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買nikon f4s該注意甚麼細節???

目前想為鏡頭買個相機來用
基於預算考量跟預鎖反光鏡連拍想買nikon f4s
因為f4s有相當年紀了
想問一下該注意那些細節???
序號新一點比較好嗎????

麻煩大家解答一下~~~~~先謝謝大家!!
2013-07-12 7:0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細節
bl002315 wrote:
目前想為鏡頭買個相機...(恕刪)


我有買一台f4
以f4來說
測光頭要檢查一下接點
我這台時有感測到時沒有的造成我有點麻煩,有時候要拔起來重新裝上
and觀景窗內漏液的情形,f4內蠻容易有漏液情況,那就算有看自己能不能接受,我的是有但我可接受
電池室乾不乾淨
聽快門聲大概準不準
我手上沒有自動鏡頭所以沒有測試關於自動鏡頭功能方面的事情,但最好還是要檢測一下
大約是如此-

bl002315 wrote:
想問一下該注意那些細節???...(恕刪)


之前有朋友要賣我一台f4,後來雖然沒買不過有爬了一下文
轉貼一篇對岸的文章給你參考

我喜歡F4,雖說幾經折騰,手裡已經有了一台近於全新的F4S,見到二手的,還是忍不住要上前打量。上週我因幫朋友找一隻二手鏡頭,在五棵松轉了幾天,看到F4S和F4E不少,其中有台裝在盒子裡的F4E(機器沒捨得擺出來),要價9700,估計砍下500-800能拿走,如果確如店家所言的99新,價格還是不錯的。

但通過我對多家二手F4系列的仔細觀察,感到多數機器的實際成色與店家所稱不符,遠不如無忌二手壇上色友們自己的標稱准。本人色技欠佳,器材理論更是知之甚少,但自打中了無忌的毒,先後進過4台二手的F4S,經過反复比較,自認為對於這類機的外觀品相積累了點滴體會,為使有同好的色友今後避免上當,少走彎路,願意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當然,更歡迎諸位高手拍磚、指正和補充,咱們一起把F4給琢磨透,讓JS們唬不住。
一、關於版本
F4系列的三種型號(F4/F4S/F4E)主機身是一樣的,區別僅在於三種手柄。所以,F4不像F3以及FM2那樣,有所謂這版那版一代二代那樣明確的版本界限,它只是在生產過程中有過一些改進。這些改進都比較細微,並沒改變機身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同時,由於這些改進不是一下子做的,而是不斷進行的,也就很難劃出一個新老版的時間界限。但是通過對改進處的了解,可以知道出廠時間的早晚。而出廠時間在購買二手機時,是應該考慮的。關於區別,以前已經有色友做過專門的發言(網刊裡有),對我幫助很大,現結合自己的觀察分析就有些細節做點補充:

1、取景器:雙鎖的晚於單鎖的。以前我曾說:“改雙鎖晚於改有孔”,有色友指出,是我搞反了,應為“改雙鎖早於改有孔”。經過對更多機器的接觸和查看有關資料,證明確實是我搞錯了,改雙鎖可能是廠方對F4做的最早的修改,特予更正。
2、閃燈座:有孔的晚於無孔的。就是在燈座的觸點前邊,多了一個固定燈的插孔(和現在FM3A的一樣)。據我手邊的一本早期日文說明書看,無孔的時候只出了F4和F4S,以後F4E出來時,就全改有孔了。
3、膠片窗邊的壓片板:黑的晚於亮的。就是打開後背,在膠卷窗邊上的那塊金屬板,最早是鍍成白亮的,後來改為烏黑的,不反光。
4、膠卷窗海綿:右梯形的晚於直條型的。打開後背,膠卷窗四周有圈海棉,晚出的海綿右側大一些,呈梯形,海綿也硬一些。我還見過一種情況是壓片板是亮的,但海綿條已經改成了梯形,大概是中期的產品。
5、倒片軸:無槽的晚於有槽的。開後蓋時提起倒片鈕就可以看到。其實論倒片時的手感,有槽的感覺更好些,估計是為了降低加工成本而改的。
6、快門邊螺絲:平頂的晚於圓頂的。開後蓋可見快門兩邊各有一個螺絲,晚出的機器是平頂,顏色髮烏,和其他部位像是一體的;早期的螺絲頂中央略有點凸起,而且發亮。
7、左上小柱:塑料的晚於金屬的。這點早有很多人指出,但我覺得對選擇二手意義不大,因為如果機器成色新,金屬的和塑料的都呈黑色,誰也不會拿刀刮刮以辨早晚。
8、取景器鎖定鍵:這是色友“魚眼”提供的經驗並經我反復對多台機器比較後證實的:新版的取景器鎖定鍵比老版的要粗大一些,尤其鍵的小頭寬、方些,老版的窄、圓。這個特徵非常好辨認,只要看過新老版機器各一台,就能記住。
9、機器序號:22打頭的最早。壇子裡早有高手提供過據序號算出廠時間的公式,我試了,大致準確,但大家當時就指出,此公式對22*****無效,也沒有說什麼原因。我認為,這22打頭的機器是最早出廠的,因為最早的日文說明書裡的圖片上的樣機就是22打頭。

