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不在手邊,但是大概描述一下來由,有興趣在PM我,我會再找出是那一刊
簡單的說
LOMO是兩個外國的女子去旅行,但是旅行過程卻發現沒有帶相機
於是在路邊雜貨攤買了便宜的相機用
當然,便宜的相機拍出來的品質當然不好,過渡鮮豔,色調偏暗、雜訊一堆還出現不該出現的大暗角
那這麼糟糕的照片確認這兩位女子感到十分的驚奇,也非常喜歡這樣的成像
所以就開始投資以及推行這樣的風格相機
一開始市場並沒有給予很好的反應,但隨著藝術創作的發展
這種渡鮮豔,色調偏暗、雜訊一堆,大暗角的怪異成像,卻越來越引人注目
於是,LOMO風就這樣成為一股風潮
至於為什麼叫做LOMO,我忘記是相機廠牌有關還是怎樣…
回去查一查在來這邊補完好了
raguna wrote:
所謂的lomo風格.....我看算了,先不討論,我認為是沒有啦,我只能說他有邊角失光的效果 :)
所以有沒有所謂的『LOMO』咧?
我覺得就像現在有所謂「日系風格」之類的,他就是一種效果和風格吧~~統稱為LOMO
攝影本來就是一種創作,既然是創作就會有風格,而不是規範
我個人是認為,LOMO是一種風格,而不是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