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記得小時候,家裡總是買一種很便宜的塑膠照相機,很傻瓜,只要按下快門然後向右轉滾輪到不能轉為止,一張照片就完成了,我以為照相機就是那樣的東西罷了,總是不明白那些看起來很專業的相機是幹什麼用的...

長大後一不小心就開始喜歡上照相了...,而且當然一定要用數位相機才夠先進囉,但是不論感光元件多麼進步,光圈,快門這些攝影的技巧總是要學的...於是,玩著玩著就開始覺得全部都用手動才有一種照片出自於自己手上的感覺... 回頭看看那些老老的相機...原來~~~在那個電子技術不發達時代的東西,有一種很特別的質感...有一種紮實,有一種樸拙,但卻很可靠,仔細看著它,彷彿可以看到設計它的工程師想出某些精巧的裝置時手舞足蹈的模樣!

我開始在拍賣網上搜尋...我也想要一份那個年代的質感~~!
於是這台黑黑的盒子就到了我手裡...需要多少代價呢?最後再告訴大家...

Nikon F-301登場!當年的紅色三角褲只是一條鬆緊帶喔...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據說於1985年上市的這台相機是Nikon 第一台內建馬達可以電動過片的相機,但卻沒有自動對焦,之後出現的F501(已修正)就開始有自動對焦

右邊的操作鈕: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快門的速度從最快1/2000秒到B快門都有,按下左上角的金屬按鈕可以進入光圈先決(A)及Promgram (P )模式,還有盡量以高速的快門優先的p模式(PHI)。
右上角的黑色按鈕就是快門釋放鈕,旁邊的轉輪需要拉起來才可以轉動,可以選擇鎖定(L)以防止誤觸,還有單張拍攝(S),以及應該是當年很炫的每秒2.5張連拍(C),右下角的選擇鈕澤可以選擇自動定時拍攝是否讓蜂鳴器發出嗶嗶聲~~獨立一個功能的按鈕喔...還滿特別的咧 最下方刻有R的按鈕向右推,按下旁邊的黑色小鈕,就可以開始回捲底片囉。

左邊的捲片裝置和感光度設定鈕: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小小視窗內標示的是感光度,當裝入不同感光度的底片就要根據iso值做設定,這會影響到相機的測光值,調整的時候要要拉起最外圍的旋鈕來調整,而右前方的金屬按鈕按下後再旋轉整個旋鈕則可以調整曝光補償,由+2到-2的範圍都可以調整喔,我想功能就像是數位相機的ev 補償吧而紅色的小燈則是每次快門釋放都會亮起後再熄滅,指示快門的動作用的。

右側機身上面的定時自拍鈕和曝光鎖定鈕: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中間圓形的鈕按下就會開始倒數10秒自拍,旁邊的方形紅燈會開始閃爍用來指示自拍狀態,最後兩秒會快速閃爍,如果有開蜂鳴器也會跟著急促的鳴叫,旁邊的小推桿用中指頂著就是曝光鎖,可以完成測光後重新構圖

左側機身: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左側機身的金屬按鈕式鏡頭釋放鈕用來鎖定或釋放鏡頭,旁邊的塑膠蓋打開,有個兩腳的接頭,可以裝上遙控模組喔!

鏡頭接環: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鏡頭接環旁邊有個小小的AI感應桿(不知道正確名稱...)就是當鏡頭最後一圈的光圈環轉動時會帶動它,可以提供光圈資訊給機身,作為測光參考用。

鏡頭: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Nikon 原廠鏡頭喔~~是一顆35mm-70mm f1:3.5~1:4.8的變焦鏡,也是拍賣網站買來的!

底片艙打開囉: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可以看到快門簾,還有過片機構,下方紅色標記表示裝底片時,只要把底片拉到這個位置後就可以關上背蓋,按下快門後,會自動連捲四張完成裝片,照片右側艙門上的滾輪是有用的喔,當底片被捲動就會帶動上面的小小齒輪,然後...

機被蓋上的捲片指示窗: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就是這個指示窗,裡面的機構被底片帶動,裡面的斜線就會轉動,代表底片正平順的捲動...

對焦屏: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採用裂像式對焦屏,當完成對焦,中間圓圈內的影像就會合在一起。右邊的測光指示會顯示你現在設定的快門速度,如果快門速度不對,會往上或往下閃爍建議的快門速度值,就可以依據相機的建議來修正快門值。

底視圖: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位置很奇怪的腳架孔,偏到邊邊去,不知道架上腳架會不會倒掉

電池艙: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要裝4個3號電池,就是因為要裝這麼多電池,所以只好把腳架孔移到邊邊去了....

