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決定入手120哈蘇機身

底片當然要錢~但是你只要確定曝光成功~每張都是全片幅滿版高解析度的影像~~

這種過程讓你在案下快門前更加謹慎!更何況底片又不是什麼貴到天價的奢侈品!省著點用就是了!

用底片拍~沒有什麼44 33還是奇奇怪怪ccd大小還去限制鏡頭的視角~廣角鏡頭完全解放!!

你接下來需要的是~高解析度的掃描~跟熟練的photo shop技巧~加上一台不錯的電腦!!

以上硬體~數位相機一樣是需要的!除了掃瞄器~幾乎沒有重複投資的問題!!

當然我的建議是送高階掃描會比自己買了一臺貴的要命的掃瞄器供著划算!!

以上解決方法~可以試著用數位影像的過程再來回想依次~

2200萬~8000萬像素 中片幅數位機背任選~代價是30~110萬台幣不等!!

如果不是商業用途純個人創作!!划不划算~~答案應該已經很明顯了!!

用哈蘇大概還有個額外樂趣吧!!就是這台相機 做工精細優雅~把玩也是讓人很開心!!

拿在手上個快門擊發看看!!!你會覺得數位單眼像是個昂貴的塑膠玩具~~

yansson wrote:
哈蘇我用了10幾年,...(恕刪)


其實這點我蠻認同的
有時候數位的確有他的優勢
底片機對我來說 已經變成拍感覺的相機而已
所以我是傳統數位並存
My Blog=== http://blog.xuite.net/commyy/twblog


503cw or cxi可以裝電子機背吧~~只有這種喔~其它不行~有6000萬畫數可買
~{好像也有8000萬的~( 自己~沒用過只用過6000的)}
台灣代理商資料都被砍了~網路不好找~資料很少~上國外找~
香港快一點~~大陸也有網站

不然上h4d就都整個都電子的也不用底片~我最近也在想入手~一張照片最小的10mb
它的照片細節以現在的顯影設備來說~應該算屬一屬二了~
1ds and d3x那種就先放旁邊~因為兩種東西照片不能比擬~2400比8000>_<
~因為我也有也試過~所以才會投入哈蘇的懷抱~

樓主~~~的問題~約多少才夠玩~>_<~全新~60-200~看等級
很多二手的~便宜但問題多多~你要請人有經驗的人幫你看看~
不然買個破盒子回家~不能用~虧更大~

還有~$~這點~請三思~

owenniu wrote:
在拍過數位3年之後一...(恕刪)


要拍風景 ... 當然直上 SWC 囉 ~
不過已樓主的實力 ... 來個 612 或 617 系列會更讚 ~

simon303 wrote:
版主如果連1DS4都...(恕刪)


+ 1.

HASSELBLAD 500C/M ( 503CW ) 機身

CF 40MM F4 ( CF 50MM )

CF 100MM F3.5 ( CF 120MM )

CF 150MM ( CF 180MM )

以上請參考


owenniu wrote:
在拍過數位3年之後
一次巧合參觀攝影展
看到120片幅相機的拍攝成果之後
讓我對120所呈現的色調.影像立體感及層次感
皆是非常之嚮往

我跟你剛好想反
前兩年把底片系統
哈蘇500CM+50M/M+80M/M鏡頭
萊卡R6.2+50M/M+70-180m/m.
萊卡M6TTL+50M/M+35M/M
全部出光
改買數位單眼FUJI S5 PRO+20M/M+60M/M
還是數位方便
但也累積3000多張還沒有洗成照片的數位檔
正在猶豫到底要不要洗成照片
洗成照片又是一筆不小開支
樓上大~你的底片器材都是一時之選~~可惜囉!!

應該精簡底片器材就好~全部出清一件不留~

會後悔低~~~~~~

eric@5888 wrote:
樓上大~你的底片器材...(恕刪)


我想也是~~
我是捨不得清掉手上的底片機...
我仍是底片機比數位機多
My Blog=== http://blog.xuite.net/commyy/twblog
一張照片拍的好與不好, 原來是解像度決定的??
要拍來放大當掛牆海報嗎?

對樓主只有4個字:
器材先決

我當攝助的時候
135~120~4X5都摸透透
如果想自己拍照片
相機公司都歡迎外借
但是底片要自己想辦法
當然底片的色澤~層次...
是目前數位相機無法比擬的
每天泡在底片堆裡面
也養成對於相片基礎的認知

但是數位化時代的來臨
我不猶豫的直接投入數位的懷抱
是因為錢的問題嗎
不是錢的問題
而是當你經歷過因為器材的限制
每每重拍而灰心喪志的痛苦
我不想重來
簡單說~
底片的先天限制
會自然而然的壓抑某些衝動
讓你細細琢磨每張照片的細節
有人說這就是對於攝影該有的態度
或許吧~~~
但我的經驗卻恰恰相反
每張照片都要花10~20分鐘
如果打燈複雜或是現場狀態難控制
時間啦的更長
加上成本的關係
多拍的部份還要寫報告
搞不好還要自己糊牛屎
痛苦與壓抑是我當攝助的心情
攝影數位化後
解放了某些壓抑
狂拍亂拍隨便拍
都是底片時代不被允許的被壓抑的
隨心而至才是我想追求的樂趣

我的感覺
135跟120的爽度差不多
片幅其實差異不大
如果真的有心玩底片
真的建議玩4X5
在黑布裡面拿著放大鏡在毛玻璃上對焦
那種戒慎恐懼的審慎
不是那些小相機能比擬的
一張4X5的底片大概是三~四張120底片大
那種層次才值得你戴白手套在燈箱上細細品味許久
而4X5相機的醍醐味
是現在完全數位化的我
還會常常想起咀嚼再三的回憶

還有一個迷失
底掃~底掃
底片幹嘛掃描
掃描底片跟數位像機拍照有何兩樣
有人說底片細節~層次多阿
我做美術設計許多年
底片掃描除非用滾筒式的專業掃描
市售的掃瞄機品質最多只能說好
還不到優的地步
而掃底片我的感覺
就像你用好幾十萬的相機與鏡頭
小心翼翼的拍出漂亮正片
然後又用幾萬元的小相機用auto的方式重拍一次
掃瞄機就是相機~原理一模一樣
那拍底片的意義何在
所以拍底片還是用底片方式保存才對味
看照片也是戴上手套用光桌或燈箱來看
在電腦上看底片拍的照片
感覺上好像缺一角的感覺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