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新手]第一次買二手手動鏡

找到有實際使用經驗的P100/2與Kiniptik 100/2使用心得,提供給有興趣的大大參考。
以下文章出自於"攝影無忌",轉用別人的討論, 不知道會不會被拖調........

(((以下為引用攝影無忌:原文由J.T.發表)))

--------------------------------------------------------------------------------
謝謝您!
還是想請教您一下您使用這些名鏡的心得。這些鏡頭和我們可以在市場上買到的NIKON、CANON的專業鏡頭比較,您認為優勢在哪裡呢?
我從您的片子至少看出了色彩和焦外要明顯好很多,我接觸照相機只有幾年的時間,無法看到更多的東西。
您能講解一下嗎?
--------------------------------------------------------------------------------
基本上我是玩盡了Leica,Contax和部分的Nikon,Canon..等機鏡才開始玩這些老鏡,
這些老鏡頭廣可以說做電影工業用的鏡頭是主業,生產135相機使用的鏡頭是副業,
以前常聽一些老一輩的師傅說,任何一顆電影工業使用的鏡頭都勝過135所使用的,
舉個例子,拿最多人做比較的Kinoptik 100mm F2.0 (K100) 與 Carl Zeiss Planar 100mm F2.0 (P100) 來說,很多P100的用家很高興說它與K100在MTF的測試上差不多,
我說K100與P100最大的差別可從解析度,明暗層次與立體感上去了解.

1.解析度.
K100所拍出的照片除了有極佳的細節與極微細節,更有著量十分豐富的超微細節.
用P100所拍出的照片除了有極佳的細節,少量的極微細節,它的超微細節十分少量的.
所以用K100所出的照片經放大你仍可以看到十分高密度的影像,
P100在這方面的表現仍不錯但沒像K100那樣可拍出今人印像深刻的高密度影像,
這和K100所選用較高價的鏡片與鏡片表面較高表面研磨精度的公差要求有關.

2.明暗層次.
鏡頭的明暗層次,亦即鏡頭本身的寬容度.
這方面毫無疑問是電影鏡的K100較佔優勢的,
這也和K100所選用較高價的鏡片與鏡片表面較高表面研磨精度的公差要求有關.
雖P100的表現也十分不錯,在135用同級別的鏡頭表現中除Leica外,少有敵手,
鏡頭寬容度的概念你可以這樣比較和理解,
首先它必需以正片做為測試依據.
拍攝時將相機架在三角架上,選定一同時具明暗光線變化的景並測出一正確的曝光值例1/125秒F5.6
此時保持光圈值F5.6不變,以1/125做基準,改變其快門值往上下增減各拍5張,總計11張,
亦F5.6 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1/4000
沖出後此時用15倍的放大鏡去檢視每一張不同嚗光值的正片,它的明部和暗的最大可辨範圍,
P100和K100的明暗層次在這方面的表現毫無疑問是電影鏡的K100是勝出的,
這也就是為何P100在一些極高反差的場合拍人像時,人物的肌膚會爆粒子而死白,
K100仍能保持相當溫潤綿密,這也是電影工業的基本要求,最大的寬容度而不死白,
在暗部的要求亦同,K100在弱光下拍人像時能比P100拍出較佳的眼睛瞳孔暗部細節.

如上所述
一顆鏡頭如能拍出較高密度的影像與較佳的明暗層次,
它的立體感自然就會比較好.

以上是個人的使用經驗,各位試想電影工業用的鏡頭是要投射在300寸到500寸的大銀幕上放映,它必需要高倍放大後還能保有最佳的顏色濃度,層次與札實的結像能力這樣你去看場電影才會是一種享受,反現135使用的並不需要那麼高的放大倍率,所以電影工業所使用的
鏡頭使用了大量的高價光學玻璃與全金屬的鏡胴,經改裝後使用在135的相機上使用,其優勢是相當明顯的.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現在日製的鏡頭中很多基本上是塑膠的或多或少大都使用了無鉛玻璃與成型樹栺鏡片,這一種的鏡片它在顏色與層次上必定沒辦法表現很好,另這一類鏡頭一發霉很多是無法拆洗的,直接報廢,這一點也是我無法接受的.

基本上我會使大量使用這些電影工業或軍規鏡頭拍照,總結只有一句話就是它表現好,是你花錢能買到最好的鏡頭.

先聊到這裡,以後有空再聊.
謝謝!

