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來要去全彩沖片...阿發休息轉去玖華,傑克也說底片要調漲、如果俺還想拍的話可以先買些備用俺回說...幾年前說RVP 50要停產,俺當天就在博漢街掃了7-8K的貨迄今還囤在冰箱裡...只是拍攝次數越來越少、消化速度越來越慢...orz俺又突然懷念起E100VS了...存貨最少...嗚嗚嗚
怎麼吵起來的哩?其實類似的觀點我在五年前也想過要上高貴的數位全幅,還是要選價格跌到谷底的底片系統?當時底片器材真得很沒價,CONTAX G一機三鏡不過兩三萬吧現在呢?EVIL出來後,玩轉接老鏡的人多了起來那些本來沒啥人要的鏡頭,突然間身價就一直不斷飛漲也連帶底片機身也一起漲...以當時的售價來看,確實相當超值啊幾乎等於「入門DSLR」or「底片機皇+鏡皇」的抉擇現在底片即將沒得玩了,只會越來越貴,貴到最後還是支撐不下去,就會收攤了但底片器材卻沒有相對得便宜,價格還是撐在那裏想道不久的將來這些器材都會變成純擺飾,卻還高掛著鳥價格真的要考慮很久才能敗,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老器材比五年前貴了2~3倍有)我絕對相信手上的相機既然可以跨越30年來到我手上,一定也可以繼續再拍30年但我想得沒那麼遠,底片市場能讓我再玩個五年我就會謝天謝地了即使底片能冰凍,那麼沖片店呢?自己沖嗎?藥水還買的到嗎?不過以最單純的立場去想能參與一段歷史的謝幕,也是我的榮幸只要還能負擔得起,我就會繼續玩下去老鏡頭貴?再等等吧,我就不信芭樂價還能撐多久再怎麼說,EVIL般的小巧全幅單反數位除了更肥大一點的萊卡數位M機(不過那是RF)我想數位再這塊領域依舊是個空缺M4/3已經進入成熟期沒錯,但那畢竟不是單反,也不是全幅總覺得還只是個過渡性的技術,當今的DSLR還是無法將小型化的產品商品化(如胎死腹中的E-FILM)所以,要好好珍惜輕巧的SLR啊,幾年內就算出了微型化的DSLR售價一定也是很不親民,我的計劃是,把底片拍到玩不下去,再轉回數位我相信到了那個年代(希望可以是多年後,而不是三年內)數位的技術一定會有更好的突破,而不再是東改西改的小改款、或是新製程實驗版若提到感性面的,拍照,我個人是不太講求成本的只要能負擔,貴點又怎樣?重點是享受當下的時光吧精緻的精屬機身,精密的齒輪、發條、推桿、撥桿等等這哪是當下以利益為最高宗旨的市場所能輕易取代的呢?當然,如果今天我是打算靠這行吃飯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數位但我不是,我很慶幸能如此的享受底片、享受慢活光是把老相機拿在手上摸摸看看,就會覺得好幸福了我更喜愛拍完照後把它擦乾淨,然後在最醒目的客廳展示架上當作賞心悅目的工藝品操作起來更不用說了撥動過片桿的觸感、轉動光圈環時的俐落隔段還有對焦環的阻尼、以及按下快門時的輕脆機械聲這些都是我在現代機種上找尋不到的感觸何況那絕響的自拍發條聲呢?當然,數位時代還是可以仿古、復古但畢竟那個美好年代已經走過了再怎麼去仿,終究還是仿的在這年頭,最寶貴的就是你不但可以喜愛復古,還依然有機會可以直接反骨我就是喜愛古早味,所以喜愛O家的M4/3機種但是仿來仿去,貼皮、裝皮座、裝皮肩帶、復古遮光罩到最後直接轉接上了老鏡,讓看到的人都懷疑我拿的是底片機有一天我悟道了,趁底片還有得玩,我決定一股腦反骨到底哪怕只能再玩不到五年,也算是親身參與了一段重要的歷史畢竟用數位機轉接老鏡,還是以很多操作上的不方便既然老鏡都玩了,沒入手一台老機身來“解放”老鏡頭哪行呢?復古了半天的我,老機實際拿在手上那爽快感立刻讓我把復古數位機給拋到腦後不再有繁瑣的數位選單,一切只剩下最單純的機械結構與一個老式測光表一捲36張不夠拍嗎?底片成本太貴?