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拍底片,都是沖片加上掃描。要洗照片的時候,就是要用掃描檔案洗照片,在掃瞄的時候已經先數位化了。 還有掃描機都有自動校正,拍不同的底片風格差異,都被自動校正減到最小了。 想問問看台北還有相館是不透過掃描傳統機放的相館嗎? 想試試看效果如何。 我知道有手工的,但是那一張都要好幾百元,只能挑幾張來洗。 想找找看有沒有傳統機放的相片沖洗,謝謝。
nikonjack wrote:傳統銀鹽,並不代表就是光學鏡頭放大,現在數位機台用的也是銀鹽相紙!...(恕刪) +1時光飛逝,今日想要問那裡有傳統機放的相館,其實不是沒有,但還真得高富帥才玩的起了。底片放相原理是...將底片放進放大機裡頭,由放大機的燈泡與鏡頭,將底片投射在相紙上再透過沖洗等化學方式產生類比圖像(照片)這和和現在透過掃描的方式掃成數位檔,再印成照片,基因上就天差地別...。對底片還有熱情的人,看到經由掃描器的調控檔出來的照片,心都涼了...這絕對不是底片的原貌...
nikonjack wrote:傳統機台如何生存!或許有沒店租壓力的有,或是塞在牆角故障沒零件的........(恕刪) 記得十年前才從學校的社團開始接觸底片,追求那種"拍出來不知道會是怎樣的顏色?"的期待後來隨著畢業,離開學校踏入社會...暗房也就荒廢了許久一轉眼十年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幾年前回到校園,看到社團已經人去樓空...許多報廢的暗房器材被堆放在牆角,已經累積一堆灰塵,看了讓人很是不勝唏噓...PO一張自已沖洗的底片,回顧那曾經日夜迷玩的日子...
dearflight worte:現在拍底片,都是沖片加上掃描。要洗照片的時候,就是要用掃描檔案洗照片,在掃瞄的時候已經先數位化了。還有掃描機都有自動校正,拍不同的底片風格差異,都被自動校正減到最小了。 如果沒有局部加減光、格放、特殊效果135底片,沒有必要,也不需要堅持傳統放像。再說,如果真的能找的到一定是1. 老闆太佛心、太有熱情。or2. 一張的費用會讓你的下巴掉下來(上開一價格再乘10倍,也不算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