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傷腦筋本周的出機候選人陪朕出遊
突然想到來個多P也不錯
於是想了想
點了五台"奇紐特戰隊"
就開始比畫了
照七龍珠的劇情
奇紐特戰隊出場是要先擺pose的

以下是隊員介紹
1.KONIKA HEXAR AF

1993年上市
外號"窮人的Leica""自動對焦的M6+35mm F2 summicron"
除了搭配了F2的傻瓜底片機第二大光圈
這顆鏡頭因為素質奇高
也被製成L39口的HEXANON 35mm f2.0
是三台被製成L39口的傳奇瓜相機鏡頭的其中一顆(另外兩台是Minolta TC-1和RICOH GR1)
除此之外碩大的機身非常堅固耐用
據一些攝影師表示該機耐候性出奇的佳
操控上擁有被稱為史上最強的P檔
以及堪稱作弊的靜音功能
使它成為有史以來最安靜的底片相機
它的罩門在於快門最快只有1/250
在大太陽的情況下光圈被限制縮到很小
還好他有留片頭的功能
白天室外餵100度底片
晚上室內吃400度底片
多少可以減緩快門不夠快帶來的困擾
2.CONTAX T2

其實這台不是35mm而是38mm的相機

在說到CONTAX T2必須要先提前一代CONTAX T
CONTAX T於1984年上市
搭配Carl Zeiss T✻ Sonnar 38/2.8 lens的T並不是自動對焦的傻瓜底片機
而是史上最小的連動測距式相機之一
大小只比香菸盒大一點
因鏡頭素質佳及操控順暢廣受好評
1990年CONTAX 發表T2
這是一台自動對焦相機
除了仍然搭載前一代T廣受好評的Sonnar 38/2.8鏡頭
操控上更進一步提升了手動閃燈控制及+-2格EV補償
出色的性能使T2獲得1991-1992年歐洲袖珍相機大獎
其高達120,000yen的售價並未成為銷售的障礙
使得各相機廠認識到高階傻瓜機市場的存在
並在往後幾年陸續開發了Konica Hexar, Leica Minilux, Nikon 35Ti/28Ti, Ricoh GR1, Minolta TC-1等頂級高階傻瓜相機
值得一提的是
T2的操控性比T3要好
不少人怨嘆如果當初京瓷出一台跟T2一樣操控的T3該有多好
3.NIKON 35Ti

NIKON35Ti是NIKON在它最不如意的時候
為了一吐對Canon的怨氣創造出來的最高技術結晶
不可否認NIKON 35Ti最吸睛的就是那SEIKO做的指針儀表板
實戰上我覺得這個儀表板上的資訊一清二楚
特別是手動對焦的時候
給人相當大的安心感
NIKON 35Ti鏡頭素質極高
銳利度不輸菜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動對焦的段數多達883段
是對焦精度最高的傻瓜相機
但可能是因為這個緣故
35Ti的對焦速度其實是偏慢的(其實當時NIKON的SLR自動對焦速度也是偏慢的

操作模式除了常見的P/A之外
另外增加了長時間曝光的T模式
最長可曝光50秒
測光上用了首次於傻瓜相機搭載的分區測光
聽說相當準
但是因為我以拍正片為主
還是比較信任中央重點測光
沒有開啟這傻瓜相機中少有的功能
另外最近對焦距離40cm
以高階傻瓜相機來說是少有敵手
直到T3的35cm出現才被超越
總體來說是台優秀有個性的機器
Ken Rockwell也給它極高的評價
4.CONTAX T3

這台就不用介紹了
史上最保值的傻瓜相機之一
2013年網拍二手價跟十年前新品價差不多
(情況類似的機器有Olympus Miu II跟 Fuji Natura Black)
香菸盒大小的口袋機
鈦金屬機身
採用全新35mm F2.8頂級蔡司鏡頭
銳利度較T2明顯提升
雖然有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但整體來說健康狀況令人滿意
(是的, Leica CM/Minolta TC-1/ Ricoh GR1我就是在說你們)
這些原因造就了T3居高不下的二手價格
如果有點閒錢又想玩底片機
T3非常值得入手
缺錢時再賣掉
一買一賣賠不了多少錢
Olympus XA

