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分享】堅持底片作紀錄~ 穿越時空的間隙

其實我覺得禪師說的很客觀啊
原本都要玩過才能有體會當中的不同
底片的缺點只有便利性不及數位
若只是上網分享用什麼器材就沒差
若工作當然看哪種器材最能完成任務
若當你能發現顏色上底片與數位的不同之處時
你就知道目前片仍能存在的價值..
老的東西效果不必然差
有些鏡頭有低放射線
那是為了玻璃的透光度
對比以前含有重金屬的玻璃鏡片
目前所謂的環保鏡片
除了環保沒聽過比之前更好的說法
mp3之所以流行不是cd音質不好
黑膠唱盤被淘汰也不是大家買不起
拍照是樂趣..追求極緻的同時
能用夢幻的器材拍出想要的味道是享受

是這樣子說沒錯~

the thing is

數位的好處就是可以減少測試的浪費,因為底片(負片的話)你一定要洗出來照片才看得到成果 然後還要做調整 在洗一張 在作調整 在洗一張 好 調整好了 要洗多大的照片 再洗一次....

我不是說數位就一定怎樣 但起碼在這方面可以少砍很多樹是不可否認的~

如果以全人類拍照的需求量日漸擴增有增無減的現在,用這種角度來想或許也是不錯的嘍~

不管怎樣「環保」都還是值得每個人去重視的。
www.hsushengyuan.com
晶圓時代大多是集中生產, 環保人員只要突襲科學工業園區的特定幾個工廠就好了, 沖片時期環保人員要走遍全市上百家或上千家的照相行, 倒入的廢水都進入跟一般家裡一樣的排水溝, 一年都查不完啊!!!
希望這種的說法不只只是針對「媒材」

「銀鹽」也好,「數位」也好
只不過是紀錄時代過程下的過渡材料
我們也不知下一代媒材會發展成怎樣



重要的是–
看世界的那雙眼、那顆心

用來紀錄的不過是個「媒材」

攝影的最高境界:曾經我眼即我有

有人甚至是用「文字」去表達景象

「銀鹽」也好,「數位」也好
只不過是紀錄時代過程下的過渡材料

友善的小徐 wrote:
是這樣子說沒錯~

...(恕刪)


不過這樣來說,非數位反而環保
因為"不便利性"會阻礙浪費

其實怎樣的方式能讓自己獲得感動的記憶
就繼續吧
我覺得和宗教,政治一樣,怎麼討論的結果都還是各有堅持
其實數位也有不環保的 , 我話可能說大了

"不過這樣來說,非數位反而環保
因為"不便利性"會阻礙浪費"
但這種話實在是無法認同
老禪師 wrote:
數位元件半導體積體電路生產過程.所使用的化學原料都是高腐蝕性劇毒性的物質.造成的污染更是嚴重也是永久性的.....怎沒人注意到這些呢?RCA廢廠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了........


請問一下您們是認真的嗎????!! 蝕刻製版技術老早就工業化了~~~半導體??只不過小老弟罷了~@!!!!如果您們當真~!!!!!!!!!那麼現在就不該用電腦~~用螢幕~~上網路抱怨數位不環保~~~!!!!!
友善的小徐 wrote:
數位的好處就是可以減少測試的浪費,因為底片(負片的話)你一定要洗出來照片才看得到成果 然後還要做調整 在洗一張 在作調整 在洗一張 好 調整好了 要洗多大的照片 再洗一次......(恕刪)



數位的也不保證洗出來的照片和螢幕的一樣,而且數位拍得更多,恐怕洗的也更多,況且這是關於沖印店的問題,沖印店可以很環保也可以很不環保,跟什麼人去光顧根本無關。

環保的問題不如你我看的如此膚淺,真要談環保,最快也最簡單的就是家裡總電源關掉最實在,請問你關了沒。

不是不能談環保,只是環保不是無限上綱到任何事物上,否則連放個屁和呼吸都算污染空氣不環保。

拍照拍到底片和數位互相敵對、對立甚至仇視,更拿環保之名的大刀在互砍,真是可悲、可憐。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
不方便代表付出的代價需要更多
而價格上升了 自然需求就減少了

但話說回來
傳統攝影跟數位攝影 那個比較環保
從來也沒有客觀比較的數字出現
網路上的討論 常常到最後也只能變成各自表述

傳統vs數位的戰文
從七八年前數位相機開始普及時便存在了
比來比去不外乎就是那些解析度 色階 寬容度 環保 成本等等
說實在話
數位看不起傳統 或是 傳統看不起數位的網友
也從來沒少過

到現在 偶爾聽到這兩類的戰文
一笑帶過就好了 何必傷神呢..


好吧,樓層開這麼高,再丟一個議題好了

在藝術銷售市場,排除那些已經是大師級的人物
像是Andrew Gursky這種早期用銀鹽相紙,後期轉用數位出圖的指標性人物,怎麼賣都是很高價
一般初階交易市場,作品是銀鹽類的,銷售價格就硬是比數位輸出作品高上一截
你要說內容有差嗎? 沒有
你要說品質不好嗎? 也沒有
那你要怪那些收藏家歧視嗎?

此例只是凸顯一個問題,不就是偏好跟你不同而已
有需要這樣思考數位或傳統誰優誰劣嗎?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