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新手提問: 膠片的細膩度?

2012-06-17 9:47 發佈

為了誰 wrote:
小弟最近開始玩底片。...(恕刪)


很常見的疑問
其實說穿了,就是曝光不足,店家在掃描時拉曲線造成的
下次試著多加一格ev試試看吧
不然找戶外陽光充足的地方是是看就知道差異了

雙魚之海 wrote:
很常見的疑問
其實說...(恕刪)


我倒覺得是colorplus的問題

Kodak消費片都蠻粗的....
要細膩可以選Portar系列or Ektar100
幾個重點,給您參考看看

1. 消費級底片本來就比較粗

2. 放太大了。
135底片的數位掃描檔,掃600萬畫素,100%檢視,結果只有慘而已
更何況又拿來和數位相機比,一點意義也沒有

3. 可以換一家店掃看看
我縮到800x600來看,有抹過的油畫感,這應該是店家的問題

4. 曝光稍嫌不足
曝光不足在底片上其實沒問題,但掃成數位檔,就會慘不忍睹


Fuji X-Tra400 未過期,曝光充足,選對沖掃的店家
平價底片也可以很乾淨清爽
試試正片,用燈箱看,你就知道底片的威力,記得測光要準確,
還有要跳脫1:1的觀看模式,掃描就是數位化,底片就跟底片比較,去跟數位比會沒完沒了
我的看法是, 低光源低對比大光圈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這種原因, 相同的情況下DSLR也會有很多燥點...不過這些顆粒也比燥點好看多了....如果是我拍我會選ISO800的底片

雙魚之海 wrote:
很常見的疑問
其實說穿了,就是曝光不足,店家在掃描時拉曲線造成的...(恕刪)


就是這樣沒錯...

我同一捲tra-400,同一台相機QL-17,同一家掃
36張裡面就有幾張掃出來像ISO 1600的畫質,都是室內拍的
室外曝光OK,畫質就很正常
你再多拍試試吧....
kodak colorplus 200是我的慣用底片
因為我一口氣訂了很多,所以最常使用的就是它

我玩膠片的資歷很淺,正確來說是“重拾”膠片的經歷很短
小時候都是拍膠片的,但那時不曾計較過啥畫質,當然也不懂光圈快門啥的

僅附上個人的小心得
我得心得是,光線好,品質就會高
光線不好,用了專業片也是一樣糟

當然掃描與沖洗都是個環節
在這時代,注重品質的只剩下少少那幾家
其餘的不是收攤了,就是顧不了品質
所以對於剛踏入膠片的玩家來說
遇到地雷的機率是很高的

我年初剛開始接觸時,還被洗壞兩捲
洗壞的底片還被用另一種規格的底片冒充空白片
第三捲終於洗出來了,畫質也很破爛
幸好我小時候拍過膠片,知道那不是正常的品質

我上網找了幾家,才知道這年頭能信賴的店已經少的相當可憐
還有網友直言:別問哪家最好,應該問剩下的還有哪一間“較好”
但至少還有地方可以送去沖掃,出來的結果還算滿意啦!
之後就長期與這間打交到了

不要與數位比純淨度,那不是底片的長項
但你以可以考慮數位後製作,也可以有不錯的效果

kodak colorplus 200










為了誰 wrote:
小弟最近開始玩底片。...(恕刪)

沒錯,請買100甚至50的底片,不像數位機50-3200甚至6400現在縮圖下幾乎沒差別

但建議玩正片,樂趣多多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這款隨身DC等級的負片稍微比較粗喔,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kodak colo...(恕刪)

樓上這位大大的相簿你可以看看,
發揮優點避開缺點,
尤其幾張充滿溫暖陽光的合照更是佳作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