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PENTAX SPOTMATIC F 簡稱SP-F 。//2007初版,2018再修訂//
 
幾年前開始玩相機時,正是數位與傳統的交接時代,自己在大學時曾經使用過 Nikon的 FM2,對傳統單眼有基本的認識,工作之後,被我的大學同學帶壞才又開始接觸,他是 Minolta 的用家,他有一套算是完整的 M 家系統,看到他那些經典的器材,心中也有了玩玩攝影的念頭。當時數位相機才剛開始普及,於是我開始在網路上找尋資料,當時常逛色影無忌攝影家手札及486的窩等網站,因為收入有限,高價的數位相機實在難以入手,而上述網站有關底片機鏡的資料豐富,被勸敗也是理所當然,所以一開始就鎖定了小投資,高 C/P 值的底片機設備,而通用性最高的 M42 鏡頭就成為我的首選。
 
相容性高、傳統與數位皆可用,當時價格低廉,數量眾多,這些算是 M42 鏡頭的好處,只擁有FM2 的我,一開始是買轉接環來玩的,但是當我收到網拍的轉接環後,因為無限遠合焦的問題,才了解到 Nikon 不太適合玩 M42 。其實我之後才知道有所謂的像場定位距離(法蘭距離、定位截距、Flange Back...),於是我開始認真思考機身選擇的問題。有篇色影無忌中的技術文件值得一看,看完之後對於機身的選擇很有幫助。
 
常見135鏡頭卡口的技術參數:
http://www.xitek.com/xuetang/camera/mount.htm
 
一般說來,能接各家鏡頭的機身最佳選擇是 Canon EOS 機身,不過以 Canon 市場定位與價格等級,總覺得不是我的菜, Canon 是市場領導的大廠,但我較喜歡選擇與眾不同的獨特廠商,最後剩下在 Minolta 及 PENTAX 之中二選一, Minolta 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其設備價格較高,功能先進,但繁複的操作介面需要熟練,所以我還是選擇 PENTAX 好了,我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PENTAX 為製作鏡頭起家的老廠,有龐大的鏡頭群和著名的 SMC 鍍膜。
二、看上 PENTAX 當年在 M42 時代的輝煌歷史,其機身及鏡頭別具特色。
三、與眾不同的風格,在現代算是小眾的 PENTAX 仍保有良好的工藝水準。
四、PENTAX FANS 人數不多,同好間氣氛融洽。
五、K 卡口相容性高,對老鏡頭的支援度好。
 
進入 PENTAX 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玩 M42 機鏡,整個 M42 體系十分龐大,在眾多的機鏡廠牌中,我選擇 PENTAX 作為我棲身之所,千挑萬選的第一台 M42 機身,就是 PENTAX SPOTMATIC F ,當我第一次握著這台相機時,我知道自己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一部相機, SP-F 的造型與細部工藝表現,時至今日仍是我心中的經典,其諧和的比例與堅固的質感,即使是多年後的今日,在扳動快門、轉動鏡頭的同時,仍會由衷地感嘆這一系列用心製作的精品質感。
 
#01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我的 SPOTMATIC F。
 
PENTAX SP-F(1973)的特色:
 
SP-F 改良自 1960 發表的 TTL 名機 Spotmatic(SP),SP-F 的特色為全開光圈測光(搭配大部份的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鏡頭),即取景、對焦及測讀曝光值的同時,鏡頭的光圈都可保持在全開最大值,使得觀景窗擁有最明亮的視野,免除了傳統 M42 機身需縮光圈測光缺點,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02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SP-F 的全開光圈測光系統示意圖,鏡頭接口的光圈值傳遞機構與測光表連動。
資料來源:New Face Clinic PENTAX Selections ペンタックスの軌跡,朝日新聞社,2000/12。
 