正也是如此,我重拾底片的部分原因就是強迫自己“尊重快門”多去想,多用心去感覺,並細心的去操作突然間,我覺得36張可以拍的比想像還要久過去一個主題我用數位拍,平均可拍上3~4張以上一天下來上百張的照片是家常便飯的但回到家後,東檢西揀,真正令自己感動的照片卻相當少或是一大堆曝光不足、失焦的廢棄照片因為數位太方便,所以我便習慣省略思考先拍再說,不夠亮暗就再調整,下一張還是不足就再調整也就是重復失敗的實在太多,瞎拍到3張後才有張滿意的底片就不一樣了,我其實以沒有真的想去省錢依然是想拍啥就拍啥,只是拍攝的當下我會更仔細的去操作調控一張即決,至多兩張,是我現在的習慣發現沖掃出來的照片,成功率也不低其實啊,成果對我來說,只是個意外驚喜拍攝的過程,才是我最放鬆享受的能與年紀比我還要大的器材一同出遊有種與年長者交流的愉悅感感覺很睿智、很可靠我是個很注重感性面的人所以相當厭惡過於理性的主流市場感性的市場之於當下,卻又顯得太過高擋/高價(如萊卡M、富士X-PRO1、理光GRX)且味道始終差了老機一點,畢竟享受了數位的科技便利,必然也會同時失去一些東西唉,拍個底片需要給自己找那麼多理由說服自己嗎?又或者需要講那麼多理由去說服他人認同嗎?沒必要吧?享受當下,即時行樂這就是我與底片機的生活寫照或許,玩一陣子也會使想學沖片吧我玩底片的另一個感受心得是要懂得放慢腳步,學習去等待把一半的成功交託給直得你信賴的店家得失心不要看得太重,一切隨緣就好柯達的知名廣告詞「you push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您只需按下按鈕,剩下的交由我們來做)正是一種態度的表徵,在這時代,這種人與人的誠信互動已經很脆弱了我也在重拾底片的初期,遇到了不負責任的店家但也讓我體驗到了底片族群的溫暖短短幾天就蓋了棟大樓,好多前輩給了我建議與方向很快的我就找到了適當的合作店家疑難雜症也逐一的找到了管到解決與同樣熱愛底片的人相識,是很愉快的事情不問器材,只有不斷的用照片來分享生活很輕鬆、很自在~享受底片、享受慢活~我只希望,我未來的回憶,能留有膠片的感動,所以我選擇立刻行動而不是一輩子追求復古,卻連“古”的本質一點都不懂到時,連想體驗膠片的機會都沒有了,只能當個老器材收藏家吧縱使擺滿了滿屋子的老器材,終究只是個擺飾與那段歷史還是有著相當大的隔閡這絕對會成為遺憾的現在6歲的孩子,已經會告訴你數位機身翻轉螢幕的妙用了可見數位時代對於攝影普及的推展有多大的功效雖然談不上傳承,但我覺得若是也能把這感覺留在她的腦海裡也算是成功的讓她體驗了一堂短暫的歷史課吧(還沒機會送洗,期待她拍的成果)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在這年頭,最寶貴的就是你不但可以喜愛復古,還依然有機會可以直接反骨我就是喜愛古早味,所以喜愛O家的M4/3機種但是仿來仿去,貼皮、裝皮座、裝皮肩帶、復古遮光罩到最後直接轉接上了老鏡,讓看到的人都懷疑我拿的是底片機 相信我,OM-4Ti才能顯出您Olympus的復古風啊......
哈哈...E100VS/E100G整冰箱,大番薯在說我嗎?漲價其實聽滿久了,上次去永佳,老闆就把代理商說7/1要漲價的通知秀給我看。不論是屯Kodak正片或Fuji正負片,甚至還從國外訂很多Reala ACE其實我很單純的是想存起來,慢慢幫我即將出生的女兒拍照至於能拍到她幾歲,就拍到幾歲吧確實覺得屯了這麼多底片很瘋狂....但是,我希望能幫女兒在不同階段,能夠親手把底片放相出來對我的意義是無價的!就像前陣子母親節,我用E100G拍我老媽跟姪女然後手工放Ciba三張 12 x 10成本驚人!但是,真的很值得。總之,不想太多,拍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