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求教]精簡器材,已有135,120,4x5


各位好,小弟亂玩了幾年攝影(2008~Now),主要風景街景小品微距,收了各種器材。
最近工作忙了,也結婚了,終於器材的更換沒有那麼自由了。
開始感覺到器材的沉重,經手了不少器材也折騰了不少銀兩。
以後題材應該會轉向人文,女王,以及小孩。所以想好好精簡一下,詢問各位有何高見。

|----------------------------------------------------------------
|已清理機器:
| 135膠片機:CANON 1V, Contax AX, Olympus OM4Ti
| 135數碼機:CANON 40D, Olympus E-520
| 135鏡頭:
| Canon EF
| EF 28/2.8
| Contax C/Y
| Distangon 35/1.4, S-Planar 60/2.8, Tessar 45/2.8
| Vario Sonnar 28-85, Vario Sonnar 100-300, Vario Sonnar 35-70
| Olympus OM
| Zuiko 55/1.2, Zuiko 135/4.5 Macro, Zuiko 28/2.8
|
| 120膠片:Bronica GS-1
| 120鏡頭:Bronica PG 100
|----------------------------------------------------------------

現在的器材如下:

135數碼機:NEX5R,NEXC3
135數碼鏡:SonyE18-55,E16/2.8
135傳統鏡:Zeiss ZM 35/2

120膠片機:
單反:Hasselblad 503CX
雙反:Rolleicord IV Xenar 75/3.5
120鏡頭:Hasselblad CF Planar80/2.8,C Sonnar 150/4

大畫幅機:Linhof Technika IV 4x5, Horseman L57
大畫幅鏡:Fujinon SW105/8, Schneider Symmar 150mm, APO-Symmar 210mm

常用膠片:Velvia,Provia,Ektar,Ektachrome(135單反時)

折騰了半天,終於累了,意識到所謂的終極畫質是無止境的,必須在某個階段進行妥協。
而目標輸出(小相冊/列印出裱相框里,投影等等)也有很大關係。
現階段感覺自己滿足的終極應該是:
-檔案格式
--數碼直出:哈蘇V+數碼後背
--膠片-掃描數碼化:120/4x5+哈蘇Flextight
-目標
--A4相冊,精選列印裱牆上(半米見方左右)

生活節奏的改變讓我最近考慮輕便,機動,隨身,題材如開頭所說,人文,風景(30%-40%),女王,小孩(過幾年)。
所以有在爬旁軸的文,135因為ZM35所以想要台Leica M2

但是畢竟有LF和MF的經驗后,對於底片畫質的感動讓我還是像把主力機放在120上。(4x5的旁軸有很多人DIY,很有興趣,不過如果拍照張數多的話覺得還是120能勝任。)
所以120系統想繼續Rolleicord或者追加一台摺疊的Agfa Super Isolette

現在猶豫的是買台M2還是買台Super Isolette,同時清掉哈蘇一整套系統。
(個人比較喜歡哈蘇機器的把玩,經費上雖然不急著出掉,但是得向女王有個交待)。

各位如果有什麼意見的話請儘管發表,小弟不才先謝過了。

----------------------------上照------------------------
星軌

Scan-100331-0012 by franklin.Q, on Flickr

菜地

scan02 by franklin.Q, on Flickr

楓葉

Scan-100331-0011 by franklin.Q, on Flickr

秋天的茶室
[求教]精簡器材,已有135,120,4x5

楓葉

No.03-04 Maple by franklin.Q, on Flickr



Scan-100401-0001 by franklin.Q, on Flickr

電車

No.03-07 踏み切り/railroad crossing by franklin.Q, on Flickr

夫婦岩

夫婦岩@二見浦 / Husband-and-Wife Rocks by franklin.Q, on Flickr
2013-08-06 11:5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器材 135,120

flakrp wrote:
各位好,小弟亂玩了幾...(恕刪)


從您經手的器材知道您已非新手
我想很難給什麼建議
能明確的提出 leica M2 與 Agfa Super Isolette
感覺您應該已經清楚自己要什麼
從開帖的文章也看不出您有什麼取決不下的


flakrp wrote:
各位好,小弟亂玩了幾...(恕刪)


小弟也是亂買了一段時間
現況也是蠻精簡的

數位機就NEX~因為甚麼鏡都可接

底片的部分就留下自己順手的

議留下甚麼~可能得自己思考一下
或是可以全清了~直衝你的夢想
謝謝回復。
不好意思正文最後沒寫清楚,現在補齊了。
就是猶豫是否出掉哈蘇一整套換Leica M2,或Super Isolette。1換1。


flakrp wrote:
謝謝回復。不好意思正...(恕刪)


120嫌重您已經有TLR 可以輕便出擊了
所以我的話會選leica M2

理由1 雖說同是是RF對焦,但在操作流暢度來說M2較優,以後拍家人讓家人少等一些時間
理由2 可跟NEX共用鏡頭機身鏡頭的排列組合多些彈性
理由3 Super Isolette跟原本的TLR功能定位以及焦段都有些重複,同時帶出去感覺只是多一個片盒

當然啦,有經費都買來玩還是比較不錯的
輪流換著玩的趣味是多很多的
上面的理由只是基於非二選一不可的看法


但是剛剛看您最後哈蘇仍是您最後目標
那不應該出掉整套哈蘇呀
再買回來很累的

bozidad wrote:
120嫌重您已經有T...(恕刪)


謝謝,所言極是啊。
心中的天平開始向M2傾斜了15度。

現階段和NEX共用鏡頭是在終極目標前的可接受解決方案(數碼+膠片)。
120中我偏向TLR是因為可以在不打擾被攝體的情況下拍照,這點對於街景人文來說我比較讚同。
至於super isolette,因為最近價格有點漲高,接近M2,所以。。(Jurgen最近報價6xx usd)

至於最後目標的話,也是2選1。
如果現在出掉哈蘇V的話,那就是最後買台Flextight而已,或者挑9000ED一檔的。
在日本一台2手的PhaseOneP35左右的幾背大概100w〉〉〉2手的底掃(Ebay Flextight約3000usd=30w)
預算上來說可能還是2手底掃,用於檢查網路交流等,至於高畫質的列印還是交給店里放大影印。

推Leica M2一票

當然畫質沒辦法
和AGFA SUPER ISOLETTE比
基於Zeiss ZM 35/2
光圈有到F2
手持極限可以再快近2格
正是您底片系統裡所欠缺

加上Zeiss ZM 35/2是
很棒的Biogon鏡頭
也是您系統裡沒有的鏡頭設計
可以趁機玩玩Zeiss Biogon的變形控制和散景

一朵梨花壓海棠 wrote:
推Leica M2一...(恕刪)


恩,確實如此。
當初就是看中biogon的幾乎無畸變才出手的。
配上M2的話希望能夠提高抓拍速度。

不過話說回來,感覺用著TLR的時候「脖持」(基本靠在身上掛脖子)也能提高快門極限。


flakrp wrote:
各位好,小弟亂玩了幾...(恕刪)


大大您的路還沒走完

請多爬一下此版
奧斯丁0857 爬山的阿光 LULUMI
這三個ID的文

讓您未來豁然開朗

flakrp wrote:
感覺用著TLR的時候「脖持」(基本靠在身上掛脖子)也能提高快門極限...(恕刪)



TLR好久沒摸他了
原來還有這招
學習了!謝謝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