以上是我所知道的F4版本的一些區別處,有高手盡可指正補充。需要說明的是,改進與否和改進多少,不能說明機器的優劣或價值,更不能說明機器的新舊程度,那是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的,但掌握這些特點對識別機器肯定有用。例如:有台F4E,哪裡都新,但取景器沒孔,說明這是後來配的;再如,一台22打頭的機身,上述的改進都有,就應懷疑是否拚裝翻新的。

二、關於成色
對於二手器材的成色,很難定出一個具體嚴格的標準,只能是相對評價,關鍵是買家心理上對機器的認可度。我見過賣家自稱95新的F4S,我看頂多85成;也見過賣家自述85,而我覺得90新也不止。而五棵鬆的標稱,在我看來,至少要打5%-10%的折扣。當然現在許多商家也有改進,不標成色只標價格,願打願挨,倒也省去了一些麻煩。我自己對二手機的成色評價,不大用數值套,只是心裡定為全新、很新、較新、較舊這幾檔,覺得符合自己的評價就行。F4系列屬於高檔機型,二手的價格也不低,動輒相差千元,所以對成色,更要靠自己慎重判斷。購買二手機,有些知識是通用的,比如有無拆裝痕跡、快門有無磨損、壓片板新舊、片軌的磨痕、鏡頭座的磨痕、後蓋密封條的老化、有無硬傷、外觀磨損等等,這些在購買時肯定是要看的,以前網友們發過很多好的體會,不再重複,這裡只談F4系列外觀獨有的一些成色特點

1、漆皮。F4的漆皮很特殊,可能是構件製作材料不同,幾個部分的上漆工藝也不同,因此差別很大。手柄(指F4S的MB21和F4E的MB23,不含F4的MB20)的漆皮成麻紋狀,有一定光澤,非常容易掉,特別是手經常握到的地方,即使只拍過幾十卷也可能掉漆,好在掉皮後下面依然是黑的,並不難看,也不顯舊。但如果掉皮不在正常受力處,而且第二層漆也掉了,應考慮是否摔過。前臉(鏡頭座下面的寬出部分),漆皮是烏的,平滑而帶有細膩光澤,也愛掉,尤其是正面看右下方經常有手指接觸的地方,露出的底色也是黑亮的。這裡的關鍵是掉多少,如是點狀的,問題不大,如呈條狀,甚至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機器就太舊了。上蓋,這裡的漆皮最好,很難磨漏,如漏,根本不必考慮;即使不露,也要看光澤如何。簡單的辦法是拆下手柄,拿手柄的底部上面與之比較,光澤越一致越新。最容易上當的,是有的機器上蓋看上去黑又亮,而且很勻,實際上是已經磨出一層光了,JS往往標9新以上。總之,漆皮的關鍵是看光澤,要在有亮光的地方看,新品的光澤烏亮,像是槍上的烤藍;反之,掉皮多的或者賊亮的,成色差。

2、取景器。由於F4系列的取景器可拆換,所以不好單憑它判斷機器的成色,但它本身的成色卻關係 到整機的成色,所以也要重視。它的漆皮工藝和質量等同於上頂蓋,新品的烏黑程度應該是一樣的,不過由於它在最上端還前凸,因此比上蓋容易磨損,但不會像前臉那樣掉層,尤其是標牌四 周的楞角,用久了多少會磨漏,掉漆後下面是白的,只要漏白,最多是較新。判斷取景器成色的關鍵是,能否上緊,不管是單鎖還是雙鎖,安上後用力搖動,越新越緊,紋絲不動最好,反之亦然。能明顯感到有曠量的,不能要。

