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35底片最大曾放到12X18吋, 用的是ISO 100的Reala, 還算可接受, 從半公尺左右看都還蠻順眼的, 但是近看你已經可查覺底片的顆粒, 顆粒只要被放大, 解像度自然變差. Reala還算是市面上顆粒較細的底片. 如果是ISO400的底片, 大概8X12的差不多剛好, 10X15大概是最大接受範圍.
數位的好處是畫面純淨, 少掉了底片的顆粒, 我用12MP的相機最大放到16X24吋都還不錯. 在這麼大的照片上, 雖然有些部份已經超過解析的極限, 比如說壁紙上的微小紋路等, 但看起來並不突兀, 不會覺得不好看. 數位放大照片比較讓人困擾的是小反光, 尤其是被拍攝者的金框眼鏡因為閃燈而產生的細小反光, 在放大的照片上看有時會覺得很突兀, 而且反光的形狀不太自然, 很容易引人注意到, 也不好看. 如果是在底片上, 這種類似眼鏡框的反光看起來就會很自然!
prolineyenli wrote:
我以zeiss頭拍的 A3可以接受 至於nikon頭拍的... 糊了點!
但如以大圖為目的(長邊20吋以上) 那就不要考慮135mm了! 力有未逮
有一點很好奇 麻煩有經驗的先進解說一下
聽說數位像機可以大比例放大
如1200萬就可放到A3 , 2000萬以上可放大到長邊30吋
這不是超過光學解晰度了嗎?
還是數位影像的''乾淨度'' 無銀鹽粒子使得可以大比例放大
我是沒親眼見過 所以很好奇
我的標準是.... 距離30公分左右看照片不會糊 細節均可呈現!
(恕刪)
數位輸出的處理因為以下原因而可以在高倍放大下還能保有感覺很好的照片
1.人眼視覺效應,人眼會優先注意反差高(如眼睛睫毛、頭髮、顏色深的格子等位置),當人眼覺得主要部分有細節,就會以為全部很細緻,因此就算超過預定光學解析,也無所謂,只要物體輪廓清楚就可以了。
2.印前處理軟體進行補插點計算,加上平滑化、銳利化處理的結果,坊間常見的大型人像照片,皮膚平滑地看不到毛孔(許多人特別喜歡這個!),主要輪廓部分又能銳利化(加大反差處理)突顯出來,因而也能在極度放大下保有不錯的感覺。
3.除雜訊軟體的運用,圖檔放大時,所有雜訊均被放大而使人得以看見,此軟體運作原理就是均化處理,詳細解說請見:http://www.cambridgeincolour.com/tutorials/image-averaging-noise.htm,在軟體運作下,人眼察覺到雜訊的機會降低,也會覺得『很乾淨』,不過缺點是減少部分細微解析能力,惟回到人眼視覺效應運作下,還是會覺得圖像很細緻。
就我個人觀看經驗,數位影像碰上極度不規則的細節時(如大量樹葉),高倍放大後觀看最細微細節時很不自然,應是銳利化處理的極限;但底片以光學高度放大後則呈現模糊現象,這兩者何者好?我想沒什麼好比的。
以上,請參考。
XTR-tang wrote:
最近才剛開始接觸底片...(恕刪)
底片罐喔~裝零錢不錯用,我也用來裝一些攝影的小配件,實用性很高;分裝片我不用,所以還是積了一大堆不同底片的罐子。
底片沒拍之前我放中層,久置不用的才會上冷凍儲存格,拍完待沖的大多置底。
無敵兔的味道挺不錯,沒見過送洗的片子不多說,基本上各有勝場。
135放大喔,數位輸出,建議滾掃2390萬畫素後沖8x10;手放大概只有CIBA了吧...
黑白一般人在兼顧品質前提下可沖到8x10;超過這個界線,建議還是讓專業來比較合適。
我韃韃的馬蹄 是美麗的錯誤 我 不是歸人 只是個過客
XTR-tang wrote:
今天晚上一直在爬底片...(恕刪)
舉例說明:
Fujichrome Provia 100F Professional RDP III Push-/Pull-processing
Outstanding tolerance to exposure and density compensation during processing, within -1/2 stop to +2 stops, resulting in minimal variations color balance and gradation
拍照時可以調整ISO值,改變測光積體電路的運算基礎,大約可push至ISO 400,pull至ISO 50,送店家時要特別提醒你是用push還是pull方式,並告訴他你選定的值,注意,只能事先選定,一般店家都會整卷沖一樣的感光值。
FUJICHROME PROVIA 400X
Delivers the same vivid color reproduction and regulated gray balance as ISO 100 film. Excellent results in push-/pull processing for a wide range of exposures, from -1/2 (E.I.280) to +2 (E.I.1600) stops, and even up to +3 depending on the scene.
大約可push至ISO 1600,pull至ISO 280
以上供您參考。
我韃韃的馬蹄 是美麗的錯誤 我 不是歸人 只是個過客
曾看過漫畫說裝醬油出門旅行時好用
不過俺第一次這樣帶出門就爆了
(忍受了三天的醬油味)
A2:拍過或未沖的都放冰箱
不過要記得用不透光塑膠袋包好
開包前先到室溫下放半個鐘頭回溫避免水氣
A3:重要的請去買無酸片袋保存
能進防潮箱最好也是進
可以的話使用不透光的紙盒裝著
沖印店有確實沖乾淨的放幾十年沒問題
(相紙盒很好用~但是沒暗房的通常沒這東西)

A4:沒限制,放大尺寸因人接受度而異
底片的粒子和沖洗的技術會造成差異
如確實沖洗富士的reala放到16吋顆粒才變的明顯
一般100度的洗到12寸粒子就很明顯了
A5:看機器
A6:只論細節的話應該是5D2佔優勢
不過底片有其他優勢
建議你自己試看看比較喜歡哪個
A7:每過一次顏色就淡一點
能不過當然是不要過X光好
不過四百度以下的出國過一兩次沒影響到很嚴重
防X光袋現在已經沒啥用的(會被停下來仔細照射)
而透明塑膠袋裝著不過X光的方式現在很多都會被拒絕
到狗窩裡說狗臭 豈有不被狗咬的道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