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手]經典中幅 - Hasselblad 500 C/M


還是踏上了這條不歸路。



<!--more-->自攝影魂重燃後,我不停找可加強對攝影的「新鮮感」的方向,當然,片幅及底片是其中兩樣。

近年香港文青風氣盛行,不少初接觸攝影的人放棄(或直接無視)數碼相機,直奔向各經典 135 底片機如 Nikon 的 FM2 和 Canon 的 AE-1。

但對於已經有全片幅 5D3 的我,135 底片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就是覺得 135 不能給我很爽的感覺。如是,中幅就成了我的目標。



在一年前曾把玩過 Yashica 124G,雖然第一卷的正片就已經令我愛上它,但不知為何拍了兩三卷後就放下了。

TLR 是有它的方便之處,不過光學、成像及操作是我現時較著重的。所以,最後目標所定在 Hasselblad 500 C/M 和 Pentax 67 身上。



之後在 ebay 上看到價格不錯又近乎是 mint condition 的 500CM,而且是配上 80 CF 及測光頭 PME51。另外也想到 500CM 長遠在說有其收藏價值,最後在各種藉口安慰下敗了回來。



先拍了一卷 Ilford Delta 400。



人生第一卷黑白,成績強差人意。



始終雖然時間來磨練吧。



回港時陽光沒有很猛烈,所以用上得到很多日系支持者青睞的 Portra 400。



由於在英國沒有自己的掃瞄器,在色彩控制上的自由度大大降低。



光圈全開的一張,有點走焦了。



這張顏色有點怪。



葵涌廣埸,可說是在香港碩果僅存的舊式商埸。



也把 500CM 帶回了港大,可惜當日真的沒空慢慢拍底片。



回到英國後,如果看到當天有陽光就會帶著 500CM 在家附近走走。



這兩卷中最喜歡的一張,無論發色同散景也給我跟數碼相機不同的感覺。

拍這張時跟狗主聊了很久,最後她要假裝有食物在手上狗狗才停下在給我拍。



另一張 Hype Park,很喜歡這壓縮感。



十分別緻的盆栽。



又一個電話亭。



Holland Park 內的 Kyoto Garden,可惜還不是開屏的時候。



公園名物。



雖然拍底片真的很花時間,但當中的過程和看到作品後的成功感確實是數碼相機不能媲美的。另外,原本我以為自己是比偏好色彩鮮豔的正片,但經過這兩卷負片後又開始欣賞它淡淡然的美。有了這次經驗後希望下卷會拍得更好吧,請期待。

--------------------------------------------

如果喜歡我的作品,歡迎追蹤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utternutter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andyhky/
Blog: http://theutternutter.blogspot.co.uk/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ndyhky/
2016-02-21 22:31 發佈
拍得很好
哈蘇!好棒的機子,我也很愛

maowei00 wrote:
拍得很好哈蘇!好棒...(恕刪)

謝謝

andyhky wrote:
是踏上了這條不歸路。
<!--more-->自攝影魂重燃後,我不停找可加強對攝影的「新鮮感」的方向,當然,片幅及底片是其中兩樣。
近年香港文青風氣盛行,不少初接觸攝影的人放棄(或直接無視)數碼相機,直奔向各經典 135底片機如 Nikon 的 FM2 和 Canon 的 AE-1。
但對於已經有全片幅 5D3 的我,135底片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就是覺得 135 不能給我很爽的感覺。如是,中幅就成了我的目標。


拍的真的不錯

選擇hassy是正確的!
平安、健康最重要

andyhky wrote:

還是踏上了這條不歸...(恕刪)

我前些時候也是瘋狂迷上120
買到一台全新哈蘇503CXi
但是只拍了三卷 就收起來了
沖洗的費用覺得太貴 如果拍多了我吃不消
等哪天可以裝機背上去 再開始用吧


爬山的阿光 wrote:
拍的真的不錯選擇hassy...(恕刪)


謝謝

tomica wrote:
我前些時候也是瘋狂迷...(恕刪)

的確每一張也是錢
所以一筒要拍很久才拍完
都願意花錢買全新的503,怎麼會在意沖片的錢呢?
tomica wrote:
我前些時候也是瘋狂迷...(恕刪)


tomica wrote:
我前些時候也是瘋狂迷上120
買到一台全新哈蘇503CXi
但是只拍了三卷 就收起來了
沖洗的費用覺得太貴 如果拍多了我吃不消
等哪天可以裝機背上去 再開始用吧

剛好路過,插嘴一下。

太厲害了,503CW 都 1996 年發表的,還能買到全新 503CXi。

pierre.pan wrote:
都願意花錢買全新的503,怎麼會在意沖片的錢呢?

+1
如果在台灣
120的底片成本+沖掃費用
比135划算多了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也未必!

我反而清光120系統,專心拍Leica 135

最基本的,只有135有100呎可改裝,本身跟原裝片價差不小

如果是黑白片自沖,那沖片費用更省。

再講到底片成本

以手持拍攝不上腳架而言,120失敗或手震的比例較高

這也是成本考量之一

論影像品質,120是比較細緻

當然還是有人以片幅大小換算覺得120似乎cp值稍高

但135的不規則顆粒感也是所謂的銀鹽味關鍵..

最後就是重量了,135還是佔了不少便宜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