J.T

照蔡司提供的圖表
ZF1,4/50的MTF其實不太好看
不過說來慚愧,我是看到Paper大的建議才去查的
因為我對於50mm用的很不順手,所以沒注意50mm的鏡頭

我是滿想Po比對圖的(不敢說PK)
不過白天要上班,晚上也沒啥可拍
加上我媽過來陪她到處晃,可能要過一陣子才會做比對圖

Kinoptik Apo100F2...啥米
有這種神鏡...果然是來去查查看

底片只買了RVP100x3,RDP100x2
畢竟要上班能拍的時間不多,還是省點花錢(最近被zf搞的預算吃緊)

ZF85初步感覺是光圈1.4真的銳了不少
而散景則是一樣的迷人,收光圈後的二線性也少了
我覺得全開時說不定不會輸85L全開太多,我看是覺得沒啥差
越來越愛這顆ZF85了

14-24mm,根據手札討論的MTF,把Zeiss給幹掉了
我覺得幹掉了也不吃驚,不過如果真的變焦能幹掉定焦鏡,那還真的滿強的
不過價錢應該差滿多的吧??對N家鏡頭不是很了解
Canon 5D 350D,CarlZeiss 21ZE MP50ZE http://www.flickr.com/photos/7870035@N02/
Kinoptik APO 100/2這裡看到的,
無忌的討論串http://forum.xitek.com/printthread.php?threadid=342724&pagenumber=3
共有23頁,加上圖很多,裡面提到的器材比較稀有,不容易吸收與瞭解,
幾乎都是沒有聽過的老鏡頭,很多都是大光圈,有自己的特色,
看一看只是多領略一點老鏡頭的味道,千萬不要中毒了。
老鏡頭跟新鏡頭,到底表現誰比較強,可能永遠也比不完。

因為我對於50mm用的很不順手,所以沒注意50mm的鏡頭

50mm不順手,N大你說有沒有可能因為APS片幅的關係,
很多討論都有提到定焦50mm使用機會不多,都冰在防潮箱裡面,好可惜呀!
偶是喜歡50mm的表現,很有規矩,不會給你亂來,就跟偶的個性一樣HaHa!
稍微說一下ZF50在全開F1.4的時候,銳利不如ZF85,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來,
Zeiss對ZF85比較偏心,做的比較好,所以你沒有買錯鏡頭囉!
ZF50最大問題,是大光圈在DSLR上的軟,反差低,縮小光圈就改善很多,
但是用底片的效果卻很驚訝,ZF50@F1.4的片子,軟軟的畫質與Zeiss的色彩搭配,
尤其是拍一些人文,有一種夢幻又迷人的呈現方式,
偶試過幾次,才發現Zeiss的鏡頭,不同光圈有不一樣個性。
ZF85用F1.4偶想也會有相同迷人的感受,
只是ZF85的散景太糊,F1.4全開,大概什麼也看不見了,
ZF50就沒有辦法把背景全部糊掉,除非是用近攝,才會全糊。

底片只買了RVP100x3,RDP100x2

底片這樣就夠了,很多時候,一卷一天是拍不玩的,
N大正片要如何觀賞,偶覺得正片的看片設備,也是不少的投資,搞的偶頭很痛...

不過價錢應該差滿多的吧??對N家鏡頭不是很了解

這支是G鏡,沒有光圈環,沒辦法用轉接到別的機身了,
以後N家的新鏡頭,可能都是G鏡為主了,N家自己的傳統老機身也不能用G鏡,
偶對新G鏡頭有點適應不良,還是以收齊手動的ZF為主。
14-24mm這支,上市可能要6萬左右。
這幾年新鏡頭的渡膜技術,尤其是廣角鏡頭,對幹太陽的本領有夠強,
而且可以保留前景暗部的細節,老鏡頭沒看過有這樣的表現。(也許有使用黑卡)
例如這張5D用17mm廣角,http://www.ellison.idv.tw/www/Gallery/2007/SixtyStone/06.jpg
上一次請N大幫忙測試ZF25對抗太陽,表現果然很強。

N大不是有一支L鏡,17-40mm的C家的當家廣角王,
這支可以PK ZF25,有去拍風景的時候,可以測試看看。
這樣N大最近可能會很忙了,好幾支都要PK,
什麼沒有空PK? 那貼圖來欣賞也可以。



我開始發對比文了,不過網路不太穩傳不上去,只傳了箱子跟附件的圖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400412&last=3595700
不過發在Nikon區好像怪怪的...

我昨天有去無忌看過
老鏡的散景真的都像油畫一樣,
以前有在別的地方看過軍用鏡頭的散景
我之前還以為那是軍用鏡頭的特色,現在才知道老鏡是如此

那個用5D的大大拍的真好啊,不過我對重口味比較吃不消
17-40L鍍膜已經壞了,想P也沒法P,不過照我使用的感覺,應該實力相當
然後17-40L勝在變焦,ZF25勝在近攝,抗耀光應該都是不錯的
不過,我用17-40L拍絕對得拉曲線,色散滿嚴重的那鏡頭,銳度也小輸ZF25
ZF25則調調銳度飽和跟相片風格,有時甚至只調銳化就直出了
不過考慮到17-40L是AF變焦又賣差不多價錢,也很優秀了

大大你又在勸敗我了
50mm的確是不太會用
像接在350D上的C/Y50還是不錯用
但接在350D上的ZF25=40mm已經不太習慣了
不過我非常喜歡P50那種凌亂的散景,真的很有個性

