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無二的暗房大師們(一)--------尤金.史密斯 W.Eugene Smith
尤金史密斯:
14歲就開始了攝影生涯啟蒙階段,在高二時更開始為他所居住的堪薩斯州的沙盆區(Dust Bowl),拍攝沙塵暴的照片並刊登在當地的報紙.
他曾三進三出生活(Life)雜誌,也曾經是馬格蘭集團的一員,他拍過許多令人動容的報導事件,有人盛讚他是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者,也有人批評他是個不客觀的報導攝影者.
但這些對他的褒與貶留給那些熱愛搞藝術評論的人去說吧!!(那麼會說就自己去多拍照,也讓人評論一下吧!)
我只對他獨家的暗房技巧與暗房態度深感興趣------
1.他拍照時,常常是背5台相機5個不同焦段的鏡頭,想用那個焦段拍照就直接拿起那台相機來拍.我們現在會說:會不會太誇張了,用隻zoom鏡頭就好啦,幹什麼要這麼累??如他所說那種年代Biogen 35mm f/4,就是光圈最大的廣角鏡了, 還ZOOM鏡頭咧!!
2.他只用一種底片 ”Tri-X”
3.他沖片時,是一個鋼軸同時將2卷底片,片基面對片基面(藥膜面對藥膜面那就Game Over了)一起捲入鋼軸內來沖,所以4個鋼軸就能夠捲上8卷底片(後來很多報社暗房也都這樣做,這樣才節省時間).
4.他用D-76為主要顯影劑, 但是他的比例卻是2份D-76原液配上1份水,跟我們平常 用1:1或原液是不一樣!!並且他會加入少許的用過的D-76,然後顯影10-12分鐘,更誇張的是他會加入比正常配方多出10倍的硼酸鈉 (就是硼砂,這是顯影劑裡的顯影促進劑)這樣的比例與配方都是可能因應他的卷片方式,畢竟原本正常的藥水量是給4捲用,現在增加一倍的底片面積損耗藥水效能,所以他改變那些正常方式來配合他的沖片習慣!
5.放相時,他會用湯匙來做加減光之擋光工具(這會不會太粗了, 呵呵)!
6.他討厭那種有很銳利的影像,那些粒粒都很結實的銀粒子在相紙上出現,所以他放相時回拿一隻像烤肉架那種上下兩隻可以夾的那種大小的網,不過他是用如紗窗網大小的網目,來破壞那個銀粒子,大概是25%-50%的時間.
說白一點就是假設他要在照片上曝光20秒,他就先正常曝光10秒,然後把那網子拿到鏡頭下再曝10秒,這樣的照片我們可稱為鏡後柔焦效果(這我也偶爾會用在洗婚紗照).
7.他會使用赤血鹽(鐵氰化鉀)去漂白任何他在放相中無法做到完美的擋光區域!這是件苦差事,如果你真的試過,你就會知道漂白真的是超高難度技巧.他曾為做一張照片花了5天5夜!!!(啥!!這麼難做的照片我一定會放棄,然後把底片剪爛洩恨!就是"史懷哲醫生"的刊頭照---註一)
8.也因為他很多照片的製作難度極高(或因原底片遺失),所以他有很多照片在完成後,則是使用大型底片重新拷貝複製,這樣在後來想再重新放大照片時能減少許多困難.(不然又有人買了史懷哲醫生10張,不就要洗50天50夜 !!就算是史密斯這麼頑固的人,大概都瘋了!)
以上大抵是他比較屬於史密斯式的拍攝與暗房的獨特風格技巧,我們當然無需完全去模仿這樣的方式.但是或許我們可以在他的這些方法中,發現一些我們未能去嘗試的暗房樂趣(或苦修).
史密斯如何作出一張成功的照片? 他說"我的配方就是一般的化學藥劑 ,一架普通的放大機, 爵士樂,一瓶蘇格蘭威士忌,和頑固!!
頑固的史密斯才能說出底下的話來 -----
There's nothing in photography i hate worse than the discipline of the darkroom, and yet i have spent all these years printing. The reason is very simple. I want the damn pictures to say what i want them to say.
(在攝影工作中我最痛恨的莫過於暗房紀律;而我卻花了這麼多時間在放相上面,理由非常簡單,我就是要這些該死的照片,說出我想要它們說的東西!)
要玩暗房,把這句話放在心中,寫在暗房的門口,然後練出這種氣魄去征服你那些該死的底片吧!!玩暗房不只要有技術還要有態度!!!