把這台1979年上市的貝殼機老祖宗放進來比較其實是個意外
因為原本是想拿Miu II的
但是Miu II是純傻瓜沒有光圈先決
測起來很麻煩
加上我手上的CONTAX T跟XA一樣是袖珍RF相機
同時測XA跟T2就等於測XA跟T1
於是貝殼機老祖宗就上了場了

順便說說XA跟T1的差別好了
鏡頭的表現等一下都看得到
在操作上XA其實是相當先進的
即使是晚XA五年後才上市的CONTAX T
在功能上其實是不如XA的
只是在手感上XA跟T的確是地攤貨對LV的差距
CONTAX T的對焦環阻尼柔順
有助於精確對焦
XA的對焦桿則太鬆了
滑來滑去很難抓到精確對焦的距離感
所以我用XA的時候其實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用估焦或超焦距在拍

另外XA的快門鍵實在非常沒有存在感
常有手指不小心"經過"快門就擊發的狀況
增加廢片的機率
整體來說
CONTAX T的確有它的價值在
不過在拍賣上只有偶爾驚鴻一撇,可遇不可求
XA就好入手多了
---------------------------------------------------
接下來進入實拍比較了
小弟這次測試用的底片是Kodak Ultra Max 400送台北影像沖掃
因為我認為它的顏色比Xtra 400正確
當然如果有人願意提供RDPIII並負擔沖洗費
小弟樂意再做一次比較
另外小弟本次並沒有比較"銳利度"
其實我有嘗試過
但我發現我沒有測試這種旁軸相機銳利度的工具跟方法
旁軸底片機不比SLR更別提DSLR或EVIL
光是一個對焦就搞死人了
純粹就小弟的使心得來說
銳利度依序是HEXAR=35Ti=T3>T2>XA
跟一般的看法沒啥差別
下面就是一些比較的項目和例圖:
1.晴天顏色 @F11 EV+1
跟其他相機相較
XA的顏色明顯偏青
HEXAR

XA

T3

T2

35Ti

2.陰天顏色 @F5.6
感覺T2跟T3曝光比其他三台多了0.5EV
另外XA偏青的的特色仍然明顯
HEXAR

XA

T3

T2

35Ti

3.室內黃光@最大光圈
以現場光來看
Hexar最正確
其次為T2
Hexar

XA

T3

T2

35Ti

4.夜拍
主要是想看看各台相機的對比
很明顯35Ti的對比較強
暗部的細節輸給Hexar和T3
Hexar

Xa

T3

T2


35Ti

5.耀光
從照片來看
Hexar最嚴重
其次為XA
T3/T2/35Ti跟太陽對幹都沒有耀光
Hexar

XA

T3

T2

35Ti

6.變形
因為旁軸相機取景的限制
很明顯拍攝者沒有顧好透視變形


不過比較之下
Hexar/T3/T2都有很明顯的桶狀變形
令人驚訝的是XA竟有輕微的枕狀變形
更令人驚訝的是35Ti幾乎沒有變形
Hexar

XA

T3

T2

35Ti

7.閃燈
原本有比較閃燈的部分
因為違反版規小弟自行移除
8.散景
這部分的照片我挑了很久
但是實在找不到同一個場景不同機的比較
首先是本次使用ISO400的底片做測試
讓最快快門只有1/250的Hexar難以使用大光圈
其次旁軸相機的對焦機制
限制了相機近拍的對焦精度及取景精確度
所以挑了幾張各台相機最大光圈的照片(包含一些舊照片)
讓各位自己去評斷
HEXAR

XA

T3

T2

35Ti

結語:
小弟把這些老傢伙拿出來比試
目的並不是要把他們分出個優劣勝敗
而是要讓自己對這些機絲的成相特性有更深刻的了解
畢竟在數位機當道的現在
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還有精力
會去品嘗與了解這些傳奇底片機的設計/質感與成相味道
小弟才疏學淺
有任何的不足之處
歡迎大家指教
另外下期預告
三台28mm高階(?)底片機大PK
(如果我還有力氣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