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上這台TLR(雙眼相機)是2.8D型,固名思義代表是光圈f/2.8的機種,D型是rollei公司在1955年8月-1956年12月所生產的機種產量很稀少,只有兩萬零一百台就停產了,相較於其他機型,這台產量不是很多,也只生產一年就停產,在市場上也比較少見
當時使用最好的材質與最佳的製造工藝,充滿金屬的重量與極為優雅的線條代表rollei製造這台的美學思維,而這台是rolleiflex TLR第一台有EV系統的機型,也是光圈f/2.8系列中最後一款沒有測光表的機種.E型後就有測光表了,相較於沒有測光表,反而更讓人放心使用,相機越簡單越好,回歸到最原始的本質,也因此我也很放心的使用它
雖然沒有測光表,相機的背後附了一張EV曝光值參考表,如圖下所示:使用者可以參照現場的光線判斷,加上所使用的底片感度去大概推測現在應該調怎樣的EV數值,再去對照相機前方的EV轉盤,調整數值就可以獲得正確的曝光
因此有了這個真的很方便,這台相機也很貼心附了小圖說明,看圖就能明白現在應該調整什麼數值(雖然我有一隻測光表,但現在反而都靠這個圖去拍攝了,曝光也頗準確)
這台相機有的是配施耐德的鏡頭( Schneider Xenotar 80mm f/2.8 ) 有的是配蔡司的鏡頭(Zeiss Planar 80mm f/2.8)我這台恰巧是配蔡司的鏡頭.但沒有T*鍍膜,但卻有一層金黃色的鍍膜,十分優雅,全開光圈f/2.8有著淡淡又夢幻的迷人散景,光圈f/4則是氛圍描繪與通透感最佳的時候,光圈縮到F/5.6銳利度開始提升,光圈開到f/8 細節與層次更進一步,此時是階調描寫力最豐富的時候
通常我多在光圈f/4-f/11之間使用,而此台可以無段的調整光圈與快門,配合測光表可以做精準的曝光
Rolleiflex 2.8D是不可快速拆換對焦屏的,此台因為年代久遠,對焦屏沒有增亮功能,只是一塊單純毛玻璃,因為如果需換對焦屏則是拆卸螺絲更換,可參考此篇更換新式增亮對焦屏購買心得,更換時還是建議委請專業修理師傅代工會比較好
以下是這台規格簡介:
生產年代:1955,8-1956-12 , 共20100台
序號從1,600,00-1,620,100
取景鏡頭: Heidosmat 80mm f/2.8
拍攝鏡頭:Schneider Xenotar 80mm f/2.8 或Zeiss Planar 80mm f/2.8
使用Compur Rapid快門 1-1/500秒,B, M-X system
有自拍器和重覆曝光
有閃光燈接點
使用120底片,6X6可拍12張,或搭配Rolleikin 2 可使用一般135底片
背後印有曝光參考表
有Automat機構功能,裝底片不需轉到片子的START線
使用Bay III插刀式接環
尺寸:10.5x9.9x14.6cm
重量:1140g







給對rolleiflex有興趣的人一點參考囉..
其他資訊可以到小弟的blog:http://filmfro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