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開始玩底片。。。 第一卷用了kodak colorplus 200 。。。
有一點小弟不是很明白的是為什麼200的粗糙度有如 dslr iso 2000度以上似的。。。 如圖
是否這就是底片的特質? 難道要去到100才可以得到比較純潔的圖片呢?
http://www.flickr.com/photos/chankwanchien/7383262824/sizes/k/in/photostream/
1. 消費級底片本來就比較粗
2. 放太大了。
135底片的數位掃描檔,掃600萬畫素,100%檢視,結果只有慘而已
更何況又拿來和數位相機比,一點意義也沒有
3. 可以換一家店掃看看
我縮到800x600來看,有抹過的油畫感,這應該是店家的問題
4. 曝光稍嫌不足
曝光不足在底片上其實沒問題,但掃成數位檔,就會慘不忍睹
Fuji X-Tra400 未過期,曝光充足,選對沖掃的店家
平價底片也可以很乾淨清爽

因為我一口氣訂了很多,所以最常使用的就是它
我玩膠片的資歷很淺,正確來說是“重拾”膠片的經歷很短
小時候都是拍膠片的,但那時不曾計較過啥畫質,當然也不懂光圈快門啥的
僅附上個人的小心得
我得心得是,光線好,品質就會高
光線不好,用了專業片也是一樣糟
當然掃描與沖洗都是個環節
在這時代,注重品質的只剩下少少那幾家
其餘的不是收攤了,就是顧不了品質
所以對於剛踏入膠片的玩家來說
遇到地雷的機率是很高的
我年初剛開始接觸時,還被洗壞兩捲
洗壞的底片還被用另一種規格的底片冒充空白片
第三捲終於洗出來了,畫質也很破爛
幸好我小時候拍過膠片,知道那不是正常的品質
我上網找了幾家,才知道這年頭能信賴的店已經少的相當可憐
還有網友直言:別問哪家最好,應該問剩下的還有哪一間“較好”
但至少還有地方可以送去沖掃,出來的結果還算滿意啦!
之後就長期與這間打交到了
不要與數位比純淨度,那不是底片的長項
但你以可以考慮數位後製作,也可以有不錯的效果
kodak colorplus 20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