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問題] kodak幻燈機的選購


最近想買一台幻燈機
目前預算大約三千左右,所以只能考慮柯達的產品。
至於萊卡、錄萊跟蔡司就讓它隨風去吧~~~~XD

網路上找了相關的資訊,目前柯達的入門款似乎是以下三種:

EKTAGRAPHIC III ATS Projector
EKTAGRAPHIC III A Projector
EKTAGRAPHIC III E Projector

網路上也找不到什麼資料,找到的網頁只有這個,
http://www.eagnas.com/kodakh/proj.html
看起來差異好像不大,不知道成像品質會不會差很多?
或者還有其他差異的地方?

另外還有一款

EKTAPRO 5000 Projector
這個好像是更高一階的,但是價格卻高兩三階的商品

不知道版友們比較推薦那一款?
2011-06-30 8:02 發佈
這不久前不是有人問過了嗎?
有很多前輩分析提供意見溜,
看這裡
我也有點想買的說。
推薦淋雨之後再吹風
我有看過樓上分享的那篇文章!不過裡面並沒提到這三台機子之間的差別,所以才想說上來問問看XD

樓上大大想買哪一台???
我只是有點想,
還沒評估還沒做功課哩,
想說要買時再來爬文,
所以你這篇跟之前那篇我都有收藏,
最近錢得先拿去買顆廣角鏡頭。
推薦淋雨之後再吹風
這些幻燈機的基本差別不外乎:燈泡亮度或個數,選用配件,自動對焦,散熱機制,可否外接電腦控制器等等,詳細的規格差異可查閱:
http://slideprojector.kodak.com/

KODAK幻燈機只要看起來不差,不要長年積灰塵,價格合自己預算即可,雖然高檔的EKTAPRO很棒,但一台十公斤的重量可要多費心裝設.

如要求得最好的效果,高檔銀幕的價位遠超過幻燈機,而這又是一門學問了.

風之和子 wrote:
這些幻燈機的基本差別...(恕刪)

又得到很重要的知識跟觀念,
真是太感謝風大了,
原來還有銀幕這層學問,
真是想都沒想過。
推薦淋雨之後再吹風
二手的Leica也不過3000

http://www.ffordes.com/category/Projection/Slide_Projectors
萊卡雖然只要三千,但是加上國際運費也不便宜了!
畢竟幻燈機這種東西重量不輕,國際運費一百美金跑不掉吧。