合照一張:
一種特別的質感--Nikon F-301
感謝Canon Kiss X 和 50mm f1.8 II熱情支援


好了~~~最後公布以上機身加鏡頭花費的代價(含運費):









NT. 2060元!
蒐藏經典不一定要用花大錢喔

2008-08-11 19:42 發佈
哇哈哈
真的是很划算的一組啊
2K一台相機|||orz
我也喜歡"有時候的忙碌感"
應該說是可以細細品嚐的感覺吧

如果測光不錯的相機
底片機也是很好玩的囉@@
aero1tw wrote:
據說於1985年上市的這台相機是Nikon 第一台內建馬達可以電動過片的相機,但卻沒有自動對焦,之後出現的f4系列就開始有自動對焦(有錯誤請不吝修正)...(恕刪)


撇除F3AF不算,Nikon第一台AF,是F501,喬治亞羅設計的外型,如果有品相不錯,以收藏為出發點的行家,
可考慮收一台.
這台看起來很棒
而且真便宜~入門真的很不錯!
F501才是NIKON第一台實現自動對焦的相機,並且有手動與自動對焦以及動態追焦可選擇
在機身外觀上跟F301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在鏡頭接環旁多了自動對焦的旋鈕,
當年F501剛出的時候我爸就從香港帶回來一台,因保養得宜到現在幾乎都還是跟新的一樣,
也是我大學四年拍照交作業的利器!

不過當時的自動對焦系統很難用,在對比不高的地方幾乎都是一直拉風箱的狀態,
但曝光準確度以及可靠度和耐用性幾乎都是一等一的,還是全鋁合金機身骨架,電池也是隨處可得的三號電池
在那個年代可說是非常的有質感,改天把我的F501照片波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真的像其他大大說的那樣,有品項好的可以收一台,有機械機的耐用也有自動機身的方便,
重點是價格不會像FM2或是FM3A那樣被炒的很誇張,非常的經濟實惠!
ctw0510 wrote:
F501才是NIKO...(恕刪)


感謝"九份老街"及"ctw0510"兩位大大提出正確的資訊,我果然弄錯了...資料看過卻沒有記清楚...

底片機玩起來那種手忙腳亂但是卻很踏實的感覺很不賴喔...

改天有拍照片再補上...嘿嘿
其實玩底片機並不會手忙腳亂 , 需要調整的參數跟設定怎樣也不會比現在的 DSLR 來的多 !
講實話,F301真的不怎麼樣,從1985陪伴我到現在,我必須說,這台跟FM2比起來,除了有馬達可以送片,DX自動偵測感光度,其他實在沒有辦法比。

F301有幾個不方便的致命傷:
1.測光模式─中央重點平均:測光經常不準
2.沒有景深器
3.必須買很貴的專用快門線(AR3用的轉換接頭很容易接觸不良)
4.(這點比較不重要)沒有重複曝光
5.觀景窗裡的資訊只有快門數字上上下下,看不到光圈

尤其是第一點,讓我根本沒有辦法好好地拍正片,最後這台變成我拍黑白照片的主力。為了好好拍正片,只好乖乖奉上鈔票,買了一台FM2。

拜金頂電池漏電之賜,我的這台F301已經一命嗚呼了。
但是,我一點都不會想要修她。
steelshark wrote:
講實話,F301真的...(恕刪)


大大果然對這台相機很熟悉,應該是深受其害...哈...不是啦...知之甚深...
您說的缺點都是正確的,因為我也有發現,不過我想是使用目的不同吧...我覺得這台拿來練習拍底片應該還ok的初學者比較容易滿足嘛 哈哈

不過大大您的相機就算不修好也沒關係,但是請稍微記得它陪伴過您的時光,畢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可能我比較念舊啦)呵呵...
steelshark wrote:
為了好好拍正片,只好乖乖奉上鈔票,買了一台FM2。...(恕刪)


FM2也是只有中央重點測光,

拍正片的話,若想求得較佳的曝光值,建議找那種可以進行無段式快門調控,或以1/3級為調控單位,
且搭配有多種測光模式的SLR 機身.

印象中F90X以後的Nikon SLR機身,應該都能做到1/3級調控,而且有矩陣測光,中央重點,點測光
等等,還有最精良的RGB測光,這些機身中,不乏專業與準專業機,亦可列入考慮.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