註1--做了5天5夜的"史懷哲醫生”
http://images.google.com.tw/imgres?imgurl=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thumb/4/4d/WEugeneSmith.jpg/250px-WEugeneSmith.jpg&imgref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W._Eugene_Smith&h=326&w=250&sz=32&hl=zh-TW&start=57&um=1&usg=__MuDNfAYsdWtm_pwc98TqKPyjGzQ=&tbnid=UQzaRzVOtNML1M:&tbnh=118&tbnw=90&prev=/images%3Fq%3DW.EUGENE%2BSMITH%26start%3D40%26ndsp%3D20%26um%3D1%26complete%3D1%26hl%3Dzh-TW%26rls%3DGFRB,GFRB:2007-27,GFRB:zh-TW%26sa%3DN
註2.馬格蘭官網上的史密斯介紹 http://www.magnumphotos.com/archive/C.aspx?VP=XSpecific_MAG.PhotographerDetail_VPage&l1=0&pid=2K7O3R139C2T&nm=W.%20Eugene%20Smith
註3.參考書目
A.DARKROOM----LUSTRUM PRESS (中文版稱為當代攝影名家暗房技巧,中文的圖片印的不好)
B.W.Eugene Smith --His photographs and notes
C.LET TRUTH BE THE PREJUDICE--W.EUGENE SMITH:his life and photographs
拉夫.吉伯遜的照片特色是一種極端高反差,並且粗粒子.大面積的極黑與極白(應該說死黑與死白),畫面中的主題都遭到局部的裁切,彷彿他所拍的人,事,物都呈現為一種象徵性的符號,考驗著每個人都去玩他的影像完形心理學!http://www.ralphgibson.com/
他解釋他的影像也是玄之又玄,”我在照片中致力於類似的表現,我管它叫---視覺的泛音!”
啥??? 你沒看錯,他拿的是吉他合弦的合音方式來解釋照片!夭壽咧,我哪知道吉他的泛音是啥感覺啊!!??
所以有人說拉夫.吉伯遜是個幸運兒,因為他當過桃樂西亞.蘭姬(Dorothea Lange註1)與羅伯.法蘭克(Robert Frank註2)的助手才大紅大紫-!--------說這話的是尤金.史密斯, 呵呵!連大攝影家都吃他醋.
但這裡還是不去評論他照片中的種種理論.
他的暗房技巧當然不是我們這種,原本從練習ZONE SYSTEM入門暗房基礎的人所能馬上理解的. 甚至於他的方式是直接推翻那種追求細膩階調的暗房方式!
他的拍攝,沖片與放大技巧:
1.只用徠卡M3外加50mm鏡頭.
2.曝光都是過曝over2格來拍.
3.底片只用柯達TRI-X.
4.顯影液-愛克發Rodinal , 稀釋比例1:25,並增感PUSH 2格來沖.
5.放大機徠卡1C , 放大機鏡頭EL-NIKKOR 50MM.(這2個東西我都有,真是給它銳利如刀的放大工具).
6.相紙 - 愛克發Brvira 4號或5號相紙.
7.展覽放大尺寸 11*14或16*20.
怕了吧!!OVER 2格拍加上PUSH 2格沖那種底片真是濃到到快不透光了!
有暗房放大經驗的朋友,看了他的拍沖放的習慣,就知道那種反差有多大!!那是大到看了都會戳傷眼睛的!!但是又有著極度迷人特殊質感!
他的暗房工作自述中:
"我花在暗房裡的大量時間,影響了我在決定拍照那一刻的動觀察力."
"我不理照相機該如何看事物,我要它看到我看東西的方式!"
"我喜歡把我的相片想成它們具有自己的光,我要它們能夠放射出光,而非只是反射光線."
他的那些高反差又非常超現實的表現技法,我總是想讓我的學員們都去試試看的,暗房誰規定非得中規中矩的!
註1.Dorothea Lange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rothea_Lange
註2.Robert Frank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Frank
參考書目
1.當代攝影新銳 雄獅美術出版
2.DARKROOM
3.TROPISM by Ralph Gibson
4.The Somnabulist
暗房裡沒有不可能
只有自己無能
http://tw.myblog.yahoo.com/daguerrelab-maxchen/
Jan Saudek的作品說實話應該屬於18禁的那一類.
他的攝影集跟荒木經惟一樣,每次到海關都會被扣下來,然後收押個幾本(這是根據古瓏驊書店王老大的說法.)
所以想點入看他的作品前,請先確定滿18歲 (那個容易流鼻血者也別點!)
http://images.google.com.tw/images?sourceid=navclient&hl=zh-TW&ie=UTF-8&rls=GFRB,GFRB:2007-27,GFRB:zh-TW&q=Jan+Saudek&um=1&sa=X&oi=image_result_group&resnum=1&ct=title
http://saudek.hit.bg/
點進去看了沒.....................怕了吧!?
其他中英文討論他的網站多如牛毛,請大家自行搜尋!