另外可以請問為何屏幕會比幻燈機重要嗎?
我一直以為只要是白色的牆壁就可以了....囧

轉帖




http://www2.xitek.com/info/showarticle.php?id=1654



關於幻燈的廢話和實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汪大壯
發表時間:2004年4月9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來罎子裏關於幻燈的話題又興盛起來,大有流毒四溢之勢。搞得我也按耐不住,跟著嘮叨幾句。不過,放火的同時,也潑點冷水,讓頭腦過熱的弟兄稍微涼一涼,別糊裏糊塗地燒錢。
一、關於幻燈機:
首 先,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事實:幻燈機其實上是非常簡單的東西。罩子下面無非是變壓器、電動機、風扇、燈泡和反光罩、隔熱玻璃、推拉杆和過片齒輪,以及鏡頭, 這幾樣簡單東西。講究一點的,還有過熱保護器和檢測膠片位置的電路(即所謂的自動對焦,你可別顧名思義地把它等同於相機的自動對焦,這個可簡單多了。詳見http://211.100.17.70/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142927)。
以上這幾樣,無論是單個器件還是其組合方式,都已經非常成熟,甚至沒有多大改進的餘地或者說是必要。所以,對這玩意一定先破除神秘感和迷信思想。
清 楚這一點,我們就不難明白:雖然市場上常見的品牌看起來不少:輝達、萊卡、祿來、金曼、百靈,還有那無處不在的威達,等等。可實際上,就同一規格產品來 講,即使不說它們完全相同的話,至少也是大同小異。唯一稍有例外的就是柯達,它是所謂重力進片,沒有推拉杆,除此之外,和別家也沒什麼區別。我甚至懷疑 (僅僅是懷疑),它們中的許多,根本就都是找同一家工廠代工的,或者,它們的部件都是來自同一廠商。因此,我個人以為,在以上這些著名品牌的相同規格產品 之間,進行過多、過細比較的意義不大,憑著價錢和你看誰順眼,隨便拿一個都不會錯。如果對萊卡或祿來的鏡頭很迷信,就選它倆中的一個好了。
有 時,我們若有機會同時比較,的確會看到一架幻燈機明顯不如另一架:色彩悶,反差弱,甚至色溫過低。這時,別急著下誰比誰強的結論。如果不是鏡頭太髒的話, 問題多半出在燈泡的老化上,彼此調換一下燈泡,很可能就是另一個結論了。說句偏激點的話:兩架著名品牌幻燈機之間的差別,恐怕未必就比兩隻燈泡之間的差距 大。因為正是燈泡主要決定著幻燈機的亮度和色溫。偏偏這些幻燈機上的燈泡沒有一個是自己造的,它們不是飛利普,就是歐斯朗。從這也不難看出,這些幻燈機實 在差別不大。
關於規格:
在120與135之間,99.9%的人是用135幻燈機的。不僅僅是因為用120相機的人就少,或者120幻燈機太、太貴了,更主要的是因為用120相機的人,他們拍片的目的極少是為了放幻燈的。所以,我們這裏只談135幻燈機。
135幻燈機常見的規格,按燈泡功率分,有150和250(300)兩種。前者150W,後者250W或300W。當然,後者亮許多,但價格也貴一倍以上。如果不是在禮堂或廣場上放的話,150就足夠了。即便你真買了250,在家裏放時,也得調到半光檔上。呵呵!何必呢?
所謂暖光和冷光:
這 裏的冷暖,不是指色溫,而是實實在在的溫度。事實上,現在幻燈機所用的燈泡,都是鹵素燈,如果說色溫,更定都遠遠低於白光的標準——5500K,只是人眼 (不是風眼噢)的適應能力極強,所以我們看片時不會覺得發黃。說到這兒,不妨插一句:各位仔細想想,花巨大的代價,買所謂標準色溫的看片燈箱,是否值得? 如果你是搞印刷的,另當別論。剛剛看到,那位著名的“猴子”老先生,也曾在這件事上被心滿意足地欺騙了很多年——以為高價買來的看片燈箱是標準色溫,其實 只是地道的日光燈。可見經驗再老到的眼睛,“寬容度”也是滿大的。
話 扯遠了,回歸正題。由於鹵素燈發熱很厲害,如果不採取措施,長時間放映時,別說對片子不利,甚至對幻燈機本身也是嚴重威脅。對於功率不大的燈泡,還可以靠 風扇降溫,而對於功率大的燈泡,僅靠風扇已經不行了,於是人們在燈泡本身上打主意,這就是所謂的冷光源。由於學識所限,我不知道這種燈泡到底採用了什麼新 技術,這對用家似乎也不太重要。我只知道,這種燈泡大大提高了發光效率,也因此相對減少了發熱。但它仍然是鹵素燈的一種,並不真冷。可不要把它混同於家裏 照明的節能燈之類的東西。依照慣例,新技術的採用,使溫度降下來一點的同時,也使價格漲上去一大塊。也許是為了不讓用家太難接受吧,這種冷光源一般只用在 250W以上的幻燈機上,150W以下的,還是普通的鹵素燈泡。說了半天,你如果只買150幻燈機的話,就大可不必為光源的冷熱非周折了。
二、關於片框選擇:
無 非是紙框和塑膠框兩種。紙框當然便宜,但我勸你千萬別用,否則,掉不完的紙毛將是你永遠的煩惱。我可是吃過虧的。不過,也有例外,去年一個遠在美國的 MM(就是被我毒害,曾不幸買了國產幻燈機的那位元)帶回一些幻燈片,我發現那些印著柯打字樣的紙框,品質很好,絕無掉毛之慮。只是這個福你在國內是享不到 的。
塑膠框種類也不少,我自己現在手裏就有4種,但這裏我只推薦兩種——沒錢人用的和有錢人用的。
