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和大家請教一下
一般送給店家洗+掃的掃片品質
大概和多少價位的底掃等級差不多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vinewu/11870568775/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vinewu/11871405926/
以上兩張是我送Kodak ColorPlus200到台中旭麗洗+掃的成果
http://0rz.tw/wzRUi
這張則是Ektar100送同家沖掃的結果
因為聽說台中就是旭麗的沖洗品質、掃描畫素和價格最實在
但是掃出來後我放在電腦中放大檢視後
發現顆粒感比想像中還要粗糙許多
我並不是百分之百檢視的畫質魔人
只是因為曾經看過其他版友的底片照片放大後仍然非常清晰
所以感到有點疑惑
我使用的鏡頭是Carl Zeiss Planar 85/1.4 AEG
以及Carl Zeiss Jena 20/4 班馬鏡
照這兩顆鏡頭的光學品質,應該是可以把鏡頭因素排除了
如果說一定價位內的底掃可以獲得更好品質的話
那我寧願省下掃描的錢來購入底掃使用
在此先謝謝大家看完我的問題~~~
ichiro51051 wrote:
想要和大家請教一下一...(恕刪)
一般平台式的掃135底片 的確沒有外面店家的細緻
吸入式的nikon coolscan 系列的不錯
個人認為比較接近
不過2手一台約5-10萬
135片幅目前店家大多提供600萬畫素 約3130X2075
之前有送過掃過更大的 約6770X4490
但感覺上在看底片顆粒而已
畫質沒有提升感覺
所以後來還是掃600萬畫素
所以我是覺得135交給外面店家沖掃即可
雖然都是店掃
但要慎選店家
畫質和解析度立體感和機台還是有差
NORITSU KOKI 店掃的機台我覺得立體感較佳
但我也送過一樣這台但是掃出來效果普通的店家
所以除了掃描之外
沖片技術的影響也是有關
http://www.flickr.com/photos/bertdesign/
這是檢視影像好壞的最基本依據,
如果100%看的影像是不錯的,
將來才有大尺寸印刷或出圖的潛力,
一般說不用100%看的人,
是他們沒有大圖輸出或精細印刷需求,
可能就只有網路貼圖,那其實掃600*800或許也就夠了
以個人自己多年掃片的經驗,
如果你掃的是135負片,那個顆粒確實是可以接受了,
只是看你的原始大圖,
影像邊緣都有很明顯的方格子,這是比較大的問題,
但縮小卻不明顯,如沒有要放很大的相應該是不影響啦
另一個是店家掃的顏色比校不討喜,這部份要自己調校一下
如果掃的是135正片,那這個影像就有點太粗一些
不管是正片或負片,買台不錯的底掃來掃確實會比店掃的精細些,
不至於有那種方格子會出現,
也可以掃比較大的檔案再來縮圖,這樣影像品質更好
但重點在於自己會調整校正顏色,才能使影像更出色
畢竟135底片如果要掃大檔案還是沒辦法太精細,
比如以NIKON 5000ED底掃的最高解析度4000DPI(5782*3946,約2千2百萬多畫素)來掃,
這可能也超過底片的限制了,會看到不少粒子
致於人家說120底片掃起來會比較細,
其實是因為他底片面積大了4.5倍,同樣掃2200萬畫素時,他的放大倍率沒那麼多,
所以看起來感覺比較細,
如果你把他剪成跟135底片的大小一樣來掃4000DPI,其實還是會看到很粗的粒子啦
ichiro51051 wrote:
想要和大家請教一下
一般送給店家洗+掃的掃片品質
大概和多少價位的底掃等級差不多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vinewu/11870568775/
100%截圖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vinewu/11871405926/
以上兩張是我送Kodak ColorPlus200到台中旭麗洗+掃的成果
http://0rz.tw/wzRUi
100%截圖
這張則是Ektar100送同家沖掃的結果
因為聽說台中就是旭麗的沖洗品質、掃描畫素和價格最實在
但是掃出來後我放在電腦中放大檢視後
發現顆粒感比想像中還要粗糙許多
我並不是百分之百檢視的畫質魔人
只是因為曾經看過其他版友的底片照片放大後仍然非常清晰
所以感到有點疑惑
我使用的鏡頭是Carl Zeiss Planar 85/1.4 AEG
以及Carl Zeiss Jena 20/4 班馬鏡
照這兩顆鏡頭的光學品質,應該是可以把鏡頭因素排除了
如果說一定價位內的底掃可以獲得更好品質的話
那我寧願省下掃描的錢來購入底掃使用
在此先謝謝大家看完我的問題~~~
雞婆把樓主你的二張圖100%截圖補上。
補上我自己拍完去底掃出來的相片做比較:

Flickr 上 hoyaani 的 F1000036
1840x1232 = 2266880(約230萬畫素)

100%截圖
我看完的感想是,也許樓主你所說的那家底掃實際解析度應該不夠所謂的600萬,看起來像是有做過放大後效果,就如你拿拍出來的相片用超過100%檢視的效果。
如下圖我用Win7的相片檢視器設定原尺寸檢視,然後再拖動放大鏡工具放大後的結果:

可以看到物體邊緣有明顯的鋸齒狀。(這個例子看起來是效果誇張了點)
不過同樣用樓主你的底掃(Noritsu Koki EZ Controller)掃出來的也有品質相當高的作品,例如在Flickr上找到解析度4555x3020(約1375萬畫素)其中一張:
NORITSU KOKI EZ Controller 75.jpg
可能底掃機器設定不同所以才會掃出來鋸齒邊那麼明顯吧。
PS:同一個作者的另一張相片,同樣底掃尺寸相同,結果掃出來顆大得太多了,NORITSU KOKI EZ Controller 47.jpg,也許是使用的底片ISO更高吧。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照片有時候甚至不用100/%檢視就出現馬賽克
現在想想, 確實有可能是用軟體放大成600萬的結果
也有可能是jpg檔壓縮過頭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5&t=798077&p=3#32794078
當時和老板反應他還認為是我對底片掃描認知不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