負,真是攝友之幸)

另外手工放大上人為的誤差加上平台掃描上的誤差
手工放大並不會比較完美,只是達到類比上的爽度而已
手工放大就會有比較準確的顏色?
不一定,只是在師父人為操作上的可控制變因多點而已

Monte920 wrote:
如果你不是老闆, 只是一般的消費者, 當你把底片送沖洗時, 甚麼時候你可以碰上"全新的藥水"?


我想所謂「全新的藥水」應該只是相對於藥力已經衰退到不行的劣質藥水,畢竟,就算是手工沖片,也不太可能每一卷都用全新的藥水下去沖,那成本會很驚人。

就我所知道的,只要藥水的效力規範的範圍內,沖洗的流程沒有失誤,沖出來的結果應該都是很穩定的,差距按理說也是很有限的,畢竟彩負出現了幾十年,要說沖個一卷品質就會大幅衰退是很難想像的一件事。

DOStudio wrote:
手工放大並不會比較完美,只是達到類比上的爽度而已


我其實認同infoto兄說的,先放相,再掃瞄,特別是負片。

一來,要直接底片掃瞄出高品質,底掃機的聚焦精度、底片安裝進片匣的平整度和光源的穿透能力都要有相當高的要求,先放相後掃瞄,提把底掃最難作、甚至作不到的部份在暗房處理掉,人工作不表示一定完美,但人工可以要求到比機器更完美,你可以使用最標準的光源,光學品質最佳的鏡頭,最好的放大機,用人眼對焦到比機器還精確的程度,傳統暗房如果所有條件都到位,出來的品質理當是超越底掃的,不單純只是爽度的問題。

這不是一個最有效率的方式,但我覺得反而會是最接近回歸到初衷的方式,至少對於負片來說是如此-畢竟,一開始負片就是為了放相而生。

正片或許就真的比較適合交給底掃去處理。

真正的問題是,這種慢工出細活的處理方式,只有願意精心對待自己作品的人才可能這樣搞,重點是,也只有重點作品能這樣搞,不可能一整卷都手放出來然後一張張掃瞄,所以直接將底片餵進底掃、方便取得不太差的結果,這種作法還是需要的。

所以基本上,我也懶得在底掃上苛求什麼品質,至少階調和顏色不要太離譜,掃瞄檔對我最大的功用就是不需要等放相出來才知道焦點有沒有對實,縮個圖就可以扔上相簿,方便就好。

真的自我感覺良好的,或許真的就如infoto兄說的,找人手工放相,借一台高階平台掃瞄器,洗出來的掛牆上,掃進去的放到自己精選的相簿讓朋友同好指教一番,也就行了,如此一來,掃瞄相對來說重要性也還好。

不過正片我覺得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Monte920 wrote:
如果你有用全新藥水洗出來, 和所謂循環"舊舊"的藥水洗出來, 用同樣的底掃, 得到不同的結果, 我是很樂意看的, 謝謝!


這是我做的測試


直接以D300透射翻拍,無做任何修正
對照組是這裡很多人推薦的專業沖印店,可是高於一般沖印店品質的
如果這樣比你覺得差異不大,那就真的不用花大錢去追求
我確實做過比較,但送去沖印店掃描器底掃無法正確反應差異
我懷疑是掃描方法有誤
請參閱如何掃描高品質黑白負片的論述
我也查到國外相關資料,掃描彩色負片用正片模式,去除片基色偏後,能夠呈現更優異的數位檔案

以上提供參考囉

alphones wrote:
一來,要直接底片掃瞄出高品質,底掃機的聚焦精度、底片安裝進片匣的平整度和光源的穿透能力都要有相當高的要求,先放相後掃瞄,提把底掃最難作、甚至作不到的部份在暗房處理掉,人工作不表示一定完美,但人工可以要求到比機器更完美,你可以使用最標準的光源,光學品質最佳的鏡頭,最好的放大機,用人眼對焦到比機器還精確的程度,傳統暗房如果所有條件都到位,出來的品質理當是超越底掃的,不單純只是爽度的問題。
...(恕刪)

這是在理論上,實務上很難做到
不是每個人能自行放像再掃描成數位檔,更何況要達到比機器好的精準
機器的精密到會比人工差?我想不見得?
即使手工使用的光源,鏡頭,放大機,曝光控制,也是需要機器校正
平台掃會比底掃素質好?應該不會吧

類比的事物有時是種美學,是種感官享受,要品質真的是不容易....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