最近還有一部關於他的電影, 有興趣者請去觀看吧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828/4/14x8u.html
(最進好像開始流行拍攝影家的傳記電影,DIANE ARBUS 今年也上映過,只是找妮可基曼演 亂不像的)
回來說Jan Saudek的作品吧,你看到的照片大都是在他家的地下室所拍攝完成的,
畫面中常出現一扇窗, 那當然是他搭的景!
他的照片幾乎都充斥著裸體 ,或性愛姿勢,而讓那種肉慾幻想達到極致的,
無疑的是他那將黑白照片以手工上色的絕妙技巧了!
手工上色這種技術,其實早在19世紀末就已經開始了,
那種不知彩色底片為何物的年代,就有很多攝影者想將黑白照片彩繪成有色的照片,
如果家裡的爺爺奶奶有年輕時的照片,說不定你能在裡面發現有幾張.
說回Jan Saudek的技法, 他都是將整張照片全張或局部大面積,以染成淡咖啡或淡金黃色或藍色做為底色,
然後再以油彩, 水彩, 色鉛筆, 局部的一筆一筆上色.
他的彩繪手法讓他的照片如一些評論者所形容:"低級品味 俗豔做作"但有時又帶著一種黑色幽默 ,
如果你真正看過他幾本"限量"發行的攝影集,你可以發現他的繪畫功力並不拙劣,
這樣的去彩繪他的照片是他很刻意的手法 ,
是非常露骨想去表現出"那種男性的性幻想,充滿苦悶,和尋求解脫的衝動"!!!
看他的網站並不過癮,要看到他的幾本攝影集,如下面這本:
http://www.ewgbooks.com.tw/0001推薦書專區/007攝影纇/01A人物攝影/01A人物書籍圖檔/01名家/051-100/079-01%20Jan%20Saudek%20Monogaph.jpg
這書我有但恕不借閱!!!初版絕版後亞馬遜居然賣到400美金以上!(古瓏驊6年前賣我賣6000多,我就快翻臉了!)
你還可看到他手繪的插圖與手寫的散文(這散文有鹹濕的意含,不過他是寫捷克文, 更可愛的是他還多畫一本英文版的插畫與散文,是隨書附贈的.)
好了 ,你應該會問黑白照片怎上色 , 任何的油彩 ,水彩, 色鉛筆甚至於蠟筆都行,只是一般市面上賣的這些繪畫材料,並不是針對相紙來設計的,所以有專為照片上色的所設計的無酸彩繪原料.
http://www.reuels.com/reuels/Marshalls_Photo_Retouch_Photo_Tinting_Sets.html
Marshall這家有專為Photo retouch出產很多相關產品(我修點黑白與彩色照片都靠它).
雖然數位當道,要抽色要上色,電腦繪圖都嘛可以做到 ,
但是手工上色的筆觸與特殊氛圍,那是數位遠遠作不到的 ,
尤其使用如美術紙般的黑白相紙或自製相紙上,那更是無與倫比的特殊美感 !
暗房裡沒有不可能
只有自己無能
http://tw.myblog.yahoo.com/daguerrelab-maxchen/
藤井秀樹是日本頗負盛名的商業廣告人像攝影師,
看看他的資歷就知道,
2002年的頭銜就夠猛了,如下:
--日本寫真藝術專門學校 校長
日本廣告寫真家協會會長
日本寫真家協會 理事
-------
但這不討論他的資歷啦
http://www.authority.ne.jp/fujii/index.asp
http://ambition-photogallery.com/profile.php?id=77
點進去看他的GALLERY,
他的重要作品除商業廣告,
他曾大量的使用感光乳劑塗怖在許多材料上,
以手工塗抹或噴槍或刷子,創造出屬於自己風格的各類感光相紙(應統稱感光材料)!
如大理石 ,木板 ,宣紙(或和紙),或各類具特殊紋路的美術紙,以及胎紋明顯的粗胚布 .
最後再以手工上色的方法,去作出那種日本唯美派的作品.
如這張有名的花帽子http://ambition-photogallery.com/gallery.php?id=77&theme_no=1&gallery_id=2224
感光乳劑現階段還是有很多廠家在做,
最大廠牌當然是富士了---富士黒白写真乳剤(Art Emulsion)
http://fujifilm.jp/personal/film/monochrome/paper.html
其他歐美廠家如:
祿徠--Rollei Black Magic Liquid Emulsion - High Contrast
http://www.freestylephoto.biz/pdf/Rollei_Black_Magic.pdf
肯特相紙--Kentmere Variable Contrast Liquid Emulsion
http://www.freestylephoto.biz/pdf/Kentmere%20VC%20Emulsion.pdf
Kentmere Fixed Grade Liquid Emulsion
http://www.freestylephoto.biz/pdf/Kentmere%20Fixed%20Grade%20Instruction.pdf
Rockland Colloid Liquid Light VC (Variable Contrast)
Formulary Printing-Out Paper / Salt Process Powder Kit
以上這些感光乳劑去哪買
哈 哈 大概離開台灣以外的已開發國家都能買到(台灣真是器材的天堂,攝影的沙漠!!!連個底片都很難買了,還買感光乳劑咧!)