3、前臉。前面已經說過前臉的漆皮特點,這裡強調前臉的真偽。不論前臉有無掉漆,必須能看出原來的那層烏亮的漆皮。我曾見過一台F4S,哪裡都新,但前臉不是烏的,而是整個閃著一層明光。我開始的時候,曾懷疑是不是用其它機型如F801換上去的,後來我曾用多種型號尼康相機與F4比較,發現沒有任何一種的前臉能換到F4上。那就只剩了一種可能:拋光處理。不久前,我拿朋友的一台前臉開始出現局部掉皮的F4S做了試驗,用某種溶液塗上去,片刻後用紗布輕輕擦拭,整個前臉光亮如新,就像是新的F801那種亮度。還有就是擰上XGP之類的重鏡頭,稍用力搖動,前臉有曠量的要慎重。

4、景深預測鈕。以前有網友說過,按鈕的聲音越大機器越舊,我反复比較後感到說的非常對,什麼道理不知道,但確是這樣。

5、翻新機。老是有網友擔心買到二手的翻新機。我認為,相機不是汽車,如果把一堆舊零件重新加工組裝成一台新機,沒有哪個二手商有這個本事,而且即使能做到,成本也太大,除非成批地干,否則不夠本。所以這點不必擔心。但是,確實有二手商在機器上做手腳,其做法大致有兩類:一是像有的網友講的那樣,將幾個機器的可拆裝部分重新組合,我覺得這不可怕,再怎麼組合也是舊的,況且F4系列本身就是可以拆換的,只要他組裝的好,整個成色顯得一致,自己看著順眼,使用沒問題就行了。二是舊機做新,這就要當心了。我仔細看了五棵鬆的二手F4系列,發現多數都做新。主要的辦法就是上黑,不知他們用的什麼辦法,將掉漆漏白的地方塗成黑的。有的非常拙劣,隔著玻璃就能看出來,有的做的相當好,接縫非常平,但只要認真看,特別是在強光下看,還是能看出後補的痕跡。做過黑的要價比實際價值高出許多,避免上當的辦法是事先多看幾台新機,記住對漆皮光澤的感覺,覺得不對,堅決不要,別聽店主講故事,別勉強自己

6、附件。F4系列的特點是可更換的附件多,因此買二手時,如果對方有附件不應錯過,特別是網友之間的交易,一般出機器附件也就隨著出了(二手商絕對是分開賣的),哪怕價錢高一些,一起拿下就是了。一來附件難找,比如腰平取景器,整個五棵松沒有一個。二來價錢高,讓你買得起馬置不起鞍,一個眼罩一百多,一條原廠F4專用羊皮背帶好幾百,多功能後背要上千,還不好找。

7、質量。我覺得F4系列的內在質量是非常可靠的。我周圍玩F4的朋友有5人,全是買的二手(4台是經我手買的),除了一台取景器不慎摔壞,到現在還沒有一台用壞的。所以我認為,買二手F4系列,主要就是把好外觀的成色,內在質量不必擔心。

最後,提醒大家,近幾個月,二手F4不僅數量多了,而且價格直線下降,許多喜歡F4的色友很是手癢。據我所知,這是由於數碼衝擊,國外特別是日本、韓國市場二手F4數量猛增,國內有二手商通過各種渠道大量進口,然後進行拆拼整理,有的甚至更換機器上蓋(換機器編號),最後按拼完後的外觀成色分級出售,價格相差巨大,品相好的要8、9K,最差的只要2K多。勸色友購買時千萬當心,不要只顧便宜或者看上去新就忍不住,最好是買熟悉的色友之間知根知底的機器,或者買帶原包裝盒的,而且盒上的編號必須和機器號一致。其實,在商家那裡,真正原裝的成色好的二手F4系列價格並不低,幾週前五棵松某店擺出一台原包裝號稱雖拆封沒用過的F4S,要價12K,最後以10500的價格賣出,就是個證明。當然,這是個特例。依我看,真是這等成色,8K左右還是要的。
信手寫了這麼多,全是個人感受,希望對喜歡F4的色友有所幫助

bl002315 wrote:
目前想為鏡頭買個相機...(恕刪)


