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微分享) 底片新手推薦新手的經驗

本人對拍底片是全然新手,目前也拍了5卷而已(2卷黑白3卷彩色),復古風潮下越來越多人對拍底片有興趣,小小分享一些個人超新手在這一兩個月上的經驗及建議:

選擇底片機建議:
1. 建議若是完全沒有玩過底片機的青年/妹子,初次入手可選已經先裝好底片且帶閃光燈的現有機型(如柯達M35或柯達H35半格底片機,半格底片機一卷可以拍72張…);拍完後沖洗底片等一兩週,拿到底片還有興趣,那可以多拍個幾卷確認是不是真的有意願玩下去,退燒沒興趣了也不會浪費太多錢~
(微分享) 底片新手推薦新手的經驗


2. 已有基礎相機概念或用過傻瓜相機,那可以選自動對焦,自動上片、過片機種(型號太多了如工地用”Konica現場監督” 三防相機(防水、防撞、防塵),選自已看對眼機況功能都正常的即可,建議當面確認機況,看鏡頭是否鍍膜正常沒重大入塵刮傷、閃光燈、測光表是否正常、機背打開乾不乾淨,上片會不會卡卡異音…


3. 用過SLR單眼經驗的懂得光圈、iso、快門對應關係,那就可以考慮可換鏡頭的機種,Canon AE-1,Nikon FM-2,銷量多鏡頭多也不太會有溢價(甚至蠻多都蠻便宜的),玩膩脫手也容易。
(微分享) 底片新手推薦新手的經驗


4. 想玩旁軸、測距,那可找比較早期的像Canon QL-17這種不用換鏡頭+快速上片,小巧好攜帶構造簡單也堅固耐用,但也是要注意看看功能跟機背打開後是否乾淨海綿是否粉化須更換、觀景窗/鏡頭是否明亮沒大刮傷入塵霧化等,不然要再重新送清理現在至少都要一兩個月的時間
(微分享) 底片新手推薦新手的經驗


5. 想一勞永逸好看復古經典不敗,那就找Leica M系列底片機吧^^M3, M2, M4, M5, M6, MP…除了一般版還有分單撥雙撥各式各樣限定版…
(微分享) 底片新手推薦新手的經驗


底片選擇:
1. 選擇底片前,建議可以先就自己環境附近詢問有無可沖洗底片的相館,了解一下價錢、沖洗掃描時間、可否沖洗黑白底片、可否沖洗電影底片,確認後再購入底片也不遲

(提醒!!! 沖洗 / 掃描成電子檔 / 列印,是三種步驟三種獨立價錢,要問清楚)

2. 一般店家大概都會有Kodak 200,Kodak 400的彩色底片,價位大概就是320/卷跟380/卷上下,這些底片通常也都是在保存期限內,可以放心購買
(微分享) 底片新手推薦新手的經驗


3. 除了Kodak,這一兩年英國Harman公司也出了彩色的Phoenix 200,正式踏入生產彩色底片的領域(原本他們是專注生產ILFORD黑白底片),這一款彩色底片同時在TIPA WORLD AWARDS 2024中有獲獎,所以也樂見越來越多公司投入資源在這一領域及與Kodak一起良性競爭。
(微分享) 底片新手推薦新手的經驗


4. 黑白底片通常比較便宜,大概一卷180上下,新手可以拿黑白底片練拍練手感,但有個比較大的缺點,不是每個店家都可沖洗黑白底片,代送也通常就是需要兩週,沖洗+掃價格也比一般彩色底片貴100左右,所以多出的時間成本加上沖洗成本,也不一定比彩色底片划算就是~
(微分享) 底片新手推薦新手的經驗


5. 電影底片,也有黑白跟彩色,一卷大概180~220不等,(幾乎都是賣家自己剪裁分裝包裝),沖洗費用大概比彩色底片多30~50塊(因為要先洗掉石墨層,且要特別告知店家是電影片),沖洗時間有些因為要另外送也可能會是一兩週(有些會自己洗的店家就通常跟彩色底片一樣3天~5天時間)
(微分享) 底片新手推薦新手的經驗


6. 過期底片,比較便宜但就像開盲盒一樣,拍攝出來品質不一,但有些人也就是特別喜歡找一些過期片來拍,有時老膠捲成品會有不同的味道。但網路傳言不建議買Konica過期片,因為他們的成分若沒適當保存,通常很容易壞掉…(不負責言論)

7. 若較常白天戶外大太陽下拍攝,那建議用ISO 100~200底片,有些老相機快門受限可能只有1/125秒, 全手動可能只到1/500或1/1000秒,拿ISO 400, ISO 500太高感度反而容易過曝或戶外受限拍攝題材;下午夜間室內拍攝那ISO 400應該是頗萬用的;但通常越高感度照片顆粒感也越明顯,反之越低感度通常比較細膩適合表現人像膚質。

8. 底片有分135(35) & 120底片,最常看到的都是用135底片,所以在網路上買時要看清楚到底是哪一種
一般的135底片
(微分享) 底片新手推薦新手的經驗

