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底片的解像力?

劍論山華 wrote:
曾看過以前的婚紗照可以放很大,感覺比現在的照片沖洗還細緻,
不知是否沖洗店的品質退步才造成底片成相細緻度降低?...(恕刪)



沖洗店的品質應該是不至於退步
照理說機器和相紙應該會越做越好

現在的婚紗大部分已經都轉數位了
都是直接拿數位相機的數位照片來洗成照片
影響數位相機畫質因素很多
最常見的就是如果數位相機畫素如果不夠 又硬放大
就會容易造成檔案不夠細緻

這種事情非常常見
不一定是婚紗業
戶外常常會有一些廣告看板或招牌
解析度不夠的照片硬要用成很大
不專業的結果也當然很慘
這種事情在台灣是常態

以前的婚紗照是用底片拍的
很多是拿120相機拍的
光學放大放相洗成照片 所以很細緻

不只是婚紗照而已
就連現在你用底片拍的拿去外面洗成照片
目前沖洗店也都是直接用底掃的數位檔來幫客人洗照片
幾乎沒有店家像早期那樣光學洗照片了
有也都是手工的 價格比較貴
henrie wrote:
重點不是到底有誰這樣做...而是你查到一個網頁上面有"適合掃描"的字眼,你卻拿這個東西當作彩負最佳化的證明,所以我才說你不了解媒材... 這樣很不專業耶


沒人說掃描是最佳方案吧 只是告訴你. 原廠說掃描ok的

能經過一次轉換耗損就搞定. 總是比經過兩次風險低些


henrie wrote:
回到原來的問題,掃描器的感光元件跟透鏡系統甚至伺服系統本來就沒有更新的版本
你拿一台1998年推出的掃描器掃出來的數位檔案來跟2011年設計的數位相機比本來就是很奇怪的事情
所以才會有人說"手放的彩負"才能看出彩負的解像實力...


要拿手放去比也ok阿. 我一開始也這麼說的 如果有人想比的話
後期失焦,這篇大蓋又要被鎖了...

剛剛去了趟好市多,富士X-TRA400底片還有賣的
旁邊還有一台兩千多元的900萬畫素底掃機(升級了?之前好像是500萬)

聽前輩說效果不是很好
但論價格來說真誘人啊,想買來試試,不行再退掉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後期失焦,這篇大蓋又...(恕刪)


個人是建議掃描自己來最好
如果以後都會繼續拍底片的話. 就花點錢買台掃描器
現在市面上比較找得到的EPSON V750或Microtek F1都可以考慮

掃描後調整. 流程上就跟RAW處理調整差不多意味
文包 wrote :
個人是建議掃描自己來最好
如果以後都會繼續拍底片的話. 就花點錢買台掃描器
現在市面上比較找得到的EPSON V750或Microtek F1都可以考慮
掃描後調整. 流程上就跟RAW處理調整差不多意味


無忌有到篇底掃文
大意是cool scan可以和偽鈔機(海德堡)很接近
但是家用底掃效率很慢
很想敗台精益來玩玩看
兩萬元不算小數目啊

X-Taiwan5566 wrote:
無忌有到篇底掃文大意...(恕刪)


我自己實際比較過的經驗. 掃描器整體系統解析力大約是

滾筒=高階平台 >= 鼓式(Imacon/Hasselblad) > Nikon coolscan/Minolta scandual > 一般平台式scanner(V750/F1)

就大約跟價格成正比


不過即使是一般平台. 也可以用片幅輕易補過設備等級不足的問題
例如6x6的片子用V750/F1掃
然後放在12x12". 還是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後期失焦,這篇大蓋又...(恕刪)

兩千多的還是別碰吧,之前買五千的大概是現在三四千的,"笑"果不錯
要嘛就多投資一些,三萬五萬下去,買個堪用等級以下的掃起來讓心情變差而已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小彭新城 wrote:
文包大大超級follow傳統版的
小弟感到好欣慰


講都講風景寫真,拍都拍長焦打妹。
相信我,銀鹽一定比你還長壽。
還能吵啊...

那下次丟個話題說傳統鏡頭的解像力不佳來好了...

真的是太莫名了

(拿RVP去沖洗...)
一直歪樓耶你們
回歸正題好嗎?

X-Taiwan5566 wrote:
當135,120底片,過到Canon EOS 5D一代
請問單就解像力而言,底片還有什麼優勢嗎?


答案是沒有
這樣你滿意了沒?
還有什麼要問的嗎?
我是Hiroyuki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