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小彭新城 wrote:
有了這張圖


"這樣子懂了嘛?"


都說了是不成文的規定咩~
相信我,銀鹽一定比你還長壽。

CAT1015 wrote:
都說了是不成文的規定...(恕刪)


再教你一個小常識

" Brandon Wang 提到...
其實120mm規格這麼多的原因,不外乎與135mm我們在洗照片時候可以洗的大小有4*6 6*8 8*10 10*12 的原因是一樣的,主要就是看使用者的需求,只不過120mm可以選的底片規格更多了,當然這就是更多藝術工作者與國防用途上的最佳首選,而不必屈就於135mm 36mm*24mm的比例。 "





這樣子懂了嘛!?
怎麼我印象中135/120是KODAK底片開發的編號??

135mm/120mm....我真的沒聽過

小彭新城 wrote:
再教你一個小常識

" Brandon Wang 提到...
其實120mm規格這麼多的原因,不外乎與135mm我們在洗照片時候可以洗的大小有4*6 6*8 8*10 10*12 的原因是一樣的,主要就是看使用者的需求,只不過120mm可以選的底片規格更多了,當然這就是更多藝術工作者與國防用途上的最佳首選,而不必屈就於135mm 36mm*24mm的比例。 "




這樣子懂了嘛!?



引述Brandon的攝影日誌
http://ligallery.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html
在順光拍攝情形下,還要分為兩類,一類就是單純拍景物,另一類就是有拍攝人+景。如果只是單純拍景物的話,幾乎任何相機都可以獲得滿意的照片,但是如果是單眼的愛好者,可以選用"評價測光"來達到完美的境界

不成文的規定喔~
相信我,銀鹽一定比你還長壽。
XTR-tang wrote:
DSLR有便宜嗎?新...(恕刪)


如果不追求器材,只是記錄日常生活,DSLR便宜多了,更不用說一般的小DC

我從以前很省著拍底片,一個月拍一兩捲,一捲總要個兩三百吧

現在用的是6000塊買來的400D+18-55Kit,換算成底片,就算一卷底片成本加沖加掃200,也只夠拍30捲

而且底片機就算永遠不壞,拍再多成本都是一樣的。數位呢?就算拍一兩萬張機器壞掉,攤下來一張成本多少..在這方面數位確實是勝出的,除非買來都只是放著,那又是另個層面的問題了。

別忘了除了追求器材和大作的人之外,更多人拍照的動機都很單純的。選擇數位並不奇怪,拍底片也沒有比較厲害或比較有品味,兩邊都沒必要嫌對方不懂去抬高自己的地位。 我到現在還是數位和底片都用,看情況而定。
k.k2001 wrote:
引述Brandon的攝影日誌
http://ligallery.blogspot.com/2008/10/35mm135mm120mm.html
早期主要還是為了區分35mm(電影膠卷)與35mm(相機膠卷),所以不成文的規定把35mm相機統稱為135mm,不過現今普羅大眾已分不清35mm與135mm了,也不會有人去care這差異,因為相機規格的名稱差異,其實從正名過,因為一切都是不成文規定
這 Brandon 是哪位?
文章的水準跟「LC-A 是間諜相機」差不多

Turritella wrote:
我從以前很省著拍底片,一個月拍一兩捲,一捲總要個兩三百吧
從這句話就知道你要不是在唬爛,就是從前被當成冤大頭坑殺
別告訴我你以前拍的是正片;我不相信拍過正片的人會屈就於 400D + 18-55mm kit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dormcat wrote:
從這句話就知道你要不是在唬爛,就是從前被當成冤大頭坑殺
別告訴我你以前拍的是正片;我不相信拍過正片的人會屈就於 400D + 18-55mm kit(恕刪)


雖然我知道您是回給另一個網友的,不過忍不住想回一下。
我真的不知道台灣拍底片的成本到底多低(以前在台灣時,對攝影沒興趣)
不過我現在人在歐洲,買一卷底片最少五歐,洗+底掃十五歐,所以一卷拍完成本等於二十歐(八百多台幣)
我相信台灣便宜很多,可是以那位網友提兩百多塊,等於歐洲的1/4,感覺還蠻像那麼一回事的呀...@_@

我自己開始拍底片之後,也拍過正片,不過數位機也只是用入門的500D。
平常一些日常照片,像拍拍自己做飯的成果或者餐廳外食之類的照片,都還是用數位機比較多。
拍底片成本太高,寫日誌用的照片如果都用底片,真的是太傷本。
這篇還挺有趣的
來簽到一下好了
看到不少莫名其妙又有趣的論點

底片解析度老早就輸給數位了
前面有人貼什麼135底片等同一千萬畫素、四千萬畫素之類的根本就是想太多
即便真的有這樣的理想值
一個拍不好或是店家處理不當,大概就毀了(還沒提到鏡頭好壞)
什麼色彩、色階連續性之類的
數位化一掃瞄不就跟數位相機一樣?

那幹嘛要拍底片?
就是一個「爽」字
一堆很有操作樂趣的老相機,還是得裝底片啊
我是Hiroyuki
dormcat wrote:
從這句話就知道你要不是在唬爛,就是從前被當成冤大頭坑殺
別告訴我你以前拍的是正片;我不相信拍過正片的人會屈就於 400D + 18-55mm kit



所以我才問他是不是住在國外........


anchusa wrote:
雖然我知道您是回給另...(恕刪)


您在國外 拍底片真的傷本 用數位當然是大大勝出
在台灣說拍底片貴的人 都是沒啥在接觸 或者在邊緣玩玩 都被坑的人
那位朋友說拍一卷兩三百 不知道有沒有算沖洗費在裡面
而且還是"以前"....
台灣底片最便宜的可以買到一卷將近50塊(而且是很有品質的大眾底片 不是爛底片)
像我自己去的沖洗店 沖掃一次99

當然玩到後面 會想嘗試很多比較貴的底片 沖掃費基本上是不變的
那可能會花到兩三百一卷沒錯(含沖掃)

如果說長久下來 或許花得不輸數位
但是至少底片要入門 金錢門檻低很多..
而且不同的底片價位不同 得到的畫面也有所差別
但是數位 一台用久了 哪天需要有甚麼改變(不是後製可以滿足的)
又是花好幾萬換機身了......

hiroyuki2243 wrote:
底片解析度老早就輸給數位了
前面有人貼什麼135底片等同一千萬畫素、四千萬畫素之類的根本就是想太多


沒錯
而且做這些評測
通常都是用最好的鏡頭...然後機身上腳架 鏡頭也上腳架
之後在機身上放很多重物 達到接近完全穩定
來做評測...

實際上135底片拍拍 能掃成600萬 看起來滿意就不錯了...

如果真的是在意解析度的人 我想也不會選擇底片吧

dormcat wrote:
從這句話就知道你要不是在唬爛,就是從前被當成冤大頭坑殺
別告訴我你以前拍的是正片;我不相信拍過正片的人會屈就於 400D + 18-55mm kit


這句話真是太武斷了,我朋友的爸爸曾經拍過一段時間的四五機、家中萊卡收藏的也不少,現在是數位小DC的愛用者。底片機都放在防潮櫃了(當然我正在努力說服伯父借我玩中.....)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