#03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這應是 ES 的螺口機構,不過 SP-F 和 ES 的機構是一樣的,只要配合大部份的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鏡頭,都可以全開光圈測光
資料來源:The Ultimate ASAHI PENTAX Screw Mount Guide 1952-1977,Gerjan van Oosten,1999。
 
#04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這是一顆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50mm/f1.4 的鏡頭,可以看見鏡尾除了縮光圈頂針外,還有最大光圈定位點光圈值連桿。(這些機構名稱我翻得也許不洽當。)
 
#05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這是機身螺口對應的機構名稱,由下至上為縮光圈頂針推桿最大光圈值定位桿光圈值偶合桿。(這些機構名稱我翻得也許不洽當。)
 
#06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光圈值偶合桿可延著接口順時針旋轉,透過此機構傳遞鏡頭光圈值給機身。
 
#07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最大光圈值定位桿也可延接口順時針旋轉,用以判定鏡頭的最大光圈。
 
#08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這是鏡頭接上機身的示意圖(此圖的鏡頭經水平翻轉),光圈值連桿隨著光圈環轉動,就會將光圈值大小的模擬量傳遞給測光表來偏移,所以不必真的縮光圈來測光,即達成全開光圈測光的目的。
 
#09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這是 S-M-C Takumar 50mm/f1.4 鏡頭在手動光圈下(AUTO/MAN),最大光圈時光圈值連桿的位置。
 
#10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這是鏡頭在手動光圈下,中間光圈值時光圈值連桿的位置。
 
#11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這是鏡頭在手動光圈下,最小光圈值時光圈值連桿的位置。由以上三圖可知,光圈環是和鏡尾的光圈值連桿互相連動的。
 
全開光圈測光時需將鏡頭設定在自動光圈下(AUTO/MAN),也就是轉動光圈環時,光圈葉片不會跟著縮小,除非你將縮光圈頂針(景深預覽)按下,光圈葉片才會縮到你選擇的光圈值大小。
 
此外 S-M-C Takumar 的 AUTO/MAN 開關會 Lock 在 AUTO 位置,只有當你用手按住上圖螺口外右側那個小頂針時(上圖藍圈所示),才能撥動 AUTO/MAN 開關回到 MAN 位置,而且 SP-F 機身螺口為了避免壓住那個小頂針,螺口的內側還車掉了一小圈。
 
#12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螺口的內側車掉了一小圈,防止 AUTO/MAN 開關的小頂針被壓到。
 
#13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反光室底板下的縮光圈頂針推桿未推出的狀態。
 
#14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縮光圈頂針推桿頂出的情形。所以 SP-F 在照相時,取景、對焦與測光都是在自動光圈下的全開光圈狀態,只有在按下快門的瞬間,縮光圈頂針推桿才會推出去按下縮光圈頂針,讓光圈葉片縮到你選擇的光圈值大小而完成曝光。
 
SP-F第二項特色為光啟動測光系統,打開鏡頭蓋測光表即啟動,下圖為該系統的電路示意圖。
#15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當鏡頭蓋開啟時,測光表就啟動。
資料來源:The Ultimate ASAHI PENTAX Screw Mount Guide 1952-1977,Gerjan van Oosten,1999。
 
#16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這是 SP-F 的測光系統,上方的那顆 Cds 光敏電阻就是光啟動的開關。
資料來源:The Ultimate ASAHI PENTAX Screw Mount Guide 1952-1977,Gerjan van Oosten,1999。
 
SP-F的另一項特色為附加了快門鎖,避免意外的快門釋放而浪費底片。
#17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快門鎖向左鎖上,機身出現紅色 L 字樣,此時快門不能按下。
 
#18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快門鎖解除,此時快門可以按下。
 
比起 SP , SP-F 還多了機頂閃光同步熱靴,在閃燈的使用上更加方便。
#19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因為多了機頂熱靴, SP-F 的功能完整性更加齊全。
 
還有 SP-F 的電池種類不同於其他 SP 系列,使用了 PX625(1.35V)的水銀電池,不過該類電池因環保問題已經停產,現代可用的 PX625A 的鹼性電池或 MRB625 鋅空電池代替,也可使用電池轉接器。而我自己也試做了 DIY 電池轉接器,連結如下:
老相機的 PX625 電池轉接器。
 
SP-F 維持 SP 系列傳統而緊實的經典質感,在我使用過的M42機身中,堪稱手感與造型最為高雅的工藝精品,如同說明書中第一頁的介紹詞:
 
We are very proud to have designed and produced the new Pentax Spotmatic F. We are sure you will be equally proud to own it.
 