正片,應該只會買燈箱或幻燈機看吧
雖然不能自己掃只能給店家讓電腦掃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不過用底掃很好的掃進電腦裡也不失一種永久保存的方法
大大你又在勸敗我了
50mm的確是不太會用

偶哪有勸敗,偶只有一直說好,好,好鏡頭,最多加上一句,中毒了。
ZF50有兩支耶,一支有Macro,一支沒有,一樣50mm焦段想要買兩支,
所以偶把50mm Macro放到最後才考慮。
N大貼的((延續?傳承? CY&ZF Planar1,4/85 )),
標題取的真好,一定是毒文。

然後17-40L勝在變焦,ZF25勝在近攝,抗耀光應該都是不錯的

說到重點了,ZF25的近拍能力,只要聽到這句話,小朋友又不安分了,
你說這樣是不是勸敗,偶忍不住了...

正片,應該只會買燈箱或幻燈機看吧

偶也想要買燈箱,如果你有資料,請分享一下,
請包涵偶的懶惰。


燈箱容小弟來插嘴一下,如果在台北,可以到攝影怪兵器(楔石)買。
小弟前一陣子才買一個,總算不用趁著假日大白天對著窗戶外面看了。
我買的是 Medallight LP-400 型號,大概跟 A4 差不多大。
如果你買一般的正片蒐藏套,應該可以直接放上來看。
再大一點的燈箱,可能對我來說太貴了。
dearflight wrote:
我買的是 Medallight LP-400 型號,大概跟 A4 差不多大...(恕刪)

有空會去看看,有些燈箱的色溫不好,影響看片效果,不知道買燈箱還要注意什麼?
謝謝Dearflight大大的資料,很有幫助,
有空常來坐坐,不知道D大最喜歡的鏡頭是什麼?
可不可以分享一下...
通常好一點的燈箱式看片器都會標記色溫
一般燈箱的標準色溫是設定在5000K
最好是把看片放大器帶著當場試看
色溫外,挑光度均勻不閃爍
以前常見的日製HAKUBA,LPL品牌
品質穩定可以找找看
無線的無尾熊 現在又加了鏡面和藍牙 CONTAX 二機三鏡 CANON 一機三鏡
大家好,小弟每次上mobile01一定會看的就是攝影版的傳統相機區塊了。哈哈。
因為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數位相機。簡單先介紹一下我的器材,跟各位相比,應該是小巫見大巫。
Canon EOS30V + BP300
580EX
EF 50/1.8, 35/2, 28-105, 100/2
M42 Patacon 50/1.8 + 轉接環

Contax 167MT 加上把手
P50/1.7, D35/1.4

為甚麼會跨入蔡斯世界呢?其實都是太衝動了,哈哈。
一直聽說蔡斯畫質好,顏色飽和,尤其陰天拍起來不會這麼慘。
就一心想買蔡斯,只有在網路上看過別人分享的數位檔,連正片或照片就沒看過。
這樣就一腳踏入蔡斯,太衝動了對吧。

一開始只想買 50/1.7 轉接到 EOS 上面,後來又覺得麻煩,乾脆買機身。
至於 D35/1.4 呢?完全是敗家因子造成。
我很喜歡用 35的焦段,自從 EF35/2 買了以後,他的出勤機率最高。
那時候一心想要買 EF 35/1.4L,後來進了蔡斯以後,想說不可能買兩個 35/1.4 這樣會破產。
所以一時衝動買了 D35/1.4。老婆現在都還勸我賣掉買進 EF 35/1.4,因為是自動對焦鏡頭。

蔡斯買進之後,沒有太多時間拍照,所以其實還沒有真正見識蔡斯的威力呢!
昨天拿到一卷電影底片Kodak 250D 拍出來的,發現自己手動對焦的功力有待加強。
光源充足底下蠻銳利的,可是不充足開大光圈下,的確是差了一點。
不知道是大光圈畫質跟 5.6 的差異,還是自己對焦的問題。

最近的計畫是,如果哪一天要出國旅遊,應該會買進 24-105/F4L,賣出 28-105吧。
100/2買來幾乎沒拍過,賣出去價錢好像又不太好,蠻尷尬的。
Pantacon 50/1.8 幾乎跟新的一樣,也沒怎麼拍,因為我沒有換裂像對焦屏。
可能最近得想想如何精簡一下。
感謝dearflight及wa088大大對燈箱的心得分享
以前就想去楔石攝影怪兵器瞧瞧,下次去拍台北101時順便去逛逛

dearflight大大有D35
聽怪醫大的分析是35L比D35大光圈時要銳一點
35L是可以考慮的(以上發言絕對不是我想順手接收D35喔)

我本來上次去廣州想買EOS 30的
店家報1000RMB約台幣4360,我撿查過非常新不知道這價錢適不適合
或者有沒其他更好的機可以考慮
30V是比30多了眼控嗎?還是有其他不一樣的地方?
Canon 5D 350D,CarlZeiss 21ZE MP50ZE http://www.flickr.com/photos/7870035@N02/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