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電氣化普及,高速鐵路已突破300km/h但是蒸汽火車頭的人氣卻不降反升,日本也是,台灣也是。汽車的自手排變速箱,換檔速度跟動力損失的克服,數據上,傳統手排已經沒有性能上的優勢但是還是有車廠在出純手排車。手排的愛好者也不少所以各位不用擔心,傳統機械相機絕跡的那天,還早啦蒸汽火車頭都可以整理整理再上路了,40年的古董相機也可以今天去電器大賣場買新的鍵盤 (機械的 好爽)以前擺底片跟暗房器材的地方,變成智慧型手機的配件專區 傳統器材區被移到樓下的一個小小角落,很擠很難逛有種淡淡的哀傷
不過我覺現在情況還不錯...若真的傳統相機又被炒熱.到時怕一堆老機價格又爆漲 ,而且也很不確定就算又很多人來玩底片了 ,是不是一定會讓感光耗材降價或是又是另一個讓商家漲價的好時機目前其實老鏡倒是很熱門...一堆m43的就無厘頭的一窩蜂看到什麼鏡都想上
1.只要底片的用量能讓廠商在這條產品線上有利可圖,廠商就會繼續出底片。2.只要底片沖印量能讓沖印店還有利可圖,沖印店就會繼續維持底片藥水。以上二者缺一傳統相機就徹底崩壞了,尤其2.最容易崩壞。傳統相機至今已走到如屐薄冰的極險惡環境...2000年左右吧,台北市吉林路彩虹收掉沖印業務之後,小弟就轉拍正片。如果台北市那一二家指標性的正片沖洗店再收起來,小弟就會出清大部份傳統相機/鏡頭,只留一點點做紀念,然後全心轉數位去了...至於蒸汽火車,小弟認為的觀光價值遠大於實用價值,偶爾串串場亮亮相懷懷舊還可以,若要常態營運還得看產值是否能支撐營運費用...
kingliaw99 wrote:1.只要底片的用量能...(恕刪) 沒錯相機和鏡頭都不太需要擔心要擔心的是這些沖洗店能撐多久歐美地區的沖洗服務都是我們難以想像價位,如果台灣的市場也搞成那樣...大概就玩完了
這是會自然淘汰的..沒零件(殺肉也殺完),老師傅就自然沒了就算手工打造但技術業因為沒傳承也沒人修沒人會修就沒機器可拍沒拍...就沒底片造商、沒有沖洗片的店家老式汽車也是一樣所以都會跟著時間自然淘汰不過底片機目前看來還算熱門膠捲至少短期內不會消失對岸還是持續生產中,同事的親戚在對岸底片廠工作只是同"雙魚之海"說的沖洗服務的價格...大家都知道 "古董車"修起來總是特別貴
我想沖洗會走向越來越集中 專業在法國絕大多數相館都是數位化了,但還是有少數幾間專門沖洗底片的店家巴黎最大的negatif+ 有分數位(小小的..)和底片店面底片這邊每次去都是大排長龍 引人側目(好像在排甚麼美食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