這個好網站一定能買到:
http://www.freestylephoto.biz/sc_search.php?rfnp=10&q=Emulsion&rfnc=108&
這網站不只賣你很多感光材料 , 底片,相紙, 感光乳劑 , 還編寫了一大堆的特性資料與使用方法.
B&H也有賣http://www.bhphotovideo.com/bnh/controller/home?ci=0& shs=Liquid+Emulsion&sb=ps&pn=1&sq=desc&InitialSearch=yes&O=jsp%2FRootPage.jsp&A=search&Q=*&bhs=t&Go.x=24&Go.y=18
怕買不到相紙嗎 ,去買些感光乳劑來用吧 ,連相紙都能自製 , 那個作品才能真正獨一無二!
因為你絕不可能用手塗抹出一模一樣的2張相紙, 單單是乳劑紋路肌理都不一樣了!
好久沒摸這東西,寫了這篇突然好想閉關來去塗個2張,幫兒子洗個獨一無二的照片! Very Happy
暗房裡沒有不可能
只有自己無能
http://tw.myblog.yahoo.com/daguerrelab-maxchen/
畫壇有以夢境超現實的畫風著名的大師..薩爾瓦多.·達利 Salvador Dali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lvador_Dal%C3%AD
http://images.google.com.tw/images?sourceid=navclient&hl=zh-TW&ie=UTF-8&rls=GFRB,GFRB:2007-27,GFRB:zh-TW&q=Salvador+Dali&um=1&sa=X&oi=image_result_group&resnum=4&ct=title
那攝影界的超現實的夢境暗房大師就非”傑利.休斯曼 Jerry N. Uelsmann ”莫屬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Jerry_Uelsmann
http://images.google.com.tw/images?sourceid=navclient&hl=zh-TW&ie=UTF-8&rls=GFRB,GFRB:2007-27,GFRB:zh-TW&q=jerry+uelsmann&um=1&sa=X&oi=image_result_group&resnum=1&ct=title
http://www.uelsmann.net/
他暗房的技法說穿了,就是暗房的蒙太奇,以多重影像有正相,負相或局部中途曝光去重疊放大於同一畫面,創作出一種無於倫比的虛構幻象!!
或許會photoshop的朋友,看到這些照片會覺得這有啥了不起,” 我大概10分鐘就能疊影完成”但你真的有拍過那麼多的照片,足以讓你疊的出那麼多,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魔幻影像嗎?
他的這些照片都是在1960年代到70年代所開始創作的, 即使時至今日他還是以傳統暗房在作創作.
他的暗房技法是出神入化的, 好到連安瑟亞當斯都想請他去他的亞當斯工作室來作教學工作!
他的技法大至如下:
使用底片:Kodak Plus-X 125
顯影液:Kodak Microdol-X 1:3, 顯影10分半 (他選這顯影液是有很重要的原因:這種沖片法會讓底片反差很柔和,整體濃度相對較低,這對於重疊放大影像是比較有利的!)
相機 Bronica 6*6相機1台,但放大機居然有6台!!(後來還增加到8台)
所以他的照片中重疊的影像有3-6張不同底片,
他是將每一台放大機先行設定好要放大的區域,大小,濃淡,
然後逐一的一區一區把影像重疊放相完成.
這其實真的是極其繁瑣而細膩的暗房手法,看過他的照片沒有人不驚嘆的!
他的等級是A咖的話,我就是遜咖了(雖然我也有6台放大機),但等級真是差太多了!
想作這類的照片嘛,先拍個300捲底片吧!
你手上才有夠多的素材去組合成為一張超現實的幻境照片.
P.S
這個月他剛好來台演講展出,
想看到能用人體PHOTOSHOP組合出比電腦合成還完美的銀鹽照片,
就快上北美館網站去查詢吧!!!
http://www.tfam.museum/03_Exhibitions/Default.aspx?PKID=300
_________________
暗房裡沒有不可能
只有自己無能
Film Ain't Dead Yet!
http://tw.myblog.yahoo.com/jw!MFVVkxefEQ9Ag2qpcvPNlE.9d.dj/
暗房裡沒有不可能
只有自己無能
http://tw.myblog.yahoo.com/daguerrelab-maxche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