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出自於"攝影無忌",轉用別人的討論, 不知道會不會被拖調........
(((以下為引用攝影無忌:原文由J.T.發表)))
--------------------------------------------------------------------------------
謝謝您!
還是想請教您一下您使用這些名鏡的心得。這些鏡頭和我們可以在市場上買到的NIKON、CANON的專業鏡頭比較,您認為優勢在哪裡呢?
我從您的片子至少看出了色彩和焦外要明顯好很多,我接觸照相機只有幾年的時間,無法看到更多的東西。
您能講解一下嗎?
--------------------------------------------------------------------------------
基本上我是玩盡了Leica,Contax和部分的Nikon,Canon..等機鏡才開始玩這些老鏡,
這些老鏡頭廣可以說做電影工業用的鏡頭是主業,生產135相機使用的鏡頭是副業,
以前常聽一些老一輩的師傅說,任何一顆電影工業使用的鏡頭都勝過135所使用的,
舉個例子,拿最多人做比較的Kinoptik 100mm F2.0 (K100) 與 Carl Zeiss Planar 100mm F2.0 (P100) 來說,很多P100的用家很高興說它與K100在MTF的測試上差不多,
我說K100與P100最大的差別可從解析度,明暗層次與立體感上去了解.
1.解析度.
K100所拍出的照片除了有極佳的細節與極微細節,更有著量十分豐富的超微細節.
用P100所拍出的照片除了有極佳的細節,少量的極微細節,它的超微細節十分少量的.
所以用K100所出的照片經放大你仍可以看到十分高密度的影像,
P100在這方面的表現仍不錯但沒像K100那樣可拍出今人印像深刻的高密度影像,
這和K100所選用較高價的鏡片與鏡片表面較高表面研磨精度的公差要求有關.
2.明暗層次.
鏡頭的明暗層次,亦即鏡頭本身的寬容度.
這方面毫無疑問是電影鏡的K100較佔優勢的,
這也和K100所選用較高價的鏡片與鏡片表面較高表面研磨精度的公差要求有關.
雖P100的表現也十分不錯,在135用同級別的鏡頭表現中除Leica外,少有敵手,
鏡頭寬容度的概念你可以這樣比較和理解,
首先它必需以正片做為測試依據.
拍攝時將相機架在三角架上,選定一同時具明暗光線變化的景並測出一正確的曝光值例1/125秒F5.6
此時保持光圈值F5.6不變,以1/125做基準,改變其快門值往上下增減各拍5張,總計11張,
亦F5.6 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1/4000
沖出後此時用15倍的放大鏡去檢視每一張不同嚗光值的正片,它的明部和暗的最大可辨範圍,
P100和K100的明暗層次在這方面的表現毫無疑問是電影鏡的K100是勝出的,
這也就是為何P100在一些極高反差的場合拍人像時,人物的肌膚會爆粒子而死白,
K100仍能保持相當溫潤綿密,這也是電影工業的基本要求,最大的寬容度而不死白,
在暗部的要求亦同,K100在弱光下拍人像時能比P100拍出較佳的眼睛瞳孔暗部細節.
如上所述
一顆鏡頭如能拍出較高密度的影像與較佳的明暗層次,
它的立體感自然就會比較好.
以上是個人的使用經驗,各位試想電影工業用的鏡頭是要投射在300寸到500寸的大銀幕上放映,它必需要高倍放大後還能保有最佳的顏色濃度,層次與札實的結像能力這樣你去看場電影才會是一種享受,反現135使用的並不需要那麼高的放大倍率,所以電影工業所使用的
鏡頭使用了大量的高價光學玻璃與全金屬的鏡胴,經改裝後使用在135的相機上使用,其優勢是相當明顯的.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現在日製的鏡頭中很多基本上是塑膠的或多或少大都使用了無鉛玻璃與成型樹栺鏡片,這一種的鏡片它在顏色與層次上必定沒辦法表現很好,另這一類鏡頭一發霉很多是無法拆洗的,直接報廢,這一點也是我無法接受的.
基本上我會使大量使用這些電影工業或軍規鏡頭拍照,總結只有一句話就是它表現好,是你花錢能買到最好的鏡頭.
先聊到這裡,以後有空再聊.
謝謝!
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