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許多人常發現於攝影論壇上談論底片攝影時,總有重複出現的問題或爭論,而若不討論或無人知曉,很快便沈沒到文章海中難以有效解答;就算很多人願意討論,也會有訊息過多令人讀到頭昏腦脹的結果。因此,為攝影者提供有關於底片攝影的相關資料、思維與方法論變成了我主辦「底片攝影體驗活動」將近兩年後設定的新目標。個人雖非專科或以從事專業攝影,但也儘可能以此寫作計畫、搜尋資料與累積討論不斷地關照自己對底片攝影的瞭解程度,期望能與這些攝影好友一起成長,並提供對底片攝影有興趣的朋友一些有用的訊息。底片攝影發展至今一百多年,相關知識、技術及設備均臻成熟,底片攝影早不如許多既定概念:困難、麻煩、昂貴,許多時候只要瞭解原理與方法,便能提昇效率進而享受底片攝影帶來的樂趣。
以下,我將文章的撰寫方式分為給新手與老手二大面向,並不定期地(視個人工作的忙碌狀況)更新問題內容與解答,使文章不會沈沒在眾多討論間,如有任何問題,歡迎一起討論。
Q1:這是某某相機?如何使用?
A:許多底片攝影新手從家人或朋友承接一台有點歷史的底片相機,但往往會有不知該相機資料與使用方法的迷惑,找到這類問題的答案很容易:看相機正面所列的廠牌及型號,並使用google的搜尋功能,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找到資料。進一步搜尋則可用google圖片搜尋功能,只要上傳足夠清晰圖片(檔案不用太大)便可進行搜尋。另外,我發現許多部落客樂於分享自己所擁有的相機,並有詳細機身照片、功能解說與實拍檔案,搜尋這些介紹文,多半也能有個底。
關於相機的使用方法,最基本便是閱讀使用說明書。目前網路上最大的說明書資料庫可參照:OrphanCameras.com。底片相機的使用說明書除了部分多功能自動相機(如NIKON F5或各廠廠牌類似機種)的說明書篇幅頗大外,其他機械式、半自動式或純手動相機的使用說明書往往十分簡明,並附有圖解,就算不太懂英文說明書內容也能按圖索驥理解。如果這樣還無法瞭解相機的使用,把它拿到沖洗店或有點歷史的攝影器材店(如台北博漢區)詢問,也能獲致答案。
對底片攝影的狂熱者而言,找到說明書瞭解相機使用方法通常只是「玩相機」的開端,他們會對某相機的設計、歷史、演變或收藏價值資訊有著莫名狂熱,並熱衷分享。想想看集郵、火車、汽車、機車各種工藝品均有廣大愛好者來看,「玩相機」也是諸多面向之一,所以也請對「玩相機」這件事抱持著健康態度。網路上底片相機資訊多端,除可參考第4篇的朋友所提供之連結外,再加上各種出版書籍(尤其是日本)滿坑滿谷,「玩相機」著實饒富趣味。
不過許多底片攝影者將碰到一個巨大疑問:有關老機或老鏡頭的表現應如何評價?老鏡頭是不是比較「好」?這是個值得討論的課題,以後將以專文探討。
的確, 底片版裡不少神人, 但一個月二個月重複的問題確實也令困擾. 01的管理者是否也可建立一基本資料庫永遠置頂給需要的人省爬文的資源, 這才是論壇的功能之一(而不是淪為分享園地而已)
除了風大起頭的相機操作可參照: OrphanCameras.com
相機百科: camerapedia.wikia.com/wiki/Main_Page
Nikon及Canon相機及鏡頭的完整說明: www.mir.com.my/rb/photography/
Nikon鏡序號: www.photosynthesis.co.nz/nikon/serialno.html#top
Rollei相機: www.rolleiclub.com/cameras/index.shtml
萊卡鏡: www.kenrockwell.com/leica/lens-reviews
當然還有經典的冼老師理論說明: blog.dcview.com/blog.php?m=DjdXMA%253D%253D
以下繼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