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120底片、沖片、掃片的成本?

我想這還不加上它給你鬧情緒+住院的價格
個人認為如果不是商業用途,
買中古Hasselblad 1機3鏡2片盒 +全新平台式底掃的投資還遠低於Phase One P45,
那基本上可以不計算底片+充掃的費用,
而這樣的組合可以不擔心一年的折舊律.

若是商業用途,
我會考慮交件速度與客戶需不需要即時看效果,
以及這套設備需要多久回本與能幫我賺多少錢.
用底片機或數位機背就不會看的這麼重了.

小朋友出走? 我送出去的都是櫻花鉤吻鮭阿
謝謝您 風之和子

您的建議,對我的幫助很大。
錢是準備好了,只是一再考慮,有沒有必要花下去的必要。

您的這些建議,我認真看了,也認真考慮了。
經過一夜的思考,也有大概的輪廓。

我是非商業的用途,會考慮p45+,也是因為有打算入手alpa 12tc(看重它的輕巧),
在考量對焦、測光 的不確定性下,才有使用數位機背這念頭。

所以會問一些比較不成熟的問題,以上還請各位前輩多多包含。


我今早上看看120底片機的相關網頁後,發現拋開p45+和12tc的束縛,這片海洋
好開闊。

另外您說到
風之和子 wrote:
4.快買台自己負擔的起的120相機,帶幾卷底片開心地去拍照去便是,各廠120中古機身價格比起以前來得相當平易,先習慣中片幅相機使用,並拍出滿意照片挑出自己的作品系列,再來考慮高階掃描輸出不遲。

我會選120也是看上照片所呈現的質感,如果純以上條件而言,該選那一系統、型號的機器呢?
重量的考量可以放後面一點,趁還有體力時,這比較不是大問題。

以上


謝謝您了




平安、健康最重要
預算有了就直接買p45+

上一年報價是79萬

如果拍底片要掃 想儘可能的控制全程

那就拍正片 送店家沖片

在家裡擺一台x5自己掃 不過這台售價夠你買p45+

3900不作商業用途太夠了



阿光兄在拍照與登山二方面的結合,無論您最後的選擇是什麼,都很期待您的作品,一定能讓台灣的高山攝影更上層樓的。
首先,謝謝您看重我的看法。

1.雖然,我個人也很想要alpa12系統,仔細研究後,個人認為它的昂貴是其次問題,重要的是:在於攝影者本身可不可以接受必須目測對焦(或使用對焦玻璃還要加上hood或一塊黑布)的使用模式,相較許多6*6-7系統(如hassy或rollei或mamiya等)簡單對焦操作或加上測光功能,而後者帶來的操作準確性是確保高品質影像要素之一。
另一個考慮是片幅問題,事實上,不管是66或69片幅,在一般放大需求(短邊15-18吋照片)效應並不如135與120底片差異那麼大,而許多月曆或攝影集大概也只放到短邊12吋上下照片,基礎素質差異甚小(當然長寬比例不同)。

2.高畫素的數位機背不能以可大量拍攝的思維考量,一個數百MB的圖檔沒有進行後續處理時,只是很龐大而無用之物,至於想要拍出來100%裁切比較銳不銳利的活動(這裡非常風行),我只能說:這是攝影創作嗎?(留待每個人思考),而龐大的圖檔處理需要很大精神,根據之前個人跟黃東明先生簡單地聊過心得,事實是:拍照只花一點時間,快門就那瞬間而已,後續電腦處理部分所花心血與投入資源才是重點,就此以觀,數位機背並不適合一般使用者。

3.120或以上相機依預算我推薦有三,高預算者(十多萬)買台rollei TLR(GX、FX、FW)、中等預算(六七萬)買台中古哈蘇或最近很紅的bessaIII,低預算(兩三萬)來台FUJI GSW690或想要更便宜又可自動對焦的GA645也不錯。詳細心得可找之前討論串。

4.買相機不是用來開箱用,是用來開心地出外拍照用的,而他人羨慕自己的新相機所帶來滿足感只是短暫快樂,用自己能輕鬆負擔的機種(無論是價錢或重量)然後好好地規劃拍照行程並且完成它才是真正攝影樂趣。

以上,請參考。
風之和子 wrote:
1.除非拍照要當成職...(恕刪)


「追求極高掃描品質,要用到滾筒掃描,但價格不低(每mb數十元),」


目前印刷業專業滾筒掃描
每Mb,收費5~8元
熟人,收5元
一般人收8元

在相機板討論器材說到100%檢視銳利度沒什麼好不以為然的

講創作理念或技術 可以在技術與理念版發表

不可能每台都試都買 雖然是看個大概 很難客觀 看看做參考也是種樂趣

別感到困擾就好了
滾筒掃描價格我並沒有太多調查,之前掃描做過一些,確實不只1mb/8元,但價位高低差異分佈為何,並不十分明瞭。

總之謝謝dgg兄指正。
風之和子 wrote:
買相機不是用來開箱用,是用來開心地出外拍照用的,而他人羨慕自己的新相機所帶來滿足感只是短暫快樂,用自己能輕鬆負擔的機種(無論是價錢或重量)然後好好地規劃拍照行程並且完成它才是真正攝影樂趣。...(恕刪)


風之和子兄很中肯的意見...

如只是業餘風景愛好者, 且喜歡數位影像的便利性, 那全幅數位機子的表現已很棒了!
但如喜愛類比的階調與層次, 不嫌麻煩的話, 120底片加上高階掃描後再出圖, 質感非常好了
以本身經驗
69正片3000dpi掃描可得6000多萬像素, 而645正片約4000多萬
底片世界是''一吋大一吋強'', 看著69與645的掃描比較有明顯差異了
更何況更大的45底片

好作品還是要出大圖看比較舒服...也更能顯現傳統攝影的價值
一位住台中的前輩買了一台哈蘇數位機背拍, 他原本就有在拍底片
他的結論是: 出圖後, 還是底片拍的看起來較對味,階調也較好!

成本:
一捲120正片130元 69可拍8張 沖片45元 掃描以nikon 9000ED掃(朋友掃)
還可以見人的作品再以柯達超艷麗像紙出長邊30吋+框 約2400~3000元

也可去iop搜尋Jacky前輩的一些文章, 會有所幫助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