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你的問題
a. 底片上怎麼會有灰塵
==> 很有可能是店家在掃描時底片上有灰塵造成的
如果你要確認是不是灰塵的話
妳就指名說我要洗這一張
但是請注意 要拿底片去給她洗
要不然他有可能是 把之前 scan的叫出來
結果又是有一樣的灰塵
或是你換 家喜看看 几張照片花不到你多少錢
頂多50元就可以驗證你的問題點
b. 那些卡基本上都是過時了
但是在1988時是很fashion的設計 當時推出10章
隨著7000i的問世
同時期的EOS 630還用bar code設計獨條碼
作為拍攝模式的運作
基本上只要將卡擦進去右邊的小門小視窗
符號要向右邊 卡的功能就會執行
並且LCD的CARD LOGO的display會顯示出來
如要功能取消 就按下card鈕就行了
data 就是幫你記錄下拍照的光圈快門
當時好想只能紀錄一捲底片
後來有出data 2(7xi/9xi) 變成紀錄3捲還是6捲還是9捲的資料
custom 就是設定一些躋身常見的功能
fantasy 是拍一些柔焦效果 不過我很少用
露來有出fantasy 2 (7xi/9xi)
close up 就是近攝
等等這些功能 就是相機幫你調一些快門光圈之類的
現在的a300/a700大概都有這些功能
個人覺得比較特殊的卡 是
fantasy 2
panning 擺鏡拍攝用於運動攝影
mulit spot 幫你側 9點的重點測光 然後平均
這些功能在是在7xi/9xi 推出來的
不過現在的機身上 比較少看到這些功能
個人認為這些功能後來集大成就是 alpha 7
不是alpha 7 digital 也不是alpha 700
妳有機會要去玩看看
個人認為alpha 7/ dynax 7算是這個7系列的登峰造極之作
從 7000, 7000i, 7xi, 700 si, --> 7
保證讓你驚喜 ~
如有問題請再提出 或是PM
3200i 是隨著7000 i 一起出來的
算是新系列的閃燈第一隻
因為它改變的閃燈的腳位
之前7000/9000用的是傳統腳位
像2800AF, 4000AF
但是後來8000i 出來後 (修正7000i的一些bug)
也伴隨著5200 i的出線
5200i 的外觀一直沿用到
5400xi
5400HS
只是功能差異不一樣
到alpha 7面世時才外觀設計改成5600HS
基本上5600HS,5400xi之類的閃燈在7000i下面是操作上沒有問題
我有一隻5400HS 如果你要比畫比畫 请PM我
如果你要找閃燈的話 也可以找
3500 xi
不一定要3200i
理由是
3200i 一來不能打跳登
二來 燈源離鏡頭很近
容易拍出紅眼現象
這個問題在當年
我曾寫信給大阪的minolta反應
它們也是無解 只有建議一些被動的方法
信件我還留著 當時沒有e-mail
也因此 個人和當年minolta回覆我的問題
相機營業部人員便成朋友
過年都會收到他的月曆 賀卡之類的
(但是他現在已經退休啦)
3500 xi 就是可以打跳登
但不能旋轉就對了
應該3500 xi 很好找
當年3500 xi 一隻全新的大約NT5000吧
基本上我對於7000i對焦性能我是很滿意的
它比起後來的7xi 甚至700si 對焦上
比較直接反應 不會拖泥帶水
相對於後來的alpha 7D / alpha200 好很多
但礙於當時的技術 7000i也沒有那麼多的對焦點
就個人認為在1988能夠坐的這樣的技術算是水準之上
也不太會在拍照上照成大影響
7000i 的電子零件比後來的7xi耐用
熟悉minolta的人都知道 台灣有个明昌是minolta維修大本營
當年的代理商超煌 維修都轉給明昌
明昌師傅說 很多老機 7xi 都故障了 7000i 還活跳跳
7000i 大概的問題就是那個右邊手把橡皮
因為老化會泛白變硬破損
還有7000i 當時的kit凈是35 ~ 105/ 3.5~4.5那一館
很多7000i 的kit鏡也許是市場因素還是代理商的因素
被閹割成 35 ~ 80/4 ~5.6
个人用的就是被淹掉的那一隻
所以未能使用到35 ~ 105/3.5 ~ 4.5有點遺憾
當然以現在規格來說
那種鏡頭沒有什麼 24 ~ 105/3.5 ~ 4.5是後來的alpha 7的kit鏡
但是總是有些事想去做哩
你有什麼需要請再PM
自從接手同事的7000i之後,有空就是爬文找資料,但是7000i的有關資料實在不多
今日在此遇到chenjohn兄,難得看到對7000i這麼詳細的評論,讓我對Minolta底片單眼的認識又更加一層
先向chenjohn兄至最大的敬意....



chenjohn19104 wrote:
3200i 一來不能打跳登
二來 燈源離鏡頭很近
容易拍出紅眼現象
其實當我看到3200i時,就覺得它的設計還可以再加強
不過畢竟是二十幾年前的產品,就覺得可以用就好
chenjohn19104 wrote:
基本上我對於7000i對焦性能我是很滿意的
它比起後來的7xi 甚至700si 對焦上
這一點我有體會到,我是全程用Minolta 70-210 F3.5-4.5拍這捲底片
之前在數位單眼使用長焦鏡的對焦經驗,鏡桶移動對焦的速度非常慢
但是用7000i,移動速度真的很快,對到焦的感覺好像是『急停跳投』,感覺真棒!
chenjohn19104 wrote:
還有7000i 當時的kit凈是35 ~ 105/ 3.5~4.5那一館
很多7000i 的kit鏡也許是市場因素還是代理商的因素
被閹割成 35 ~ 80/4 ~5.6
个人用的就是被淹掉的那一隻
我接手的裝備也是 35-80 F4-5.6(第一代,眼皮鏡)
不過光圈有出油現象,有點卡卡的,正在考慮要不要清?(800元)
chenjohn19104 wrote:
7000i 的電子零件比後來的7xi耐用
熟悉minolta的人都知道 台灣有个明昌是minolta維修大本營
當年的代理商超煌 維修都轉給明昌
想請教C大幾件事:
我的7000i觀景窗還蠻髒的,上面有灰塵及不明絲狀附著物,而且不夠明亮,有點泛黃的感覺
之前有在它站詢問過,有人回答清不清都沒有關係,並不會影響成像
只是我怕那不明的絲狀物是霉絲,這樣會影響相機嗎?
對於清相機及鏡頭,很多人都推薦老賴,因為比較專業,儀器及設備也比較齊全
但是以Minolta而言,明昌是否是更好的選擇?
PS:我是擔心清完後會影響成像,雖然70-210 F3.5-4.5前後鏡有幾朵霉絲,但目前拍出來的照片我都很滿意
最後這一點有點杞人憂天,我很喜歡這台7000i,有必要另外購入一台零件機嗎?
我怕以後沒零件維修,還是明昌那都有備用零件可以維修?
抱歉!問題多了一點,希望C大不要介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