#20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在固定式五稜鏡下的那一弧旭日東昇的曲線,是我認為 SP-F 最為經典的線條,在和諧的機身比例中,每一處都透露著美感。
 
#21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機頂五稜鏡如旭日東昇的曲線及AOCO(Asahi Optical Co. 旭光学工業)的標誌。
 
#22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連機身吊環都特別設計過,與 AOCO 的造型一致。
 
PENTAX SP-F 規格:
 
型式:35mm 單眼反光式相機,具內建 TTL 測光表。
 
內建測光表:TTL 的 Cds 定點合致式測光表,可全開光圈進行全面平均測光,與快門速度和底片速度連動,電力來源為 1.35V 水銀電池。
 
測光範圍:LV3~18(ASA100 底片、50mm 鏡頭)。
 
底片與照片尺寸:35mm 底片(24mm×36mm)。
 
#23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快門:焦平面快門,速度:B, 1-1/1000s。
 
#24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自拍器:6-12秒。
 
#25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快門釋放鈕:具快門鎖。
 
#26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觀景窗:眼平五稜鏡,Fresnel 透鏡加微稜對焦屏(說明書上提到有裂像對焦屏可取得,但這輩子我還沒看過)。在使用 50mm 的鏡頭時有 0.89 倍的放大率。使用 55mm 鏡頭時則有實物大小的放大率。-0.1 屈光度。93% 視野率。
 
反光鏡:具有特殊震動吸收器的瞬回式反光鏡。
 
#27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鏡頭接口:M42 螺牙接口。
 
#28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進片機構:快速棘輪進片桿(進片及快門上膛)。10° 預備角,160° 進片角。
 
#29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快門與進片指示:在快門釋放鈕右方的圓形指示窗,紅色表示上膛,黑色表示快門已釋放。
 
計片器:自動重設式計片器。
 
底片速度選擇:ASA20~3200。
 
#30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閃光同步接點:熱靴上為X接點,鏡頭接口旁則有 FP+X 接點。(黑色箭頭向上的是景深預覽開關)
 
景深預覽:不同於其他的 SP 系列兼作測光開關,SP-F 僅作景深預覽開關,但仍與縮光圈頂針推桿連動,方便於接其他縮光圈測光的M42鏡頭時使用。
 
#31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退片機構:快速退片桿(退片釋放鈕於機身底部,退片時會旋轉)。
 
#32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底片裝載指示:退片桿下方的轉盤可記錄所使用的底片張數、日光片、燈光片或黑白片。
 
體積大小:
寬143mm×高93mm×厚91mm(50mm鏡頭),
寬143mm×高93mm×厚87mm(55mm鏡頭),
 
機身重量:894g(50mm鏡頭),842g(55mm鏡頭),642g(單機身)。
 
電池測量: 設定快門速度在B快門位置,將ASA轉盤調至ASA100,檢視觀景窗內的測光表指針偏轉並維持在上方,表示電池電量充足。
 
當時價格: 5萬9千日幣(含50mm/f1.4)。
 
#33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標誌與快門附近構造。
 
#34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機背全圖。
 
#35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機背蓋。
 
#36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SP-F 標誌與機身序號。
 
#37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機身底部。
 
#38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那一排鏡頭好像在哪看過?
資料來源:原廠手冊。
 
#39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以上兩張是當時 PENTAX M42 的系統圖。
資料來源:原廠手冊。
 
