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使貓女管家 wrote:跟別人討論底片數碼的...(恕刪) 沒有什么勝負不同的介質 不同記錄影像的方式 不同的色調風格我一個學導演的同學 說現在拍電影還是用膠片 數位電影和底片電影的區別 和 數位-底片相機的區別差不多。
"感覺"光用說的不準!板上大大有沒有辦法來一個底片與數位的PK照片呢??同樣構圖,同樣光圈快門,同鏡頭來PK較準確雖然我知道變數很多,底片品牌,數位機的調控檔等等但至少有一點參考價值,不要每次都只是說底片有FEEL,但也說不說所以然?
HoshinoART wrote:板上大大有沒有辦法來一個底片與數位的PK照片呢?? 就是沒有,所以在此求各位幫忙我補充一點,我的確沒完全了解數碼與底片的差異因為從無打算數碼化不關己事就沒追下去只是那個朋友跟我討論起來的
正片的立體感,黑白片的階調,高ISO的顆粒這些就不多說了(以下,是我自己的主觀看法與感受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沒有所謂對錯如果看了覺得很刺眼,那... 就刺眼吧...)照片的價值,跟"取得難易度"有絕對的關係一個是拿萊卡拍家裡的盆栽,然後說解析度很高,顏色很鮮豔很通透一個是拿國民機500D+Kit鏡,去合歡山拍星軌,鼻涕流一個晚上就為一張照片哪個有價值? 哪個會有成就感? 10年後回顧照片時,哪個會有滿滿的回憶?純機械底片機的拍攝步調是很慢的測光,換算光圈快門,該場合是否需要加減曝光量,對焦,按快門,過片...最後到沖洗DSLR: 逼逼,趴擦,OK~!,不到三秒數位照片的取得真的太容易,加上現在科技進步 3吋92萬畫素 高畫質LCD馬上拍馬上看,如果拍到好照片,興奮感/成就感 在看到LCD時,就差不多了拍不好可以馬上重拍,或是不滿意就當場刪掉,會少了很多"美麗的錯誤"而且可以"拍很多張挑一張好的"亂槍打鳥打到的鳥,跟一發命中,哪一個會爽上天?這張是我朋友拍的 (LCA lomo機)本來是要拍站在岸邊的鳥,結果突然飛走,剛好變成這樣[他的圖片網址http://www.flickr.com/photos/aji0629/4626543171/]如果是DSLR,高速連拍給他催落去就好了,多拍幾次一定會拍到下面,小弟拍的這張,左手壓住它的頭,RB67相機放在地上,右手對焦蛇腹拉到最近對焦距離,眼睛看著觀景窗,把他的頭拉到景深內才按下快門大概跟他折騰了將近十分鐘 (太黏人,一直要往我小腿磨蹭,根本沒辦法拍)按下快門後的第一個念頭 "e04~! 他好像扎眼睛了"第二個念頭"e04~! 蛇腹拉出來,我忘記曝光補償,這樣亮度差了1.5級,毀了毀了"一切的不安,就在看到照片後解除了是暗了一點,但也還好對焦也有點跑掉,但至少一個眼睛有準焦放在flickr上面,點閱率破百,也有好幾個不認識的人的回應這種心情,沒經驗的人是很難體會的昨天在掃一捲RB67拍的黑白底片的時候,我興奮到手都在發抖因為有幾張都是令人意外的好,遠超過原本的預料下面貼幾張亂拍的,雖然數位機也拍得出來,甚至更容易(畢竟拍不用錢的)但底片如果成功,會讓我爽好幾天[KlasseW SuperPresto1600黑白底片 增感到3200]
不想用底片就別在想一堆理由來說服自己,用比較傳統與數位來捨底片而迎數位很多東西不能靠感覺,但這世界上很多都是用感覺台北那麼多家牛肉麵店 ,有的好吃 ,有的不好吃 ,請問好吃不好吃可有科學數位來量化嗎---沒有....全是感覺我不想去比較數位跟底片的優缺點我只是知道我愛底片而已
底片正片寬容度有無比數位好我不清楚,不過負片是勝滿多的。現在只拍負片的我,只是要個fu與那色彩的感覺(我不會自沖,也不想買底掃)~ 數位看來太完美了(俺不是後製達人)我想多數人只是想要個操作底片老相機的fu.....要找洗得好的店家真難....
Fox_huang wrote:不想用底片就別在想一...(恕刪) 是啊,講原理的東西也有人不認同,講感覺也有人無法體會玩玩看如果沒感覺,也沒必要去想這麼多了,拍數位就好了大部分人都是業餘玩家,玩嘛,就相信自己的感覺吧,沒感覺的就不要勉強jameschang0228 wrote:底片正片寬容度有無比...(恕刪) 雖然很多人說負片掃過也是數位化了,但我還是覺得負片數位化仍是比數位相機拍的階調好因為底掃也是Liner CCD三色個別感光的,DR跟階調還是勝過RGGB感光元件...
攝影是個影像文學, 文章你可以選擇用鋼筆寫, 也可以選擇用打字機打... 底片與數位是兩種不同的表示影像的方式, 什麼樣的故事應該用什麼風格的方式去表達... 應該才是討論的問題, 而不是比較底片和數位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