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用三千元買到了一台FT+s auto 50 1.4,拍了快一年才發現,鏡頭前玉的擦拭痕很重,後玉好像有一片鏡片發霉了,裡面也有些許的霧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一年以來的照片,只要光圈f2.8或以下的,高光部分都會出現溢光。
目前的機身是F2,想物色一顆新的50,請問各位前輩,sc 50 f1.4在f2的畫質較好,還是hc 50 f2的全開的畫質較好,因為用了一年下來,發現只有一兩次用到f1.4的光圈,所以才考慮f2。
還有,高光部份的溢光,換了鏡片無傷的鏡頭後,會有明顯改善嗎?
2. nikkor-hc auto 50mm f2其實算是nikkor-sc auto 50mm f1.4的下位版本, 二者於f2以下的成像並無太大差距, 但新品價差近1萬日票, 經常搭配nikomat機種. 若是nikon f2的使用者, 通常考慮新品2萬多日票的nikkor-sc auto 50mm f1.4 或 nikkor-sc auto 55mm f1.2, 二者相較下55/1.2的邊緣解像力較差, 慧星像差更嚴重, 但散景更漂亮, 多由愛好者購買, 至於拍紀錄照片的職業使用者一般選擇50/1.4.
3. 高光溢出只可能出現在數位相機上, 底片不可能發生. 但鏡頭鍍膜變質或發霉, 會大幅降低抗反光能力, 容易出現flar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