附錄:
Takumar鏡頭歷代演進名稱與鏡尾構造差異:
TAKUMAR
Auto-Takumar
Super-Takumar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簡稱 S-M-C TAKUMAR ),後期橡膠對焦環的 55/1.8 和 55/2 則改為 SMC TAKUMAR
 
#40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早期只有螺口,沒有其他機構。
 
#41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Super-Takumar 起,多了鏡尾的自動縮光圈頂針
 
#42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時代又多了光圈值連桿等機構。
 
#43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1:1.4/50mm 鏡頭。
 
#44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TAKUMAR 的鏡尾蓋也有兩種。
 
#45
我的 PENTAX SPOTMATIC F 說明書
左邊那種會壓到小頂針,AUTO/MAN 開關可自由切換,右邊這種則不會壓到小頂針。
 
終於,完成了這一篇說明書,也許現在對大部份的朋友而言,這一篇文件的價值很低,雖然只是一些資料的整理,不過我寫得蠻開心的,期望手上也有這些機器的同好,會更加珍惜各位手中的寶貝。
 
參考資料連結:
 
 
 
 
 
 
 
 


若圖片失效,可至我的Blogger參考內容及圖片,感謝。
Angeliou 事蹟敗log-PENTAX、資訊、DIY、胡扯 http://angeliou.blogspot.com/
2007-09-20 12:18 發佈
老哥....你也摸上了01來發文啦!
寫得是不錯啦....
但是在01上玩底片機的人算是少數
所以.....
有空就多PO些照片吧
阿....那捲RVP50你拍了嗎?
過期了耶....還沒拍的話
要快點用掉阿
小弟的M42軍團都是用在K100D上面捏

即使Pentax的數碼單反玩M42也是很好的說




M42會上癮的啦

之後小朋友就不斷出走

實在太高興找到這篇文章
謝謝樓煮的分享
近日也是將父親當年買的這台相機
送去整理
有了您提供的資料
也讓我對這台相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非常感謝
jollychu wrote:
實在太高興找到這篇文...(恕刪)


感謝你的回覆,希望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也羡慕你的家人給你這有趣又可收藏好東西,
為什麼我們家長輩以前沒有這些嗜好呢?...
總之,如果相機整理好了,祝你用得愉快!
Angeliou 事蹟敗log-PENTAX、資訊、DIY、胡扯 http://angeliou.blogspot.com/
我在想我老爸年輕時候的敗家功力
應該也挺強的
呵呵
真沒想到會再01上面看到有關這臺相機的介紹阿!!
這臺我記得是從我阿公那邊傳下來的
三代了耶...雖然已經沒有再使用了...
剛想到拿出來摸摸,挺有份量的
真不是現在的DC的重量感可以比的
不知道當時阿公是用什麼心情去買下這一臺的
謝謝大大您的介紹...
讓我了解了有關它的一些資料~
謝謝!!
我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638165/
關於Full Aperture Metering 的解釋非常深入
受教了
[http://www.pbase.com/after_9]
最近也收了一台PENTAX SPOTMATIC F
目前送去台北黎文孜師傅那CLA
預計明天就會寄回
感恩樓主的精闢分享...
憶慈母...「善為傳家寶,忍是積德門」「處事謙恭禮克盡,居家孝弟順當全」
老相機的味道深深的吸引著我
雖然大學時開始拍照 但卻是從lomo開始
光圈 快門 什麼都不懂
開始接觸數位相機後慢慢的學習 (真的很慢)
入手了幾顆pnetax的k鏡
手動的感覺真的比沒有思考的按下快門更讓我著迷
一不小心就買了部MX 後續又買了CANON的 QL GⅢ 19
SPF是這兩天買的
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被Pentax吸引著
還好有大大這篇文章
要不然很多東西還真的不知道從何找起
感謝。
咖哩羊咧! 林杯就是色啦!!!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