沒 錢自然喜歡便宜的。市面上最便宜的塑膠框,就是那種國產灰色單片的。背面有開口,剪好的片子往裏一插就好,很方便。我自己目前用的絕大多數就是這個。已經 熟練到從剪片到裝框,根本不用手套,絲毫碰不到畫面。也只有這種片框才提供了這樣的可能。這種片框的好處除了方便,就是便宜,在五棵松大約只要28元/百 片,比我過去用的紙框每片只貴不到8分錢。我相信還有人能拿到更低的價格。這種片框的優點是兩個,缺點不多不少,也是兩個:第一,由於是插槽式,只固定住 片子的兩個長邊,因此,遇到不平整的片子,無法讓它完全服帖。其結果,往往會產生放映時整個畫面不能同時聚焦的尷尬局面(中間清楚,四周模糊,反之亦 然);第二,由於插槽部位稍薄,放映時,在強烈燈光透射下,會在畫面以外隱約看到膠片齒孔。其實這倒無所謂,有點彆扭而已,真要命的是前一條。不過,只要 想到除了雙面玻璃框以外,其他片框也都難以避免這個問題,你心裏也許就平衡許多了。
如 果真的有錢或敢花錢,不二之選就是金皮(GEPE,港式譯法叫“姿彩”)。這幾乎是最完美的片框了:不但有雙面防牛頓環玻璃,而且有雙面金屬壓片,除了能 最大限度地保證片子的平順,還能提供額外的導熱功能,減少片子受熱變形的可能,此外,四周的密封槽,在起到咬合作用的同時,也避免了外界塵土的侵入。除了 貴,我實在想不出它有什麼缺點了。當然,裝起片來,確實沒有上面的那種方便快捷,不過這沒什麼好抱怨的,絕大多數片框都是這個裝法。這玩意在五棵松的價格 是55元/20片,合275元/百片。比上面的貴了10倍。想想吧,這鞍子都貴過馬啦。反正我是既愛它,更愛錢,折中的結果是咬牙跺腳地進一小部分,先把 自己最喜歡的片子裝起來。
購買片框時,還須分清機裝片和手裝片。前者是給專門的裝片機準備的,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很難用來手工裝片。當然了,上面推薦的兩種,都是手裝的。
三、關於螢幕:
說起來螢幕也算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但與幻燈有關,並且可以買到的大概也就三種:塑膠灰幕、玻璃珠幕和普通白幕。其中,前兩種更為常見。
玻 璃珠幕是在布質基底上塗以微小的玻璃珠而成,具有反光率高,影像細膩、清晰且色彩飽和度高等優點,個人認為是放映幻燈的首選。有人認為,玻璃珠幕存在視角 稍窄的缺點。在理論上講,的確是這樣,但在實際使用中,則完全沒有多慮的必要。我在一些很寬闊的地方看過玻璃珠幕的放映,有時視角遠遠超出理論視角,但並 沒有圖像品質明顯下降的感覺。若是在家裏用,則更是毫無問題。我還沒見過誰家有如此寬闊的客廳,即便有,除非存心跟自己找彆扭,誰又會坐那麼偏呢?
現 在,那種銀灰色的塑膠幕布也很流行,這可能很大程度上源于廠商隨幻燈機、投影儀的附送。有人對灰幕的特點並不瞭解,而盲目推崇它。事實上,灰幕是一種為了 能在有環境光干擾時放映,而不得不在反光率和反差上作出妥協的產物。這才是人們發明灰幕的原因。由於反光率較低,可以多少降低環境光的干擾,因此,灰幕比 較適合在相對較亮的地方放映。廠商們會說它可以在白天的室內放映。這倒也不全是謊話,這種情況下,影像的確是有,只是所謂圖像品質就別妄想了。因此,如果 你不得不經常在比較亮的地方放映,比如白天的辦公室,那你的確應該考慮買灰幕,否則,還是算了吧。告訴你一個簡單的事實:這些年,我看過一些影像業廠商, 如富士、柯達、哈蘇的幻燈放映,而他們中沒有一家會使用灰幕!這些影像行業的巨人不比你我傻吧?這回你明白啦?
另外,根據我自己所見到的情況,我始終認為,螢幕國產的就完全可以了,進口的沒什麼明顯優勢,並且價格昂貴。除非你給公家買,並且更定能拿到回扣,否則,我勸你還是別給奸商白做那個貢獻了。
四、關於觀片放大鏡:
我 至今也不明白為什麼很多人寧願花好幾百,甚至一兩千去買一隻放大鏡,然後,眯著一隻眼睛來看幻燈片,卻不肯買一架便宜得多的幻燈機?要知道,設計生產反轉 片只有兩個目的,一是放幻燈,二是製版印刷。而對於我們影友,顯然只有放幻燈,才是幻燈片唯一的真正用途。那怕是不到200元的俄羅斯簡易幻燈機,用來欣 賞幻燈片,都要強於比它昂貴數倍的放大鏡。而放大鏡,西蒙1960說的好:只是用來選片的工具,而不是最終欣賞的手段。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知道在選片工 具上費太多的錢,實在是不值得;而拿著放大鏡和燈箱看幻燈片,則很有些拿手段當目的的味道了。
那 些昂貴的放大鏡,主要是為這樣的人準備的:他們早已經武裝到牙齒,可偏偏還是有那麼點閒錢,實在是沒處可花了,怎麼辦?這時,就不妨考慮一下,來隻萊卡放 大鏡了。最好的例子還是西蒙1960,萊卡相機、祿來幻燈機、蘋果筆記本、投影儀,都置辦齊了,每張片子也都穿上“金皮”了,甚至連數碼都萊卡了,他要是 不添只萊卡放大鏡,簡直是天理難容了。而我等任重道遠之人,80人民幣的,就很奢侈啦。
觀片燈箱道理一樣,就不廢話了。囉嗦半天,也該睡啦。
我之前買過幻燈機 柯達的 用的是BUHL跟柯達EKTAPRO的鏡頭 我是投在牆壁上 可能畫質有差

但是我還是覺得用50MM鏡頭面對陽光看幻燈片最好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