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手上的器材幾乎都是C家,不論是小傻瓜、RF、SLR甚至是DSLR
好像繞來繞去最後都還是買C家的產品,大概是因為東西都比較便宜吧

雖然我手上的都不是什麼名貴機種,卻也陪我度過了許多無聊的日子。
所以各位舊雨新知們,也來幫自己手上的Canon底片機蓋大樓吧

既然都發文了,就介紹一下自己目前在使用的裝備好了

PRIMA SUPER 115u
非常後期的底片機,所以拍出來的成相效果不算太差,前方的面板是金屬的,質感不錯!!
跟現在的小DC一樣,有許多場景模式可以使用,加減EV,自動測焦的閃光燈等等功能 ...
可是變焦跟捲片的馬達蠻大聲的,光圈偏小(廣角端4.6)很怕拍的時後手震,所以都裝400度底片拍

柯尼卡優世紀100(過期)

X-TRA 400


AE-1
很經典的SLR直到現在用的人也蠻多的
機身不算太重,體積也不大,觀景窗明亮,裂像+微稜式對焦屏還算容易使用
搭配FD接環的鏡頭可以使用快門先決模式,轉接M42鏡頭也能精準測光
不過老舊的電子機系統跟電磁控制的快門故障率頗高,維修起來不便宜
還有就是那脆弱的電池蓋是AE-1最致命的缺點,操作的時候要小心別把他壓壞

AE-1的介紹-維基百科(英文)

FD 50/1.4 S.S.C + Uxi 200


FD 50/1.4 S.S.C + AGFA Vista 400

NEW FD 50/1.8 + X-TRA 400

Canonet初代
也就是RF相機QL系列的始祖,是C家第一台鏡間快門相機
45mm F1.9 的鏡頭,光電感光不必裝電池,可以全手動曝光跟快門先決
大約50歲高齡,不過還是相當粗勇,鏡頭的表現也很優異,壞處是有點大台而且不輕(約700克)

Kodak ColorPlus 200

富士 SUPERIA 200


EOS 5
90年代上市的電子底片機,使用現行的EF鏡頭
操作的方式幾乎跟現在的DSLR一樣,就連操作性能也不會輸給現在的新機身
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眼控對焦,不過我有戴眼鏡,所以連用都沒用過

整體來說這台機身幾乎可以應付任何的拍攝環境,測光準對焦也快
可惜他只能用上一代的ATTL閃光燈,不支援現行的ETTL。
另外機頂的轉盤要小心使用,要先壓著中間按鈕才能轉動,不然他會斷給你看


EF 70-200 F2.8L USM + X-TRA 400

EF-S 18-55 IS + X-TRA 400

Canon EF 50/1.8 + 富士 C200

Tamron 28-75 F2.8 + 富士 SUPERIA 200 + 離閃

最後要推薦個好東西...

是的,就是玩底片必備的抽片器,去相館買一個大約100塊。
底片裝錯重裝或是中途退片,有了抽片器就不怕片頭被捲進底片殼裡面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