比較細長的120底片
(微分享) 底片新手推薦新手的經驗


其他:
1. 增感沖洗: 以前沖洗可以告知店家是否需要增感處理,例如ISO 200加一級增感至ISO 400的感光度(也會加價),通常建議增感頂多加兩級即可;現在店家大多給數位檔,”增感”也是透過photoshop後製調整,所以其實意義也就比較不大了。自己拿到電子檔稍微透過手機平板後製,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2. 多送幾家店家沖洗: 同一卷底片,不同店家通常洗出來的照片色調成相也不盡相同,有的洗出來就是很”現代化”銳利明亮鮮豔的感覺;有的店家洗出來會比較”復古色偏”有老照片的fu,各有各的口味,就看自己喜好多方組合嘗試。

參考1(這家顏色精準接近真實,但感覺少了點底片fu)
20140429 柯達400 Max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參考2(這家色調氛圍個人覺得比較復古一點)
20240501 Kodak 200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3. 機頂測光表的必要性:
有些更早的相機是沒有測光表的(例如Canon P, Leica M2,M3…),一開始我就訂了機頂測光表(TTartisan的機頂測光表第二代),在到貨前我用的是App Store中的”Lightmate”測光,這款app簡單直覺好用,他是用iphone鏡頭去測光得到光圈、快門、ISO值數據(裝底片ISO就先固定例如ISO 200, ISO 400),可以依數據調整鏡頭光圈、機身快門避免過曝或過暗,一開始我抱持很懷疑的態度打算就是頂多報廢一卷底片,但事後洗出來發現照片的曝光值非常正確。

App ”Lightmate” 測光
(右下數字分別代表是光圈f4、快門1/500、ISO值200,很直覺採滑動設定跟點選螢幕測光)
(微分享) 底片新手推薦新手的經驗


至於機頂測光表,那是更直覺簡單,也是設定底片ISO後,依鏡頭光圈機身快門分別設定按下測光鈕即可,跟app ”Lightmate”交互比對後人覺得差異不大,兩者準確度都差不多,所以就看個人需求使用即可。


以上底片新手超新經驗分享,若有任何謬誤也請版上前輩們多多指教,希望不論甚麼器材,大家在攝影的路上可以玩得長長久久又開心~

(底下幾張照片都是Canon P + Canon 50mm f1.8 L39鏡頭拍攝)
1.
20140429 柯達400 Max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2.
20240501 Kodak 200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3.
20240501 Kodak 200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4.
20240501 Kodak 200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5.
20240501 Kodak 200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6.
20240501 Kodak 200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7.Fomapan 200
無標題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8.Fomapan 200
無標題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9.Fomapan 200
無標題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10.Fomapan 200
無標題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11.Fomapan 400
無標題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12.Fomapan 400
無標題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13.Fomapan 400
無標題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14.Fomapan 400
無標題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2024-05-11 10:43 發佈
能寫本文.已算老手.

內容詳實.足供參閱.
老何boss wrote:
能寫本文.已算老手.

內容詳實.足供參閱.


感謝前輩鼓勵
我只是粗淺入門,班門弄斧
離前輩的經驗跟深入分享文還差得遠的呢
20240501 Kodak 200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很棒的分享啊~
有筆有書有肝膽 亦狂亦俠亦溫文
麥爾斯桑 wrote:
本人對拍底片是全然新...(恕刪)

既然都回來玩底片了,
我還是比較建議玩那種含經典工藝的純機械底片相機
聽那種機械快門所傳出來的聲音及手感…真的會讓你上癮的
像尼康fm2,Nikomat ft奧林巴斯om1, mju2 (喵吐), 賓得mx ,Canon QL17 等等…等等…
death0101 wrote:
既然都回來玩底片了,
我還是比較建議玩那種含經典工藝的純機械底片相機
聽那種機械快門所傳出來的聲音及手感…真的會讓你上癮的
像尼康fm2,Nikomat ft奧林巴斯om1, mju2 (喵吐), 賓得mx ,Canon QL17 等等…等等…


真的
我用Canon P純機械底片相機
爽度真的不是數位機可以比擬的
真的會想一直拍一直拍
20240501 Kodak 200 by 麥爾斯, 於 Flickr
麥爾斯桑 wrote:
真的我用Canon P...(恕刪)

另外經典的東西,和自動相機隨時間的變化一個會貶值,一個會升值。

通常就只有那些被公認是經典的東西或能轉接數位的東西比較有保值空間。
其它的尤其是那些自動單眼相機,價格都非常慘淡。
我喜歡佳能 P.它是一款外觀漂亮的相機.家中還一直收藏著.
當年我一看到它就愛上了它.其設計非常簡單.而且非常可靠.

觀景窗比例是 (1:1) 可說非常完美.相機使用起來也很簡易.
螺紋鏡頭座可使用許多出色的鏡頭.是我最喜歡的相機之一.

網圖資料分享:



death0101 wrote:
自動單眼相機,價格都非常慘淡


這說到痛處了
從我的Canon 50D, EOS M3, 5D4, R6...
每一台都是慘不忍睹的價錢
只好繼續冰在防潮箱裡了
f0910784153

5D4放到現在還是很讚❤️

2024-05-12 19:51
麥爾斯桑
麥爾斯桑 樓主

我覺得其實5D4功能很強了, R6是強到/複雜到我覺得沒攝影的樂趣了~

2024-05-12 20:35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