小弟擁有F3T F4S F5 其中最喜歡用的還是F4S

F4S還買過2台 因為第一台10餘年前在巴黎被偷(損失慘重 同時被偷的有FM3A 20 2.8 24 2.8
A09 還有閃燈 去巴黎千萬別去拉法葉百貨 這是題外話 ) 所以又買了第2台

選擇F4二手機 外觀不用說 越漂亮越好
第一:序號要選擇259XXX以後的 頭批的機器捲片馬達有時會有小BUG 259XXX以後的已改良沒有問題 又259XXX以後的閃燈接座有閃燈卡楯的洞 閃燈接上後才不會滑掉造成閃燈不擊發的窘境

第二:前面有大大說過了 液晶不要有漏液 會漏液的機子通常有操過(F4是很多記者的職業用機)且漏液只會變嚴重 也沒零件可修 另外再檢查觀景窗的夜光開關 確認會亮且沒接觸不良 不然會常看不到光圈快門等資訊

第三:看回片馬達按鈕有無露銅 這個按鈕是黃銅製的 操過的會留下痕跡

另外F4的自動對焦系統是很原始的 他是45度一字型 對水平或垂直的對焦點還好 對45度就容易失敗 如果可以找到有附裂像對焦屏最好 當然45度裂像對焦屏更好用(我的就是)

配件部分 可以找到F4的小把手最好(聽說還有新的 但不確定) 外出旅行就換小把手 體積變小比較不佔空間(連拍變每秒3張) 腰平觀景器就不用買了 又貴又沒用 要偷拍街拍時 拆掉取景器即可

另外 如果能找到MF-23多功能機背的話 F4的強大功能就會被解放 不僅可打印拍攝光圈快門資料在底片間 還有設定長時間曝光時間 間隔攝影 包圍曝光 還有陷阱對焦 ....(小弟好不容易找到便宜的二手 用的很開心)

還有TC-16A自動變焦增距鏡 可讓MF鏡自動變焦 這個F5也支援 改接點後 數位單眼也可讓MF鏡自動變焦

F4是NIKON相機中反光鏡震動最小的(有特別設計過 有興趣請自行google F6沒用過不知道) 快門聲響是小而悅耳的 點測光也很準(小弟愛拍正片 高反差的環境 點測光準不準就差很多) 鏡頭從NON-AI到新的AFS G鏡都能用 只是VR不支援(有看過國外的網站有人改機可支援VR) 是台很棒的相機

F4以後的F5就有costdown的痕跡 希望這些分享對你有幫助 也祝你早日找到你想要F4










小弟買過2台F4S,但都是跟店面買的,貴一點但比較沒什麼問題.

序號新舊似乎不是重點~至少我那台21XXXX沒發生什麼問題,還是用的很高興.

我還將它的對焦屏換成P型(45度微菱裂像),雖然大都使用自動對焦,不過這樣看觀景窗比較習慣,因為大都使用手動機,而且45度裂像感覺就是比較帥~

它的測光頭是罩門,一般來說只要別碰撞到,應該都不會發生什麼問題.
http://tw.myblog.yahoo.com/wa45wa45
感謝大家~~~幫忙解答相救!!
可以開始找機子了~~~~~~

bl002315 wrote:
感謝大家~~~幫忙解...(恕刪)


附帶提醒 鹼性電池買P牌或T牌都OK 別買金頂 不然到時電池漏液就GG了
看了一下最近 Nikon F4 / F4S 的價位大概在台幣五六千元左右,以這樣等級的機器,二手價竟然比 FM2 還低,有點不勝唏噓。
我很低調,所有好幾銘鏡在我手裡都看不出好在那兒...
既使Nikon F4/F4S 的價位在台幣五六千元左右,還是乏人問津呀

說真的,F4的外型很美...很美...

kingliaw99 wrote:
既使Nikon F4/F4S 的價位在台幣五六千元左右,還是乏人問津呀...(恕刪)


底片漲一次,底片機就跌一次,

底片漲、藥水漲、沖掃漲…

底片機就等著秤重量的廢鐵賣了!
生死只是件閒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