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LEICA MP vs HASSELBLAD 500CM vs ROLLEIFLEX FX

有大難題了..
小弟用過M9 而現在想要台底片的, 而且又想同時升級到120..
各位可以給小的一點建議嗎..
2012-11-23 18:3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500
~米粒~ wrote:
有大難題了..小弟用...(恕刪)


我的500CM跟你換M9,再送一個片夾, 如何?
M9若是賣掉

買LEICA MP + HASSELBLAD 500CM 還會剩很多$

比較麻煩的是你要找對地方沖洗底片

拍完還不能馬上看



如果人在台灣 沖掃可以很方便

但如果在國外找不到任何沖掃地方 或是沖掃品質奇差無比的話

建議還是拍數位就好
http://www.flickr.com/photos/bertdesign/
因您沒提到120數位機背,
所以大概120是考慮用底片,
M9 vs 120底片機做比較的話:

a 畫質(只是個概稱)

底片得考慮沖掃的過程細節的損失,
如果不是用傳統放大機放相的話(不過放大時也會損失),
掃描又是一個損失,要搞好底片轉數位也是不小的工程。
相比之下,如果只是數位用途,M9是直接數位了,
過程相對直接、便利,損失的比較少。
不過底片的無限階調仍是當前的小片幅數位無法比擬的,
加上120片幅大,就算損失之後,也許掃數位後還能跟比較小片幅的數位系統抗衡。
另外考慮到底片平整性的問題,如果您追求的是絕對的畫質,推薦上ALPA。

b 便利性

120特別是哈蘇由於反光鏡也大,打起來超有力...
機震比較大,安全快門降不了,比較需要上腳架先預升反光鏡再拍,
所以一般哈蘇都是室內棚拍或室外拍風光比較多,抓拍不是沒有,比較不利。

以上,視您拍攝的題材跟最終輸出做決定吧。
Canon 5D 350D,CarlZeiss 21ZE MP50ZE http://www.flickr.com/photos/7870035@N02/
NorthermDancer wrote:
因您沒提到120數位...(恕刪)


樓上說到重點了,M9到120的升級不是只有畫質(請配合滾掃),還有重量。在下拍120時一定上腳架,而且至少要用2號以上的腳架才穩,一機3鏡2片匣還有底片、濾鏡.....加腳架,每次出門包包都很大一顆,現在都背不動了。再者RF機動性高隨時可以拍,雙眼也還ok,但哈蘇就很難了,若樓主不習慣停下來慢慢拍的話可能會不適應。

關於120畫質,在下提供一張2005年的拙作給您參考,這張送滾筒掃描數位化,只掃100mb,裁邊後換算約3347萬像素(300dpi),畫質不輸我現在用的D800E,這是大片幅的優勢,正片的色調層次更是不用說。現在沖+掃貴很多,不過樓主既然都拿M9了應該不差這些錢。




有懸念就換

只不過換們跳來跳去的 肯定要拿更多銀子來填補.....三思~
如果您想知道各種片幅與相機的不同特性,歡迎每月一次的「底片攝影漫遊」活動。

多看看,多摸摸,再考慮使用的向機。

請參考。

我沒那能利用M9,不過現在用M2和IIIf。
想過很多次要玩玩看HASSELBLAD或 ROLLEIFLEX,但最後都放棄。

體積、底片價錢、哪裡洗底片,這三個是很好的問題..
居然有M9了,買MP或其他M機吧,剩下的錢拿去旅遊或買鏡頭都不錯..
當然經濟上沒顧慮的話,不要猶豫了,玩玩看120吧。
其實版主有M9的實力的話, 直攻135/120頂級底片機應該也不難. 何不一次圓夢.
哈蘇在中幅底片中, 流通大好擴充, 有熱忱著者, 重量不是問題. 500CM或503CW一機3鏡3片匣(彩負/正片/黑白), 全搞定.
Leica MP或M6 (M6貨源多), 自用傳家皆可.
小弟不才, 沒能力擁有M9, 但握有500CM+M6(及其他SLR), 每週都傷腦筋, 該帶哪位出場.


底片? Fuji都還在出底片機勒~~
其實M9己經賣了, 而且我身在美國。
我找到比較平宜又比新的500CM,大概1500美金但都是95﹪新和全新的
但又覺得真的有點重,不能夠好像rolleiflex的TLR一樣。。
魚與熊掌真的不能一拼擁有麼..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